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形容老人身體好的時候常常會用到這樣一個說法“身子骨硬朗”,可見骨骼的健康對老人是多么重要。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是因為對老人來說,骨關節(jié)疾病太常見了。 根據2015年的統(tǒng)計數據,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約有2.1億人骨量偏低,約有9000萬人受到骨質疏松的影響,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骨質疏松患者最多的國家,雖然這跟我們的人口眾多有關系,但是骨關節(jié)疾病患者數量之所以如此龐大,還是與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的。 比如,假如中老年人身體肥胖,會給膝關節(jié)造成巨大負擔;假如濫用藥物,會導致股骨頭壞死。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缺鈣。大家應該都知道,身體內的鈣含量是決定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們的很多飲食習慣都會導致鈣流失,從而出現骨關節(jié)疾病。所以,廣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對養(yǎng)骨引起足夠重視。 一提起養(yǎng)骨,很多人根據“吃什么補什么”的觀念,認為就應該去熬個骨頭湯喝。實際上,跟老祖宗相比,我們現在吃的肉質量是大打折扣的,我們能買到的肉,多多少少都吃了含有過量營養(yǎng)素,甚至激素的飼料。從一頭小豬到一頭大肥豬,也就幾個月的時間。這樣的骨頭湯,營養(yǎng)也是大打折扣的,很難說利大于弊。既然素食可以很安全地補骨、養(yǎng)骨,為什么不考慮呢? 神話中形容那些成精的植物時,往往說它們“吸取天氣之精華”,事實就是這樣。植物由于不能像動物那樣移動,只能扎根在黑暗的地下,朝著光明的陽光賣力生長,它們比動物更竭盡全力地攝取充足的天地之氣,在陽光、雨露和土壤的共同養(yǎng)育下,真的是吸取了整個宇宙的精華才能開花結果。所以,它們可以給予我們超乎你想象的能量。 而且,營養(yǎng)均衡的素食者,骨質疏松的風險反而更小。為什么呢?因為素食者一般吃豆類、蔬菜和水果比較多,這些食品都是鉀和鎂的好來源,含硫較低。它們可以幫助維持體內酸堿平衡,減少鈣的流失。肉食者則相反,他們往往攝取磷和硫過多,鉀和鎂相對較少,鈣的流失量偏高,反而容易發(fā)生缺鈣問題。 那么,有哪些素食可以養(yǎng)骨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要養(yǎng)骨,首要的當然是補鈣。眾所周知,牛奶是含鈣最豐富且吸收率非常高的首選補鈣食物,牛奶中的乳糖及合適的鈣磷比例也都有助于鈣的吸收。一般來說,成人應該每天喝250到500毫升牛奶,以保證對基本鈣量的補充。 但是,我們中國人中有很多是有乳糖不耐受癥的,或者你是個不吃蛋奶的純素食者,那就要注意多喝豆?jié){以及多吃一些其他高鈣食物。如果注意多吃豆制品、各種堅果和綠葉蔬菜,也可以避免鈣缺乏的問題。而且大豆和豆制品中的大豆異黃酮可以調節(jié)雌激素水平,有利于減少中老年女性的骨質損失。所以,中老年女性朋友即便喝牛奶,也要多吃豆制品。 除了牛奶和豆制品之外,含鈣量比較高的素食還包括米、面、海藻類,很多蔬菜、水果的鈣含量也很豐富。而且有一個現象很有趣,含鈣高的食物除了牛奶和豆腐這兩種白色食物之外,其他的都比較黑。 在常見的素食中,每100克食物中鈣的含量大于300毫克的食物有海帶、紫菜、發(fā)菜、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有的鈣含量甚至高達上千毫克。比如黑芝麻。100克黑芝麻的含鈣量高達1500毫克,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高鈣食物。而牛奶的鈣含量僅處在中等水平,每100克含鈣100毫克左右。 除了要多吃高鈣食物之外,我們還要注意吃一些防止鈣質流失的食物,比如洋蔥。另外,我們還要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不但能加強人體對鈣的吸收,有助骨骼和牙齒健康,還能提高免疫力。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牛奶、西蘭花、蘑菇、杏仁等,大家不妨在補鈣的同時也多吃一些這類食物。 再有,在吃富含鈣和維生素D食物的同時,我們還要避免吃得太咸。高鹽飲食是骨質疏松癥的高危膳食因素,因為人體內的鈣是通過與鈉相伴從尿中排出的,如果吃鹽多,尿鈉就排出多,同時尿鈣排出量也會增加,身體內的鈣丟失也隨之增多。而且,也要避免飲用過量的茶、咖啡、酒等刺激性物質,以免抑制鈣和維生素D的吸收。 最后,多曬太陽也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并且能給各位帶來好心情!祝您健康! |
|
來自: 春天書屋 > 《中-老年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