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太多的美國電影,電影中總會有這樣的一幕:在一望無垠的紅色戈壁大平原上,一輛帥氣的汽車沿著筆直的道路疾馳而去,消失在路的盡頭,只留下車尾的陣陣沙塵。這樣的情節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時常在想,什么時候才能踏上這樣的旅途。終于,我們踏上了美國大陸,開啟了我們夢想中的自駕之旅。 現在,回憶這段旅程,回憶曾經馳騁過的近九千公里,臉上帶著笑意。我開始懷念旅途中的感覺:自由隨心,新鮮愜意。;無數的美好將我們環繞:陽光、藍天、白云;日出、日落,星空;巖石、森林、湖泊、雪山。這段旅程,我怎么可能忘懷。這段旅程,我想與你分享。 不得不去的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是美國最值得驕傲的自然遺產,廣袤的美國國土上分部著大小50個各有特色的國家公園,尤其是美國中西部,這里集中了非常多舉世聞名的國家公園,比如,黃石、大峽谷、優勝美地、死亡谷、拱門、大提頓等等。 這次美西之行,游覽了美國西部以大峽谷為代表的幾個著名國家公園以及沿途的一些州立公園。筆者認為游覽美國國家公園的方式,除了開車馳騁,一定要留出更多的時間用腳步去丈量,徒步公園經典Trail,這樣你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神奇和鬼斧神工。 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布萊斯峽谷公園的下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峽谷國家公園。它位于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科羅拉多高原上,峽谷由于受到科羅拉多河的強烈下切作用而形成,所以又稱科羅拉多大峽谷。大峽谷廣闊無垠,即使在視野最好的地方,也只能看到的一小部分。 雖然是舉世聞名的國家公園,但并沒有人山人海,只有靜靜等待日落的三三兩兩的游客。落日的余暉暖暖的照在他們的身上,染紅峽谷的千溝萬壑,至美之景色。Desert View Watchtower也一定要去,這是個無與倫比的觀景點,登上燈塔能遠眺能看到美麗的綠絲帶般的科羅拉多河。另外,美國的國家公園一般都距離城市較遠,光害少,夜晚十分,一定要記得抬頭望天,繁星閃耀,這樣的美好的景致,只在我的夢中,
馬蹄灣和羚羊谷 旅行者都會選擇在佩吉(Page)小鎮停留,因為這里距離馬蹄灣和羚羊谷很近。馬蹄灣Horshoe Bend是科羅拉多河大轉彎的切割作品,美西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羚羊谷則位于佩吉東南方不遠處,屬納瓦霍印第安保護區,處在常年干涸的河道中,分為上、下兩個獨立的峽谷。羚羊峽谷如同其他狹縫型峽谷般,是柔軟的砂巖經過百萬年的各種侵蝕力所形成;所以谷壁堅硬光滑、線條如同流水般自然動人。攝影愛好者請一定要提前兩個月上網報名11:30的攝影團,光線的變化是峽谷中最神奇之處;巖石會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粉色、橘色、紫色、紅色的不同色澤。來之前還曾感嘆過這兩個小時真貴,170美刀,但結束行程之后,雖然慌亂中滿意的照片似乎一張都木有拍到,但依然會覺得非常值得。 馬蹄灣
紀念碑谷(Monument Valley Navajo Tribal Park) 紀念碑谷(Monument Valley Navajo Tribal Park)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河谷或山谷。它曾經是一塊廣闊的盆地,億萬年來, 地心緩慢而溫和的壓力不斷抬升,使之成為高原。歷經由風和水的腐蝕,曾經覆蓋全區的頁巖只殘留下一群石碑、石塔和石柱,散落在空曠的沙漠中。這里是出現在無數好萊塢大片中的地方,美國西部電影如《風語者》、《搜索者》等等都是在這里拍攝的;《阿甘正傳》那個著名的跑步鏡頭,也拍攝于此地的163公路拍攝。阿甘在母親去世后,不停地奔跑,從東海岸跑到西海岸,最后在這里(U.S. 163 Scenic)停住腳,對他的一群追隨者說出那句令人心酸的臺詞:“I'm going home”。他的白色胡須在空中飄揚,背景就是暗紅色的紀念碑谷的石碑群。 拱門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 拱門形成的原因,大概是說三億年前這里是一片汪洋,經過漫長的地殼運動,海里的鹽層積壓成巖石并且越來越厚,鹽層慢慢被上方巖石積壓破碎后,經過風化侵蝕,就形成了一個個拱門。直到今天,新的拱門仍在持續形成中,老的拱門也在逐漸走向毀滅。拱門國家公園的精華部分在Devils Garden,Windows區域,以及精致拱門Delicate Arch。要在近處圍觀精致拱門,需要徒步約1.5英里,要先爬上一座看起來不高的小山,然后走山路,要去的請預留足夠時間,單程大約需要一個小時以上。但當你站在拱門下,你才發現自己顯得如此的渺小。 大提頓國家公園(Great Teton National Park) 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位于美國懷俄明州西北部壯觀的冰川山區,1929 年建立,占地126 平方千米。公園內最高的山峰是大提頓峰,海拔4198 米,有存留至今的冰川;高聳入云的山巔,覆蓋著千年的冰河,山連山,峰連峰,宛如人間仙境。大提頓的美,不僅僅是大氣壯觀,還隱藏著絲絲的秀美。Signal Mountain山頂,是欣賞Teton山脈和Snake River的好地方。推薦一個必須去的地方Mormon Row:Moose Junction東線以北不遠,在右手邊找到Antelope Flats Road,拐進這條小路,一路往東就能在左手邊看到兩個破舊的谷倉,這就是Mormon Row了。這里地方找起來或許會費了點功夫,當時也許也并不覺得多美,但這里是我在大提頓最愛的地方。這些破舊的谷倉,據說有幾百年的歷史,這里是另一種味道的大提頓公園,帶著新西蘭田園氣息。 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 黃石公園地處素有號稱“美洲脊梁”的落基山脈,是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它被自豪地稱為“地球上最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 黃石公園內陸貌豐富,氣候多變,需要備好冬夏兩季的衣服,上坡上白雪皚皚,間歇泉附近熱氣騰騰,在園內的公路上行駛,常看到這邊陽光普照,盡頭烏云密布。不容錯過的景點有氣勢宏偉的老忠實間歇泉(Old Faithful Geyser),五彩斑斕的大棱鏡(Grand Prismatic Spring),寧靜的黃石湖(Yellowstone Lake),奔流直下的黃石瀑布,壯麗的黃石大峽谷(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猛犸熱泉(Mammoth Hot Spring。此外,作為全美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黃石公園居住著大量的野生動物,在黃石公園見到最多的是成群的美洲野牛,時常還能看到麋鹿和羚羊。運氣好的話,你還能看到活的野熊。如果你想體驗刺激的旅行人生,可以選擇在黃石公園宿營;筆者宿營的日子,月黑風高的夜晚,隱約的感覺有腳步和喘息聲在帳篷外,實在是太酸爽;想想看,人生能有幾次機會可以與真正的大熊為鄰,這感受實在是無以言表。實際上只要嚴格按照公園的提醒來做,儲放好你的食物,是絕對安全的。 拉斯維加斯 說來奇怪,在到達前十幾分鐘,只看見一望無際的沙漠和荒山;整座城市好像突然一下從地里冒了出來,忽然出現在眼前。暴走拉斯維加斯,你會有一種暴走全世界的錯覺。在一條街道上,你可以找到埃菲爾鐵塔、獅身人面像、自由女神等等。在這座城市,你還可以乘坐一艘威尼斯水城的小舟,可以恍惚間好似漫步在歐洲的廣場,可以鉆進大酒店的賭場豪氣地堵上一把,或者來一次浪漫的注冊結婚。拉斯維加斯,眾所周知,這是一個紙醉金迷的城市,這也是一個有無數種可能的城市。 舊金山 舊金山這座無數電影中當做背景的城市,上鏡率超高的金門大橋、叮叮車駛過的海德大街、漁人碼頭對面的惡魔島、世界上最彎的九曲花街...無數地方讓我對這里心馳神往,而它也確實有這我喜歡的樣子。我喜歡的舊金山,是那些高低起伏的街道、五彩斑斕的房子、渡輪大廈市場Ferry Building Marke的鮮花、漁人碼頭的海豹、九曲花街的三角梅、圣彼得與圣保羅教堂潔白的錐形塔尖、唐人街的四川火鍋、還有雙子峰的夜景。夜色降臨,爬上山頂,舊金山城區漂亮的小房子燈火闌珊,照亮旅人的心。 舊金山金門大橋 舊金山Battery to Bluffs Trail 一號公路 著名的加州一號公路從舊金山開始,在太平洋沿岸蜿蜒曲折,終點直至洛杉磯,全長超過1000公里。在這兩大城市之間,一號公路上有著無數個美麗小鎮,散落在太平洋沿岸。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公路的一邊是碧波萬頃的太平洋,另一邊則是陡峭高聳的懸崖山脈。風景美不勝收,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公路之一。 最美17英里(17 Mile Drive) 這是一段沿海的公路,位于卡梅爾Carmel小鎮,是一條環繞著蒙特利半島的私家公路。這條公路環繞著半月形的海岸,一路有著高爾夫球場、私家豪宅、古柏和Pebble Beach,風景絕佳。從17英里到圣西蒙的150公里海岸公里,是加州一號公路的精華部分,這里就是曾經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的大蘇爾(Big sur)。
丹麥村(Slovang)和圣巴巴拉(Santa Barbara) Solvang是丹麥語,意思是“陽光田園”。它是一個由20世紀初期來自丹麥的移民,通過全盤移植故鄉丹麥的建筑風格以及社區規劃,而創造出來 的一處在美國境內的丹麥風情小鎮。漫步在小鎮中,恍惚間真的覺會認為自己來到了童話中的北歐世界。小鎮里有卡哇伊的風車,彩色的小房子,還有無數攻略中推薦過的Slovang Bakery。離開丹麥村,一路向北,前往圣巴巴拉。Santa Barbara是一座充滿西班牙風情的小鎮,隨車可見紅頂白墻的漂亮別墅,道路兩旁都是參天的棕櫚樹,在這里既能享受加州的陽光,還有感受太平洋的海風。海岸線也是異常的迷人,沙質細白,椰樹叢生。出發之前,筆者并沒有對這里抱有很高的期待,所以只有半天的停留時間,如果再到美國,我會給這里留出三天的時間,來慢慢的感受這里的愜意生活。 圣巴巴拉 作者:Super大毛,四川美女,現居大連,孩兒媽&旅游大咖,常年游走列國,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微博:@Super大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