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篆刻章法 章法,篆刻學的術語也叫“分朱布白”。文學、書法、繪畫等各種藝術門類中也有章法的問題,指的是作品的布局和經營位置,或是文章的脈絡、分章節段落等方面的構想。好象工匠造屋,必先審視地勢,合計材料,然后才能動手施工,這個構想設計就是章法。 篆刻的章法,一般可分為布排印文、經營虛實、完善整體三個方面,通過布局表現出來。它們不但左右著印章布局的多方面的美感,還影響著作品整體的藝術性。 一、布排印文 布排印文,是章法中一種根據印的形狀,將印文有機組合成整體的方法. 印文的字體很多,從它們的形狀結構來看,一般只分為兩大類。其一為“就形”,印文為了適應布局的需要,內外形結構大幅變形,遷就在布局中可占范圍的形狀,一般成幾何形,具有濃郁的裝飾味。其二為“非就形”,印文的結構不遷就可占范圍的形狀,有的直接采用長規的書寫法,筆勢較舒展,有的稍作變形,以便筆畫整齊。 兩類形狀結構的不同的印文,在組合布排時,因各自的特點,可作不同的利用,產生不同的效果。 1.平整規矩 平整規矩,并不受印石形狀的局限,印文在布局中的位置排列和筆畫安排,一般都整齊而不參差。 2.錯雜放縱 錯雜放縱,并不受印石形狀的局限,印文的排列自由而不拘束,往往位置錯綜,字與字的筆畫互相穿插,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去應情變化字里行間的關系,布局極其靈活,突出書趣筆意,無拘謹之意。 二、經營虛實 虛實,在印章中是指筆畫和筆畫之間的空隙.前人論印中常提到的“分朱布白”,就是指經營虛實。 經營虛實,是處理印文筆畫與筆畫間隙二者關系的方法,它可使繁簡不一的印文經過一定的調節和組合后,全局的疏密產生舒適的節奏感,在朱與白的分布方面給人不同的美的快感。 1.勻稱 勻稱,是將印文筆畫的縱橫間隙作較均勻的安排,通常表現在平整規矩的印文布排方面,可使布局產生平實穩重的美感。 2.對比 對比,是將筆畫或筆畫間隙的繁簡對立關系十分突出地表現出來,以產生虛實相生的美感,形成朱與朱、白與白之間懸殊的差別,用之恰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效果能兼得于一印之中。 3.對稱 對稱,是在布排印文時將中心線兩邊的繁與簡(筆畫與筆畫間隙)作基本近同的處理,使相對的兩個部分在朱“的量感方面相稱,以達到互相適應的效果,從而增添裝飾意趣。 4.呼應 呼應,是將或左右、或上下、或對角部位的朱白關系作相互照應,不使某一局部的虛和實孤立存在,以此加強整體的韻律。 三、完善整體 一方印的布局,采用何種結構的字體較合理,以何種印文布排法為方便,用何種方法經營虛實為妥,安排完畢后,布局并沒有因此而告結束,還要用各種方法去調節局部與局部之間的矛盾、局部與整體之間的矛盾,使各方面完美、和諧,獲得統一。這種調節,從整體著眼、局部著手,是完善局部到整體美感的一系列方法。 1.協調 協調,就是在布局時統一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諸方面的風格,使一切處于和諧之中。 首先要使字體統一,其次為筆勢的統一,其三為筆畫風格的統一,另外印文與印邊的風格也要統一。 2.求異 求異,是在布局時把所遇的相同問題作不同的處理,避免機械的重復,使整體有變化,同時還可調節印文布排中的疏密問題。 在一印中,疊字、相連的二字相同的部首或不同之處或隔行的相鄰處的相同的字,均要有所變化以求異。 3.破殘 破殘,在古印中的出現,并非古代印人之心畫,皆為長年風化之故,合理得用于布局中,可以平衡布局的虛實和重心,又可生動氣韻。 筆畫稠密處,可作適當破殘,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緊靠印邊與印邊平行的長筆畫可破殘,使其通氣;近印邊過于空曠,可用少量大小不同的殘點加實,以平衡整體的虛實。 4.增損 增損,是漢代印人處理私印布局的重要方法之一,增其簡者,損其繁者,使同一印中印文繁簡差距縮小,使布局產生勻稱、對稱、呼應等虛實方面的美感。 5.相間 相間,就是在一方印的布局中同時使用朱文和白文,繁者為白文,簡者為朱文,用以調節虛實關系和平衡重心。 在朱白相間的印章中,朱文筆畫的間隙要與白文筆畫的粗細相似,白文筆畫的間隙要與朱文筆畫粗細近同。 6.移位 移位,是移動印文部首原定位置的方法。在不違反六書原理的原則下,移動字的某一部首位置,使諸印文形體闊狹相互適應。 7.挪讓 挪讓,是通過伸縮印文的占地范圍或移動印文位置,以完善整體布局的虛實和重心。 8.巧拙 巧拙,是從印章布局的整體角度出發,將印文的筆畫作不同的取勢,以達到布局生動的目的。巧拙方法的要點,關鍵在于用巧不過于嫵媚,用拙不流于怪野。 9.伸縮 伸縮,是根據印文布排和虛實經營的需要,將印文筆畫作不同的伸縮處理,使局部和整體融于一體、氣勢貫連。 10.鑲合 鑲合,就是將二字或鑲嵌或一體,或合連在一起。鑲合成一體的兩個字,在語法中必須是一個詞,為一繁一簡,排在上面的字一般將下面的字半包圍或全包圍。 11.回文 回文,是將印文做逆向旋轉的布排,調節布局的虛實效果,漢代大多用于四字姓名印,后來也有人把它用于閑章中。 12.粗細 同一印中印文的粗細不同,同一印文之中筆畫的繁簡不同,都屬于矛盾現象,通過主觀的調節,可以完善印章布局的虛實關系,使整體產生節奏。 13.邊欄 邊欄,即印章中的印邊和欄格.在印章布局中,印文的布排、虛實的經營都離不開它所起的作用。因為印邊的有無和粗細、欄格的不同形式,與印章布局的藝術性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1)朱文印的邊、文關系:邊和文的粗細一致,意在減少矛盾。 (2)白文印的邊、文關系:邊的粗細和印文筆畫間隙相近,布局易得典雅和諧之趣。 (3)紋飾邊:印文周圍裝飾圖案,使印邊產生華麗感。 (4)封泥邊:寬窄不一,無雷同感,皆出于自然,非匠心之物。 (5)欄格:使用欄格,可使印章布局整齊,重心平穩,獲得莊重效果。 (6)組合邊:少字印,印文筆畫很簡單,布局時可將每一印文加一邊欄排成一印式,數印式組成一整體,有奇特感。 (7)不用邊:朱文印,印文布排成整體后,每面外沿的構成部分都存在若一定的長線條,印形以此明朗完善,可以不用印邊,取其簡潔之趣。 篆刻的章法貴在氣、勢、情、韻皆備,而最終落實在,“和諧”二字上。全印不管字數多少、形狀各異,都要做到團結一氣,所表現出的輕重、虛實、疏密等關系各得其宜,做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氣聚而不塞,勢放而不亂,統一中有變化。能夠在虛實疏密四個字上做好文章,章法的要領就基本得到了。章法要做到新穎獨特,既有時代精神,又有個人風貌,這是更高層次的要求,值得我們花一輩子的心血去努力追求。 漢代私印387方 ![]() ![]() ![]() ![]() ![]() ![]() ![]() ![]() ![]() 圖文:網絡 編輯:無為居士 篆刻講究嫉妒“分朱布白”,章法一般可分為布排印文、經營虛實、完善整體三個方面,通過布局表現出來。印章布局的多方面美感,直接決定了篆刻水平的高下,還影響著作品整體的藝術性。今天書畫超市為超友們整編了篆刻19美,讓我們一起共賞 1.平整規矩美 平整規矩,并不受印石形狀的局限,印文在布局中的位置排列和筆畫安排,一般都整齊而不參差。 2.錯雜放縱美 錯雜放縱,并不受印石形狀的局限,印文的排列自由而不拘束,往往位置錯綜,字與字的筆畫互相穿插,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去應情變化字里行間的關系,布局極其靈活,突出書趣筆意,無拘謹之意。 3.勻稱布置美 勻稱,是將印文筆畫的縱橫間隙作較均勻的安排,通常表現在平整規矩的印文布排方面,可使布局產生平實穩重的美感。 4.朱白對比美 對比,是將筆畫或筆畫間隙的繁簡對立關系十分突出地表現出來,以產生虛實相生的美感,形成朱與朱、白與白之間懸殊的差別,用之恰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效果能兼得于一印之中。 5.對稱裝飾美 對稱,是在布排印文時將中心線兩邊的繁與簡(筆畫與筆畫間隙)作基本近同的處理,使相對的兩個部分在朱“的量感方面相稱,以達到互相適應的效果,從而增添裝飾意趣。 6.韻律呼應美 呼應,是將或左右、或上下、或對角部位的朱白關系作相互照應,不使某一局部的虛和實孤立存在,以此加強整體的韻律。 7.協調統一美 協調,就是在布局時統一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諸方面的風格,使一切處于和諧之中。首先要使字體統一,其次為筆勢的統一,其三為筆畫風格的統一,另外印文與印邊的風格也要統一。 8.求異變化美 求異,是在布局時把所遇的相同問題作不同的處理,避免機械的重復,使整體有變化,同時還可調節印文布排中的疏密問題。 在一印中,疊字、相連的二字相同的部首或不同之處或隔行的相鄰處的相同的字,均要有所變化以求異。 9.破殘自然美 破殘,在古印中的出現,并非古代印人之心畫,皆為長年風化之故,合理得用于布局中,可以平衡布局的虛實和重心,又可生動氣韻。筆畫稠密處,可作適當破殘,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緊靠印邊與印邊平行的長筆畫可破殘,使其通氣;近印邊過于空曠,可用少量大小不同的殘點加實,以平衡整體的虛實。 10.增損呼應美 增損,是漢代印人處理私印布局的重要方法之一,增其簡者,損其繁者,使同一印中印文繁簡差距縮小,使布局產生勻稱、對稱、呼應等虛實方面的美感。 11.參差相間美 相間,就是在一方印的布局中同時使用朱文和白文,繁者為白文,簡者為朱文,用以調節虛實關系和平衡重心。在朱白相間的印章中,朱文筆畫的間隙要與白文筆畫的粗細相似,白文筆畫的間隙要與朱文筆畫粗細近同。 12.移位組合美 移位,是移動印文部首原定位置的方法。在不違反六書原理的原則下,移動字的某一部首位置,使諸印文形體闊狹相互適應。 13.挪讓組合美 挪讓,是通過伸縮印文的占地范圍或移動印文位置,以完善整體布局的虛實和重心。 14.巧拙布局美 巧拙,是從印章布局的整體角度出發,將印文的筆畫作不同的取勢,以達到布局生動的目的。巧拙方法的要點,關鍵在于用巧不過于嫵媚,用拙不流于怪野。 15.伸縮避讓美 伸縮,是根據印文布排和虛實經營的需要,將印文筆畫作不同的伸縮處理,使局部和整體融于一體、氣勢貫連。 16.鑲嵌組合美 鑲合,就是將二字或鑲嵌或一體,或合連在一起。鑲合成一體的兩個字,在語法中必須是一個詞,為一繁一簡,排在上面的字一般將下面的字半包圍或全包圍。 17.回文布排美 回文,是將印文做逆向旋轉的布排,調節布局的虛實效果,漢代大多用于四字姓名印,后來也有人把它用于閑章中。 18.粗細矛盾美 同一印中印文的粗細不同,同一印文之中筆畫的繁簡不同,都屬于矛盾現象,通過主觀的調節,可以完善印章布局的虛實關系,使整體產生節奏。 19.邊欄修飾美 邊欄,即印章中的印邊和欄格.在印章布局中,印文的布排、虛實的經營都離不開它所起的作用。因為印邊的有無和粗細、欄格的不同形式,與印章布局的藝術性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1)朱文印的邊、文關系:邊和文的粗細一致,意在減少矛盾。 (2)白文印的邊、文關系:邊的粗細和印文筆畫間隙相近,布局易得典雅和諧之趣。 (3)紋飾邊:印文周圍裝飾圖案,使印邊產生華麗感。 (4)封泥邊:寬窄不一,無雷同感,皆出于自然,非匠心之物。 (5)欄格:使用欄格,可使印章布局整齊,重心平穩,獲得莊重效果。 (6)組合邊:少字印,印文筆畫很簡單,布局時可將每一印文加一邊欄排成一印式,數印式組成一整體,有奇特感。 (7)不用邊:朱文印,印文布排成整體后,每面外沿的構成部分都存在若一定的長線條,印形以此明朗完善,可以不用印邊,取其簡潔之趣。 篆刻的章法貴在氣、勢、情、韻皆備,而最終落實在,“和諧”二字上。全印不管字數多少、形狀各異,都要做到團結一氣,所表現出的輕重、虛實、疏密等關系各得其宜,做到疏中有密、密中有疏、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氣聚而不塞,勢放而不亂,統一中有變化。能夠在虛實疏密四個字上做好文章,章法的要領就基本得到了。章法要做到新穎獨特,既有時代精神,又有個人風貌,這是更高層次的要求,值得我們花一輩子的心血去努力追求。 ![]()
書法作品不可以這樣落款 很多人不懂書法落款,讓原本滿意的正文內容竟然被落款毀了。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問題: 1、落款的字不應該大于正文主題的字。應比正文的字小且協調。 2、題款不能題在整個正文上面,國展上也有出現很多此類情況,是非常不適合的。 3、印章絕對不能比落款的字大。大幅大印章,小幅小印章。 4、如果正文的最后一行只有2-3個字,落款直接在下面寫,請不要轉行另起一行寫,不要畫蛇添足。 5、蓋印不要貪多,合適最好,古人作品的印章大多不是自己蓋的,是流傳導致。蓋章數量一定要慎重,不要蓋得又多又雜,喧賓奪主。 6、接正文落款的兩排小字左邊,不要超過正文的寬度。 7、落款中的年、月,公歷農歷不能混寫。題款時如落書寫地點,用雅稱而不用俗稱。農歷天干不寫“年”。 8、橫幅或斗方正文在上的,其下面的落款寬度不要超過上面正文的寬度。 9、已經落款蓋印,款后不可再署上款贈人,再署就失敬 10、上款有人名的,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一來失禮,二來破壞畫面。 11、如果書寫對聯,須將上款寫在上聯,下款落在下聯;如果是龍門對,上款在右邊,下款在左邊。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小印章。其余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破壞了。 12、對于橫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 田蘊章談書法落款:不懂這幾點,你就成不了書法家!田蘊章畢生對于書法的心得,匯集成了一本書《歐楷解析》,以下是田蘊章在《歐楷解析》中談到書法落款的一些看法! 1、落款的位置 通常在完成正文以后,要看一看留下的空白有多少,再決定落款的位置。一般說,空白多于半行以上,就要在正文下方順序落款,如果另起一行落款,就會顯得松 落款、蓋章常識 落款,是在書畫作品主體內容完成后,作者的簽名、簽印、年月、軒號等,以示作品的完整性。 落款的分類 1、 單 款 亦稱〔下款〕,是作者自題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須題款,一示禮貌,一示對作品負責。 短款:即簡單簽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過十字。 一字款:書法落款中有用一個字者稱一字款。 二字款:只簽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則書姓名。 三字款:大多書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書〕字。 四字款:多為姓名叁字再加〔書〕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則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書〕。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兩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書〕字。 長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許多文字,一求變化,二求作 品均衡,叁可補空位,四可寫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齋軒號者,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吳倉石〕。 加作者字或別號者 ,加字者如:清,吳昌碩,原名俊卿,原字倉石,常用〔倉石吳俊卿〕。別號眾多。 2、 雙 款 雙款:是單款之外再加上這幅作品之受者名號稱謂,職位,敬詞等文字。 受者名號:對別人以稱字,號較為尊敬,如無字號者可稱名,但最好不要連名帶姓受者官銜 古人常用〔大人〕,如〔觀察大人〕、〔閣老〕等,今人對教師稱〔老師〕、〔校長〕、〔教授〕等。 受者稱謂:如受者與書者有親戚關系;長輩多用〔姻伯〕、〔姻丈〕。 敬詞:如雅屬、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等。 中國畫是融詩文、書法、篆刻、繪畫與一體的綜合藝術,這是中國畫的獨特的藝術傳統。中國畫上題寫的詩文與書法,不僅有助于補充和深化繪畫的意境,同時也豐富了畫面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畫家借以表達感情、抒發個性、増強繪畫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詩文、書法和繪畫的結合,歷來有“三美”和“三絕”之稱,“三美”、“三絕”是對詩文、書法、繪畫藝術結合的贊譽,也中國畫普遍追求的藝術境界。題款,就是實現詩文、書法、篆刻與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形式。 題款,又稱落款、款題、題畫、題字。形或稱為款識。 中國畫題款,包含“題”與“款”兩方面內容:在畫面上題寫詩文,叫做“題”。題畫文字,從體裁上分有題畫贊、題畫詩(詞)、題畫記、題畫跋、畫題等。 在畫上記寫年月、簽署姓名別號和鈐蓋印章等,稱為“款”。有的款文還記寫籍貫、年齡以及作畫所等等,如系贈人之作,又須寫上受贈者的姓名字號、稱謂以及應酬語和謙詞等等,內容與格式變化紛繁。 題款不僅要求詩文精美,同時也要求書法精妙,因此,題款必須在文學和書法上同時具備較高的修養。 中國畫的題款除講究詩情畫意外,一般書年號一般用中國歷干支(歲陽、歲陰) 題款,至于季令,月令,時令、節令,異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風尚。特別是古書畫多采用歲陽、歲陰(即所謂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備檢索。 甲子(閼逢 困敦) 乙丑(旃蒙 赤奮若) 丙寅(柔兆 攝提格) 丁卯(強圉 單閼) 戊辰 (箸雍 執徐) 已巳(屠維 大荒落) 庚午(上章 敦戕) 辛未(重光 協洽) 壬申(玄 難) 癸酉 (昭陽 作噩) 申戌(閼逢 閹茂) 乙亥(旃蒙 大淵獻) 丙子(柔兆 因敦) 丁丑(強圉 赤奮若) 戌寅(箸雍 攝提格) 己卯(屠維 單閼) 庚辰 (上章 執徐) 辛巳(重光 大荒落) 壬午(玄 敦戕) 癸未 (昭陽 協洽) 甲申 (閼逢 君灘) 乙酉 (旃蒙 作疆) 丙戌 (柔兆 閹茂) 丁亥(強圉 大淵獻) 戊子 (箸雍 困敦) 己丑 (屠維 赤奮若) 庚寅 (上章 攝提格) 辛卯(重光 單閼) 壬辰 (玄 執徐) 癸巳(昭陽 大荒落) 甲午(閼逢 敦戕) 乙未(旃蒙 協洽) 丙申(柔兆 君灘) 丁酉(強圉 作噩) 戊戌(箸雍 閹茂) 已亥(屠維 大淵獻) 庚子(上章 困敦) 辛丑(重莊 赤奮若) 壬寅(玄 攝提格) 癸卯(昭陽單閼) 甲辰(閼逢 大荒落) 乙巳(旃蒙大荒落) 丙午(柔兆郭) 丁未(強 協洽) 戊申(箸雍 灘) 己酉(屠維 作噩) 庚戌(上章 閹茂) 辛亥(重光 大淵獻) 壬子(玄 困敦) 癸丑(昭陽 赤奮若) 甲寅(閼逢 攝提格) 乙卯(旃蒙 單閼) 丙辰 (柔兆 執徐) 丁巳(強 大荒落) 戊午(箸雍 郭 ) 己未(屠維 協洽) 庚申 (上章 灘) 辛酉(重光 作噩) 壬戌(率 閹茂) 癸亥(昭陽 ) 月 令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華歲,肇歲,月正,太簇,歲歲,芳歲,獻歲,寅月,開歲,楊月,首陽,春陽,妝陽,三之日,泰月,征月,端月,孟陽,三微月。 二月:仲春,仲鐘,大裝,花進,卯月,竹秋,夾鐘,麗月,杏月,甜春,四之日,令月,中春?! ?/p> 三月:季春,暮春,杪春,花月,辰月,姑洗, 月,桃月, 月,晚春,末春,蠶月,嘉月,桃浪,桐月,雩風,尖月,櫻筍時,小清明。 四月:孟夏,初夏,首夏,槐夏,梅月,維夏,麥月,槐月,純陰,乏月,陰月,麥侯,余月,麥秋,巳月,中呂,清和月,正陽。 五月:仲夏,惡月,郁蒸,中夏,鳴蜩,蒲月,皋月,榴月,蕤賓,午月,端陽,超夏,小刑。 六月:季夏,暮夏,杪夏,暑月,且月,林鐘,精陽,伏月,季月,荷月,焦月,溽暑,組暑,未月,極暑。 七月:孟秋,新秋,首秋,蘭秋,早秋,初秋,上科,初商,蘭月,巧月,瓜月,瓜時,霜時,申月,相月,京月,夷則,肇秋。 八月:仲秋,掛秋,正秋,大清明,壯月,南呂,桂月,酉月,懷月,竹小春,仲商。 九月:季秋,涼秋,杪秋,窮秋,暮秋,晚秋,玄月,詠月,朽月,菊月,季白,青 ,戌 月,杪商,無射,暮商,霜序,季商。 十月:孟冬,初冬,開冬,吉月,陽月,坤月,良月,亥月,正陽月,小春月,應鐘,小陽春。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暢月,辜月,葭月,龍潛月,黃鐘。 十二月:季冬,末冬,殘冬,嚴冬,杪冬,窮冬,暮冬,臘冬,臘月,涂月,嘉平月,蠟月,嚴月,冰月, 月,丑月, 月,窮節,大呂,星回節,除月。 季 令 春:陽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陽,艷陽,陽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長嬴,朱明。 秋:金秋,商秋,素科,三秋,九秋,素商,素節,高商,商節,金天。 冬:三冬,九冬,寒冬,安寧,玄英。 節 令 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霄,元夕,元夜,燈節,上元。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令節,上除。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天,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午日,蒲節。 六月初六:天貺節。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節,星節。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節。 九月初九:重陽,重九,菊花節。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寧歲。 每月初一至十稱:“上浣” 每月初一稱:“朔”,“旦”、“額” 每月十五稱:“望” 每月十六稱:“既望”,“望后” 每月末日稱:“晦” 每年清明節前一至二日為:“寒食節” 常用落款用詞 長輩:吾師,道長,學長,先生,女士(小姐) 平輩(或小一輩):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學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有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上款客套語或敬辭 雅屬,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 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法鑒,博鑒,尊鑒,腸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講正,察正,請正,兩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鑒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屬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下款客套語或敬辭 書法題款用: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繪畫題款用:敬贈,持贈,畫祝,寫祝,寫奉,頓首,題,并題,戲題,題識,題句,敬識,記,題記,謹記,并題,跋,題跋,拜觀,錄,并錄,贊,自贊,題贊,自嘲,手筆,隨筆,戲墨,漫涂,率題,畫,寫,謹寫,敬寫,仿 篆刻邊款用:刻作,記,制,治石,篆刻 書畫上落款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理所當然。 國畫直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閑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閑章就不需蓋了。
方形閑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否則,就喧賓奪主了。 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蓋二印,一方形,一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蓋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樣大小可匹配。 蓋二印,一長方形,一橢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落款蓋印之下,不可再題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現象。 已經落款蓋印字畫,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贈人,否則,就失敬了。 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可落款蓋印。這是畫家最起碼的常識,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書畫上,需用藝術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適用于書畫上,要用八寶印泥。 蓋二印,距離不可太遠太近,相隔一個印距離正好。 蓋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異,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畫上不可題打油詩,一來識者奚落,二來作品就貶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人家很忌諱。一來失禮,二來破壞了畫面。 蓋壓角閑章,不可太小,宣紙四開,用方形石印,大約叁公分,比較適中。 蓋壓角閑章,不可蓋二方上,一方正好。印與邊距離約一。五公分為適中。 落款字下不蓋印,而偏要蓋在款字左右,脫離字行,而成畫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書畫上,不可蓋上劈頭大印,即成巨印炸彈,毀滅了美麗的畫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畫不可題大字,大畫不可題小字。小空不可題字多,大空不可題字少。 書畫上姓名印,不可連蓋叁印以上,應蓋二印,或一印妥當。 書畫上下左右,不可任意蓋印。蓋多不當,不如少蓋,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蓋好。 蓋二印,不可東倒西歪,如何蓋法,用力輕重,印章印泥保養,一切要潛心研究,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畫上不可題上粗俗字題,致影響畫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印首小長形章,其馀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破壞了 印章的這些知識,你必須的知道 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及常見問題文章一共分了六個部分,分別講解了書法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常見的幾種印章及用途(即印章的種類和用法)、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書法印泥的使用與保養以及硬筆書法作品中印章的使用常識。主要根據李炯老師的文章《書法作品印章知識》做了增刪,同時針對老師的文章加了一些圖片以輔助大家理解文中提到的一些概念,這樣大家看起來可能更輕松些,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了解書法印章方面的知識有幫助。 一、印章的藝術作用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是書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為完整的書法作品。 盧中南老師書法斗方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證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書畫題跋和署款,書家們逐漸認識到印章的藝術作用并注意在書法作品中發揮這一作用,使書、印合璧的藝術得以形成。書、印相映成趣,不但使書法作品增色,活躍氣氛,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調整重心,補救布局上的不足,對作品起到穩定平衡的作用。 在書法作品上署名蓋章,以示鄭重,可防止偽造;蓋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閑章,還可寄托書者的抱負和情趣。因此,歷來書家都非常重視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書印有機地結合起來,產生更美更強的藝術感染力。 二、書法作品上常用的幾種印章(印章的種類及用途)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姓名有連在一起的,也有分開的。題款用章,以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蠲?,印字;款字,則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作者。 此為啟功(字元白)先生書法作品大家可以看到老先生的名章和字章 古人用章,講究禮儀;凡卑幼致書尊長,當用名章;平輩間用字章;尊長給卑幼,用別號章即可。反之,則貽笑大方?,F代書畫家張大千認為,姓名章的形狀以“方形最好,圓形還可,若腰圓天然形等都不可用?!?/p>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一幅書法作品上蓋兩方姓名章時,最好一朱一白,兩章大小相宜??钗灿枚嗾聲r,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號章。 此圖中上方的是陽文,下方的為陰文。所謂陽文就是字在石頭上是凸出來的,陰文反之。 (二)閑章 閑章亦稱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攔邊章、壓角章和腰章。 上圖中呈現的印章都是閑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鈐蓋在書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稱“隨形章”,是隨石料的造型順勢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為方形,而以半通、長方、圓形、半圓形、隨圓葫蘆形、自然形、肖形等為好。書法作品上是否蓋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過于整齊,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單調,需“調整”,這時應考慮蓋引首章。 啟功先生這幅書法作品就用到了引首章 書法作品中的引首章按內容可分為如下幾種: (1)齋號章 世傳齋號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宋、元以后,此風漸盛,書家幾乎人人有齋號章。明書法家文征明云:“我之書屋多起造于印上?!饼S號通常稱齋、堂、室、樓、閣、館、軒、庵等,如惟清齋、雪溪堂、磨劍室、笑隱樓、松風閣、來禽館、賞雨軒、樂天庵等。 (2)雅趣章 即古之吉語章、詞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輯錄具有哲理、發人深思的成語警句,或記錄自己的情趣和心聲。雅趣章內容廣泛,有勉人學習的,如“琢”、“師法”、“書癡”、“精于勤”、“藝無涯”、“師古不泥”、“廣采博取”、“觀書為樂”、“人好學則明”、“長期積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懷的,如“恃德”、“明志”、“清趣”、“樂而康”、“苦中樂”、“惜分陰”、“孺子?!?、“玉潔冰清”、“淡然天趣”、“老驥伏櫪”等;有表達筆墨情趣的,如“潑墨”、“筆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業在硯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長樂”、“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壽年豐”、“書翰長壽”、“天長地久”等。 (3)年號章 用于記載書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八九年、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月號章 用于記載書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蠶月等。 2、攔邊章 攔邊章是指蓋在書法作品一邊的章,起攔邊聚氣的作用。 3、壓角章 蓋在書法作品的邊角的章稱壓角章。取右上角的稱“迎首”,取兩下角的稱“押角”。攔邊章只管一邊;壓角章則可管兩邊,緊貼邊角起“攔邊封角”、“補充空虛”和調整穩定畫面的作用。 4、攔腰章 長幅書法作品如條幅若僅在右上方蓋一枚引首章,中間顯得太空,可加蓋攔腰章,其內容多為書者的籍貫,亦可用書家生肖肖形印。攔腰章應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蓋在一條直線上。 上述種種閑章實則不“閑”,若鈴印得當,既能起到筆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筆墨所起不到的作用。正如現代書畫家潘天壽所說:“起首章、壓角章也與名號章一樣,可以起到使畫面上色彩變化呼應、破除平板,以及穩正平衡等效用?!?/p> (三)鑒藏章 鑒藏章是鑒賞收藏者用章。據載,鑒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書“貞觀”二字作連珠印,唐玄宗作“開元”二字連珠印,皆用于御藏書畫。后來鑒藏名稱頗多,如收藏,珍秘、審定、鑒賞、過目等。鑒藏用章,應視字畫之大小,以不損字面與畫面為要。有些鑒藏者為了自己流芳千古,蓋章時往往破壞畫面,這是要注意防止的。 上圖是黃庭堅的《花氣熏人帖》就有多枚鑒藏章 三、書法作品蓋印章時需要注意什么? 書法作品上的印章不是隨意鈐蓋的,而是有一定法度的。如若印蓋得不當,非但不能錦上添花,反而會弄巧成拙,破壞整幅作品的藝術效果。因此,怎樣鈐印,需要認真對待,精心斟酌。通常情況可掌握以下幾點: 1、大小適宜 印章大小,應與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應與題款字相等為宜,小一點亦可,不能大于題款字,大則不雅。如若款字細小,紙地逼仄,可用小聯珠印,自顯周到。一幅作品鈐用大小不一的兩枚印章時,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穩,避免頭重腳輕之弊。倘屬幾人合作,幾人印章大小亦應相當。 2、數量宜少 鈐印數目,古喜單數。有鈐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蓋取奇數,其扶陽抑陰之意乎。”印數不宜多,過多則易雜亂,甚至喧賓奪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數印,需擇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當 鈐印,要慎視位置。一幅作品,總有虛實、疏密之處。密處不夠緊湊,可用印章補之;疏處如覺空蕩,可借印章充實,宛如挪動小小的“秤砣”,使畫面均衡熨貼??钗残彰?、字號章的位置要安排精到,若題款下留有空白,則鈐在署款之下;若無空白,宜左不宜右??钗灿≌乱3诌m當間隔,既忌擁擠,亦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時鈐用引首章和壓角章,忌排放在一邊。壓角章宜放在左下角,與引首章成對角之勢。 4、輕重權衡 就印色彩而言,朱文印份量較輕,白文印份量較重。墨色淡雅之作,宜鈐朱文印,保持兩者和諧一致;墨色濃重之作,宜鈐白文印,使紅彤彤的朱色與烏黑的墨色產生強烈對比,相映成趣。若一幅作品鈐用數印,印色應有主次,即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變化,又協調一致。 5、風格一致 印章的風格,應與作品的書體,風格相協調一致。如單刀直入的急就印章,不宜鈐蓋在工整秀麗的小楷作品上,奔放雄健的書法作品,不宜鈐蓋娟秀工麗的鐵線印章,否則,便格格不入,直接影響書法作品的藝術效果。鈐用閑章,不僅要注意使其內容與作品正文渾然一體,不可違悖,而且應注意保持印章內容與風格的協調一致,如“祖國河山”印不能刻得支離破碎,“一代英豪”印不能刻得纖細無力。如此等等。 四、書畫印泥的使用與保養 一枚精美的印章,如果沒有質地細膩厚重光潔的印泥,就不能將其風神充分地顯現出來,效果就會大為遜色。一般說,大字多用殷紅印泥。小字多用朱紅印泥。尤其在字帖黑底上鈐印,則必須用朱紅印泥。 書法用朱色印泥 清朝以來紅色加重,甚至為求古雅效果而多用古印泥,以求其深沉凝重。更有講究者,鈐蓋一遍,惟恐其色過淺,遂重蓋一遍,以增其厚重。當然需相重如一,這只能借助印規才能辦到。鈐印時下面的墊物,可用膠皮或其他較軟物,但不能過軟,過軟易失印跡。啟明在蓋印的時候,一般會拿一本書,翻開幾頁,然后再蓋印,因為有的書可能封皮較厚,蓋印的時候難以壓下去,所以我會翻幾頁書再蓋印,這樣效果最好! 印泥的材料是由朱砂、油脂和艾絨三者混合一起組成的。朱砂質重、油脂質輕,若長期不調和,兩者會分離,朱砂下沉,油脂上浮到表面,甚至沾結變質,不好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時間,要用骨制的槳(不可用金屬制品)把印泥翻拌一下,使三者勻和。翻拌時,要順一個方向,不要來回倒。 印泥要經常保持清潔。印章蘸泥前,應先揩擦干凈;特別是新制石印要注意清除筆道內的石屑,以免污染印泥。蘸泥時,用力不宜過重,忌在印泥中央猛撳,可順印泥的絲縷,用推拉的手法,多蘸幾次,使印泥均勻地沾在印面上。鈐蓋時,要持正按下,用力均勻,勿動搖,勿偏重一側或一角,這樣,鈐印效果就會比較理想。 五、硬筆書法中印章如何使用? 傳統的毛筆書法,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印章使用規則和規律,書與印已經和諧地統一在了一起,印章成了傳統書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那么,在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硬筆書法,應如何使用印章呢? 這首先要了解一下印章的作用。書法作品中使用印章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幾點: (1)豐富畫面,均衡構圖。 (2)補充、豐富款題內容。 (3)印章本身的藝術魅力。 (4)有利于鑒賞、收藏。 由于硬筆書法與傳統書法在書寫工具上的差別(筆、紙),也就形成了兩者在形式上有所區別。由于鋼筆書法字幅小,且一般使用普通白紙,因此在印章的使用上,硬筆書法也有其獨特之處。 1.印章風格:硬筆書法的線條特征以“瘦硬”為主,因此宜選用挺健、瘦硬風格的印章。硬筆楷書可選用印文工整的印章,行草書則宜選用印文蒼勁的印章,隸篆則宜選用印文古樸的印章。 2.印章的大小和數量:因硬筆書法所用紙幅小,字體也小,因此硬筆書法所用印章,宜小不宜大,一般以8~10mm的印章即可。使用的印章過大,是目前許多硬筆書法作品普遍存在的問題。同理,同一幅作品使用印章的數量宜少不宜多,一般只需一方,最多兩方(用兩方印時,以一朱一白為佳)。對于作者,當然應多備幾方風格不同的印章,以便選擇使用。 3.印文的字數和內容:硬筆書法所用印章較小,所以印文字數宜少不宜多(一般只刻一個字即可),宜簡不宜繁。印文內容,一般刻上作者的“姓”即可。有些作者落款時只署名不署姓,所蓋印章也只是“名章”(無姓),這樣即有重復感,又不能完整地表示出作者的姓名。倒不如落款時署名,再蓋上一個字的“姓”章,這樣落款有名有姓,有字有章,可謂相得益彰。 4.起首章:硬筆書法,由于受字幅限制,一般不必使用起首章。 另外,傳統書法使用的是宣紙,蓋章后經裝裱可長久保存。而硬筆書法用的多是普遍白紙,蓋章后印泥浮于紙面上,保管不善則易污損。因此,硬筆書法宜少用印章。特別是落款后,已無蓋章位置時,更不可強蓋。對于印泥,更應擇善而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刻字店刻的“印章”多無藝術性,與書法作品格格不入,最好不要使用。 總之,硬筆書法的用印,宜少宜小,要根據作品風格選定印章的風格,要根據作品布局的需要,當用則用,不可勉強。恰當地使用印章,可為作品增光添彩,反之,則只能破壞作品的藝術性。 玉石圖譜 ![]() 中國有哪些地方出產玉石的: 1.吉林所產玉石有長白玉。長白玉產于吉林省磐石縣、長白縣馬鹿鄉、雙陽縣長嶺子一帶,呈綠色,有蠟質光澤。 24.黑龍江所產玉石有瑪瑙、龍江玉石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