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壓迫療法是通過對人體各臟器在足部相對應的反射區域進行手法按壓刺激的一種療法。 中醫認為,足底的反射區分布是將人體的整體進行縮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一種局部反映整體的表現。當人體臟腑、器官發生病理性改變的時候,會在雙足對應的反射區域產生壓痛感,那么這個部位就可以推測為病理反射區,在治療的時候就以這些反射區作為重點。 足部按摩手法 在進行足底按摩壓迫的時候,可以用拇指的云紋面、食指和中指的指間關節對反射區進行按柔并輕壓,也可以使用一些光滑的塑料棒來刺激反射區。足底按摩壓迫一般以壓痛反應比較強的部位為治療重點,按照先左足后右足,先主要區域再次要區域的順序進行治療。 人的腳上有六十多個反射點,與人體的主要臟器相對應。推拿以力為基礎,而力有三要素:力的作用點、力的大小以及力的方向。按摩力道并非越大越好,有些人誤以為越痛越有效而硬忍著,反會導致足部損傷。受過專業訓練的按摩師推拿手法得當,就可以取得應有的效果。反之,則會帶來許多弊端。 足底按摩壓迫操作手法如下: (1)觸摸法:是最先用的一種手法。通過觸摸來察覺施按摩手法的部位的組織結構的狀況。同時也可以先察看患者對手法的心理反應。 (2)揉捏法:是將肌肉及皮膚毛發捏在手中,用雙手交替作扭曲活動。 (3)運推法:是一種不扭曲的揉捏法,只在皮膚表層捏。 (4)輕撫法:以手掌面或用指尖在表皮滑動。 (5)摩搓法:用掌心或一個手指或幾個手指指端摩搓,使皮膚及深層產生位移。 (6)推壓法:用指尖或手掌垂直加壓于治療部位,這是摩搓法的補充手法。 (7)顫動法:也是一種壓椎法。它是用手掌或指尖不斷地重復進行的有節奏的顫動,產生深透的機械性波動傳達至患者體內。 (8)叩擊法:其特點是用手指、掌根或掌心捶擊反射區,最常用的是以手掌的尺側緣叩擊,施術時手指分開,自然微屈,又稱斬剁法。 中國有句俗語“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經常轉動腳腕子,并按摩踝部至腳底的一些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壓、預防疾病、減緩衰老的作用。轉腳腕的方法很多。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姜良鐸表示,可以盤坐在床上,一只手握住腳踝,一只手握住腳掌,緩慢轉動;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腳尖著地,以腳腕為軸進行轉動;一般每次左右各轉100下,早晚各一次。 專家觀點 有關專家指出足底的一些穴位對治療高血壓也有一定作用,如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的涌泉穴,按摩它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倦怠、失眠、高血壓、眩暈、更年期障礙等。還有位于腳大拇指根部橫紋中央的“高血壓點”,用兩手的大拇指按壓此處6秒鐘,一天10次,對降血壓有顯著療效。專家提醒大家:“平時開會、工作時都可以轉轉腳腕,晚上洗腳后可以按摩腳部穴位,交替進行,長期堅持,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