文/中醫館 1.【方名】羌防廑蟲液 【藥物組成】羌活、防風、廑蟲、川彎、木瓜、炒艾葉、五加皮、地龍、當歸、伸筋草各30g。 【制法與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取汁足浴,每曰2次,每次20~30分鐘,1日1劑,連續3~5天 【功效與主治】活血通絡,祛風除濕。適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 2.【方名】豨薟草液 【藥物組成】豨薟草50 g,紫花地丁、桂枝、木防己、秦艽、馬桑樹根皮、防風、蒼術各30 g,生川芎、生南星、干姜、桃仁、紅花、全蟲、絲瓜絡各20 g,麻黃25 g。 【制法與用法】上藥加水3 000 ml,煎取1500 ml,在加水3000 ml,煎取 1500 ml,二液合并,加入白酒,文火煎為3 000 ml,候冷裝瓶備用。足部有病變,可足浴,手指有病變時,可改成手浴。 【功效與主治】祛風除濕,散寒通絡,疏筋活血,適用于類風濕關節炎。 3.【方名】桑枝四藤液 【藥物組成】桑枝500g,海風藤、絡石藤各200 g,忍冬藤、雞血藤各60 g,海 桐皮60 g,豨薟草100g。 【制法與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取汁足浴,每曰1次,每次1小時,10日為1個療程。 【功效與主治】疏風通絡,適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 4.【方名】麻黃側柏液 【藥物組成】麻黃、側柏葉、冬青、北五加皮、小白蒿各適量。 【制法與用法】將上藥放入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取汁足浴,每曰1次,每次15~30分鐘, 7~14天為1個療程。 【功效與主治】發汗散寒,祛風通絡,強筋健骨。適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 5.【方名】生鐵落熨法 【藥物組成】生鐵落200 g,陳醋適量。 【制法與用法】將鐵落用醋適量拌勻,裝在布袋中,蒸熱。待藥發熱時,將患足足跟置藥袋上,熱熨30分鐘,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功效與主治】活血通絡,適用于風濕、類風濕、跟骨骨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