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人壽財險北分、民安保險北分聯手與P2P網貸平臺財路通啟動保險業務合作之后,眾安保險也與互聯網房地產金融服務平臺房金所正式牽手,推出相關保險業務,而尚在“桌面下”的洽談數量就更多。在P2P“去擔保”的背景下,一波P2P平臺牽手險企的浪潮似乎正在涌起。不過,盡管預計市場需求會很大,但保險公司在面對這塊新鮮魚肉時還是小心翼翼,謹防魚刺鯁喉。 信用保險風險集中 保險與P2P平臺合作,可以保什么?對投資人最關心的資金安全問題,保險是否能起到類似于擔保的作用? 民安保險北分負責人表示,從財路通與其開展的合作來看,主要有三方面的保險,一是借款人意外險,二是以借款人抵押物為保險對象的財產險,三是信用保證保險。前兩個險種可以都是較為常規、發展較為成熟的保險,險企涉足該領域的風險較為可控。而針對第三個險種,險企的態度則謹慎很多,在承保前十分重視風險可控性。但他同時指出,從國外情況來看,在這三大領域,信用保證保險的市場最大,國內的發展前景也較大,但目前國內該項業務開展得較少,險企面臨的風險較大。 眾安則與房金所合作推出了一款保障貸款安全的信用保證保險。該平臺具有本息保障,“眾安信用保險,保障本息履約,解除用戶后顧之憂”。眾安保險回復本報采訪稱,該產品的投保人是投資者,由眾安保險出資為投資者購買,提供保險保障。財路通與險企的合作推動了多套方案,可以由財路通購買也可以由投資人自己購買保險。 對于信用保證保險的費率,眾安保險表示,保險費率取決于貸款金額及借款人的風險,“我們會考慮前端平臺的利率情況,保證費率可以涵蓋風險的前提下,可以滿足貸款產品本身的需求。”該險企回復本報稱。雖然目前沒有公開的費率數據,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開展這項業務初期,市場規模較小,風險較為集中,費率必然較高,后期或呈逐步下降之勢。 “據我了解,目前對于P2P平臺而言,與保險合作的成本略高于與第三方擔保機構合作,但險企的優勢在于其信譽度更高。”一家正在與P2P平臺進行接洽的財險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 防風險比搶市場更重要 壞賬率太高,是P2P平臺的不能不言說的痛,不少平臺的倒閉正是受累于此。 有關數據顯示,P2P行業的壞賬率逐漸走高,2013年高位盤旋在3.5%至5%,個別平臺的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6%。但是各平臺對外宣稱的壞賬率遠低于該比例,有的壞賬率甚至低于1%。不過,這一說法被業內人士鑒定為“虛低”。 太平財險電商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根據銀監會的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國銀行系統不良貸款率持續攀升至1.04%。大家都知道,銀行對借款人資質進行嚴格審核并且要求提供抵押物,利率在6%至8%,而P2P平臺不僅對借款人資質審核更加寬松,而且借款人實際承擔的利率往往高達20%至30%。如此巨大的反差,P2P的壞賬率低于1%,誰敢相信?” 也正因為如此,他認為保險公司在與P2P平臺合作時,更加可行的是推出借款人意外險等常規險種,而如果保單指向借貸風險,保險公司的風險非常大。“我個人認為,沒有哪家保險公司敢于承保借貸風險,否則必然賠得很慘。除非是這個P2P平臺有非常嚴格的風控,保險公司的風險確實可控。”他表示。 業界公認風控體系較為完善的P2P平臺陸金所的壞賬率為多少?6月份,該公司董事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目前的壞賬率為1.5%,但他同時指出,這是因為業務開展時間短,大量貸款尚未走完償付周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壞賬率有可能上升到7%至8%——在征信系統不完善的市場里,這已經是從事無抵押小額貸款的金融機構所能給出的上佳成績。 悲觀人士認為,P2P平臺如此高的壞賬率,如果保險公司要與其合作推出信用保證保險,要么賠得很慘,要么保費貴得離譜,或者設定諸多除外責任,而無論出現哪一種情況,都是不利于保險與P2P平臺持續合作。對于保險公司而言,防風險或許比搶市場更加重要。 民安財險上述負責人也表示,目前與P2P合作的信用保證保險還處在探索階段,為防范風險,保險公司不僅要對借款人資質進行嚴格審核,必須個個見本人,而且也要對P2P平臺的運行進行全方位監測,對財務報表等進行審核。 眾安保險回復本報稱,目前保險公司參與P2P行業的風險包括信貸業務本身的市場風險及系統性風險,P2P行業本身規范性不足導致的風險,以及再保市場對信用保證險業務的支持不夠。對此,該公司對借款人的過往信用記錄進行審核,對貸款用途及額度進行控制,降低風險敞口,對每一區域城市的累計授信總額進行控制,避免風險過于集中,同時,與合作伙伴共享風險數據及業務經驗,融合及完善兩方現有的風控模型。 P2P對保險的需求較大 事實上,不僅是險企與P2P平臺合作開展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處于探索階段,而且在國內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健全的情況下,除了政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險外,信用保證保險整體發展十分緩慢,但是部分險企非常重視這一市場,成立了專門的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 中國平安和陽光產險便是其中的兩家。據了解,個人消費貸款保證保險是他們的主要業務。業內人士認為,隨著P2P行業的發展,以及大型機構的涉足,或將給信用保證保險帶來大的機遇。 例如,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國企、基金、銀行等涉足網貸,具有這些背景的平臺,擁有較好的公信力和資金保障安全機制,也會拉低行業綜合利率。保險系P2P平臺除了中國平安旗下的陸金所、合眾人壽參股的武漢小貸公司外,太平財險內部人士也證實該公司正在籌劃成立P2P平臺,此外還有多家險企也傳出擬成立P2P平臺的消息。銀行界涉足P2P業務的也為數不少,例如民生電商推出P2P產品“民生易貸”,招商銀行打造“小企業e家”,國開金融設立了開鑫貸等。 “背景好、實力強的P2P平臺對險企來說,有較強的吸引力,這也是險企開拓的主要目標。在投資者保本的心態下,P2P平臺對保險的需求也較大。”上述正與P2P平臺接洽的財險公司負責人表示。 眾安保險表示,P2P去擔保和保險公司的引入是市場趨勢,也是監管目前的政策指向,保險公司借助其厚實的資本金,多元的業務來源以及經營風險的行業屬性,具有比擔保公司更好的業務基礎及信用度。當然,保險公司之前介入這個行業的案例較少,P2P平臺本身風險也比較大,因此前期保險公司會謹慎選擇切入點及合作伙伴。 另外,還有財險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P2P行業的發展壯大,一方面有實力的軍團逐步加入該行業,另一方面相關的監管規定也將陸續出臺,行業的發展將更加規范,這對保險公司來說意義重大,這也是當前不少保險公司嘗試與P2P平臺合作嘗試開展保險業務的重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