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面試最關心的無非就是面試結果,可是面一句等通知不只會讓多少人心涼,一來是求職者對自己沒有太大把握,二來是對方的不冷不熱會讓自己難以捉摸,對比今年的就業形勢,更多的求職者面試失敗率顯著增高,那么在如此不利的環境中如何逆襲可能是更多人關注的一個問題,上個月我一個朋友裸辭求職,面試10家拿了9個Offer,接下來介紹一下相關求職秘籍. 簡單介紹一下我朋友的經歷:我朋友是數學系畢業,之前做過連年老師,后來轉戰互聯網,歷經過廣告公司、社交軟件公司和創投公司,做的內容從老師到推廣及運營等,經歷比較雜,最近求職的是互聯網運營工作。前后一周面了10家公司(平均一天兩家),最后確定入職某公司。 一周搞定新工作?面試10家拿了9家的offer,他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面試前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用朋友的一句名言就是“面試就像打仗,要想取得勝利,就得知道對方的弱點和自己的長處。”所以在投簡歷前就做過一些分析。 第一步分析的就是自己,這個分析過程要客觀,必要時可以借助他人來完成,譬如本次求職面試就征求了不少我的意見(捂臉害羞),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想干什么,適合在哪個領域,厭惡哪個領域,自己能勝任什么職位,想要什么職位,期待的薪資,上班的距離,想去小公司還是大公司等等。 第二步分析的就是對方:公司叫什么(別笑,我真的遇到過一個朋友求職時知道對黨的產品是什么,但是不知道公司叫什么名字,我的天啊),現狀是什么,融到哪一輪了,融了多少錢,公司規模,招聘崗位,薪資待遇范圍,在什么位置,有什么牛逼的大神(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別以為自己能干就能頂個天用,其實不然),是否提供五險一金,加班是否嚴重。 其次就是投簡歷有的放矢方能百發百中: 由于上面的分析,投簡歷時你肯定不能瞎投(所謂瞎投就是不看對方的要求和自己的實力,憑感覺和想象直接投簡歷),你投出去的簡歷一定是要有反饋的,這個叫做命中目標,薪資不能匹配的不投,硬件達不到的不投(硬件指的是學歷、工作年限等),不喜歡的不投....剩下的你會發現你可選的范圍和公司很少,要知道少即是多,從概率上來說被約見面試的幾率就大。 最后就是沉著應對自信掌控面試現場 面試第一步干嘛?自我介紹啊,對不對?很多人會很奇怪,明明已經拿到簡歷了,還做什么自我介紹啊,其實自我介紹也很重要,一方面考察你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對比你的簡歷是否有虛假信息(一個謊言需要用另外幾個謊言去圓滿),那么如何在自我介紹時就能取得好印象呢? 第一說重點,有很多人其實都不會說重點,只是把自己的經歷說一遍,和簡歷上一樣,這有個毛線用啊,面試自我介紹就得說重點啊,就好像去相親,說天說地就不說自己每個月能掙多少錢,買了多少套房,所以得說一些對方關注的事情,譬如之前在XX公司工作,擔任什么什么植物,對這方面有X年的經驗,和哪些大神一起玩耍過等等等。 第二講數據,現在是什么時代,互聯網時代,數據時代,你做了那么多事情的結果是什么?總得用數據表現出來吧,用什么方式拉了多少用戶,成了多少訂單,多少人閱讀,多少人參與,為什么會有這個方案,CPA、CPD是多少等等等等。求職產品經理能現場演示的現場演示,求職設計師的直接上作品。 第三就是對話環節了、這個環節一定要自信放松,一定要自信放松,一定要自信放松(重要的事情說幾遍還擋不住有些同學會忘)。實在不行多說幾遍你能行你能行,盡量把話題望你擅長的領域引導,對你不擅長的話題需要避重就輕,千萬不要不懂裝懂,萬一被識破再怎么愉快都不能玩耍了,切忌不要冒這個風險。 再牛逼的人也會有不懂得地方,所以即便自己有缺點也不要灰心,找準方向才能到達目的地,面試也一樣,經歷過才擁有,多想他人學習(譬如訂閱我的頭條號),多總結經驗教訓,所以誰也不能保證面試100%,但是,成功的概率是可以提高的。因此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你覺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