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年不斷努力 成為,臺灣休閑農業第一人 由“貧苦農民”到“億萬富豪”
它20年精心打造 成為,臺灣休閑農業鼻祖 農業與旅游相結合,成為追逐參考典范 他與它的關系就是,他張清來,用20年時間打造了眾所周知的它——香格里拉農場 |“貧苦農民”到“公務員”再到“農場主”| 每一次脫變,都是一次成長
張清來莊主,目前是身價億萬的富豪。 有人可能會問:他是不是有基礎、有錢投資才做的如此成功。 其實張莊主少小家境貧寒,小學沒有讀完就輟學回家,不是種地就是做苦工,他用七年的時間,邊種地打工邊自學,24歲時終于通過公務員金融特考,成為臺北考試院的一員。 十余天后,他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工作,回到了貧窮的農村,開始種植果樹,1988臺灣第一個觀光果園開張了,第一年門票凈賺100萬。 三年后,遇到瓶頸,園區轉向提供豐富活動,附帶精致食宿的休閑農場。 當市場飽和之時,張莊主又率先將目光投向了國際游客,連續多年吸引了超過四成的赴臺國際旅客。
一路走來,身份變了,地位變了,唯一不變的是他對農業的情懷,在農業路上持之以恒,終于卓有成就。 | 臺灣宜蘭香格里拉休閑農場 | 人間樂土,世外桃源 香格里拉農場位于宜蘭縣冬山鄉大元山麓,農場占地825畝,海拔250公尺,四面環山,景色秀麗。年平均氣溫25度,溫暖宜人,非常適合度假。起初農場只栽種果樹,后來逐漸增設餐飲、住宿、農產品展銷、農事體驗等,成為了“農業+旅游”的經典的例子,吸引了國內外的游客、考察團等前來參觀學習、旅游度假。 | 特色一、多種文化結合發展 | 豐富園區內涵 最具特色的廟口文化:每晚有打陀螺、布袋戲、釣瓶子、放天燈及搓湯圓等體驗活動,重現臺灣早期農村生活的娛樂。 聞名全國的稻草文化:每年夏季農場會舉辦一年一度的稻草藝術節,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 民俗娛樂風箏文化:風箏博物館目前收藏一千多件風箏作品,每當秋高氣爽時節,人們以放風箏為娛樂,體現了農村生活的閑情逸致。 優美多元木屐文化:園區與學校合作,木屐老師教孩子制作木屐同時,還成立木屐舞,體現了木屐多元的文化特色。 | 特色二、一步一景的布局 | 處處是美、步步是景 走進農場,迎客的是一片臺灣原生種的樹林,基本都是珍貴樹種有烏心石、肖楠木等。身在綠野仙蹤之中,林間秋千、吊床、涼亭散布,走累了就停下來休息,感受森林的靜謐。不知不覺中小憩片刻,內心平靜如水。 接下來是果樹采摘區,各種果子顏色各異,芬芳四溢,既是果又是景,很是誘人。還有獼猴、樹娃、鳳蝶等動物與各色植物配合,靜動結合,美不勝收。 步行道最高點觀賞臺,宜蘭平原風光盡在眼底,讓人一飽眼福。還適合早起看日出,傍晚觀晚霞,夜晚繁星。 農場設有山訓場、營火場、烤肉區等戶外活動區。還有歐式森林小屋,周圍遍植山花,宛如置身香格里拉仙境。
| 特色三、各種DIY、民俗活動 | 自己動手、體驗豐富 如今DIY活動已經是每個農莊的標配,香格里拉農場更是有非富多彩的DIY體驗,這里有專門的體驗區有專業老師指導?;顒有缕妾毺?,種類繁多,而且根據季節設計不同的DIY規劃,如大自然彩繪T恤、木烙、葉膜書簽、彩繪陀螺等。 除了各種DIY,可以免費體驗各種民俗活動,如打陀螺、布袋戲、放天燈、搓湯圓等,真可謂勞逸結合,益于身心。
| 特色四、四季觀賞采摘 | 春夏秋冬、碩果累累 農場中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水果可以觀賞及采摘,如芭藥、柚子、金棗、柳丁、楊桃、番石榴、火龍果、橙子、桶柑、蓮霧、百香果等十余種。按種類分區種植,并有看板解說其特色和成長過程。 香格里拉農場真可謂是將生活、生產、生態與教育、娛樂、文化相結合,在這里無論老少,休閑娛樂的同時,還能深入的了解大自然這個包羅萬象的課堂,學到珍貴知識和文化。 | 特色五、住宿餐飲 | 古樸典雅的住所、營養美味的小吃 農場內設有106間不同檔次的鄉野套房,最具特色的檜木屋,每晚費用在4000至8000臺幣。檜木是臺灣特有的古老樹種,木質密室,散發著浪漫迷人的香味,百年不變,而且藥用價值更是珍貴。坐在窗前,品著紅酒,欣賞著農莊美景,怡然自得。農莊對住宿游客贈送景觀果園門票,同時可以免費參加各種民俗活動。 農莊料理,新鮮美味。食材新基本都是農場種植的野菜,或者是當日采買的新摘蔬菜,經過烹飪,營養美味的菜肴便出爐了。 | 小編說 | 農業這條路很艱難,如果沒有持之以恒的信念,沒有頑強的毅力,沒有對農業的情懷,就很難成功。張清來莊主用20余年的時間打造了休閑農業的楷模,走在了農業的前沿,靠的就是信念、毅力及情懷。他從一位農民,成為一名公務員,再成為農業之父,由種植為主,到增加休閑項目、再到休閑旅游,真是一步一個腳印,克服每一次瓶頸,這其中的艱辛沒有誰比他再懂得。 所以,每一位做農業的友人們,如果真的想做農業,就拿出熱誠,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不要遇到瓶頸就畏首畏尾。而且要不斷了解新的農業發展,改善園區,跟上農業步伐。 來源:莊主幫 |
|
來自: waikatolabrary >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