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杭州實在太火了!西湖、錢江新城吸引了無數游客。其實,杭州可以玩的地方有很多,這20條人少景美的古道,找個時間走起來吧!

十里瑯珰原指天竺山東,龍井村西,梅家塢村東北的山嶺,因為長度剛好在10里路左右,因此被稱為“十里瑯珰”。
時至今日,“十里瑯珰”已經遠不止十里,全長8公里(16里)。沿路有多個路口可以上山,其中從梅家塢上山,穿越龍井茶產區,抵達山頂的真跡寺后,從云棲竹徑下山,是十里瑯珰最經典的一條線路。
十里瑯珰還流傳著吳越國王錢镠和戴妃的愛情傳說,錢镠曾寫下“陌上花開 可緩緩歸矣”的九字情書。
徒步路線:
1:龍井村—瑯珰嶺—真跡寺—云棲竹徑
2:龍井村—棋盤山—天馬山—吉慶山—茶葉博物館
3:九溪煙樹—理安寺—溪中溪—龍井村—十里瑯珰—云棲竹徑

蕭富森林古道,位于省級石牛山森林公園內,全長10公里,是連接蕭山和富陽之間的一條古道。古道沿途群山起伏,峽谷幽深,溪水潺潺,年平均氣溫18.1℃,夏日可避暑休閑,冬天可看雪景奇觀,相傳這里是“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的藏身之地。
徒步路線:蕭山區方溪村楊家溪—盤山公路—云石山莊棧道—響天嶺水庫—蕭山富陽中界—富陽區蔡家塢村—蕭山區戴村鎮云石駱家舍村—尖山下村億年火山遺址—蕭山區方溪村楊家溪

“徑山應宜古道行,洗硯池接望江亭。古杉古寺掩古鐘,個中三味足品吟”。徑山森林古道始建于唐朝,全長3公里。
路面以青石板為主,周圍山泉汩汩流暢,兩側山崖陡峭,植被繁盛。徑山是歷代文豪鐘情之所,著名的文學家蘇軾也曾多次造訪徑山,留下了洗硯池一方,詩歌十多篇。
徒步路線:余杭區徑山鎮徑山村桐橋組山門入口廣場—進善亭—錢王彈巖—半山亭—茶園休息區—品茗區—佛圣水—圣壽無疆—望江亭—御碑亭—徑山寺門口

杭宣森林古道又叫獨松關古驛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長約100公里,始建于唐朝,皆為甬道。
古道北接安吉,直通南京,因此也有“京杭國道”之稱。余杭百丈留存約1500米古道,已成為了很多游客周末旅游的熱門徒步線路。
徒步路線:余杭區百丈鎮半山村—獨松涼亭御碑—寶昌橋—百丈鎮獨松村獨松關

九度嶺森林古道,位居良渚新城安溪西北,為古代杭州至德清武康的交通要道之一,也是貫通“杭寧古道”(杭州至南京)的軍事要道之一,全長5公里。
途中古道關隘、要扼之地,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史上亦稱“安溪關”。1949年5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三軍翻越了九度嶺,直插杭州城北部,最后一舉解放了杭州。
徒步路線:余杭區良渚安溪村上溪—康門水庫大壩—九度關隘—東明寺

東塢山森林古道長度約5公里,充滿鄉村郊游野趣。起點在富陽區東塢山村,是個生產馳名豆腐皮的美麗山村。沿途留存的“九庵十三寺”寺庵遺址群,也擁有獨特禪修意境和文化內涵。周末和節假日,都有大批游客穿越森林古道來體驗東塢山素食文化。
徒步路線:
1、富陽區銀湖街道東塢山村水庫—西湖區留下街道午潮山國家森林公園
2、富陽區銀湖街道東塢山村大洋塢—西湖區龍塢鎮上城埭村

“千尺安頂通小徑,綠茶清韻笑東風”。安頂山位于富春江南岸,屬霞嶺余脈,由蕭山延綿入境,最高海拔為790米,雨量充沛,終年云霧繚繞,日出、云海等美景深受廣大攝友推薦。
天氣晴好時,登臨峰頂,腳踏林濤竹海,南眺群山滾滾,北望一川如畫,富陽城盡收眼底,蔚為壯觀,古道全長6公里。
徒步路線:富陽區靈橋鎮山基村口—田基—安頂山嶺背—富陽區里山鎮安頂村

九仰坪森林古道起點在富陽區新登鎮湘河村郎家塢,全長5公里。“每一段山路,都有不同的風情”。石長城怪石嶙峋;九仰坪古村落美麗恬靜;古樹名木成群,尤其是200余棵古榧樹引人贊嘆;710米的塘峰尖,可眺望臨安城,也是拍攝云海的最佳去處。
徒步路線:富陽區新登鎮湘河村郎家塢—石長城—最美古村落九仰坪—富陽區新登鎮湘溪村連山自然村塘峰尖

龍門山位于富春江南岸,是浙江省森林公園,森林古道全長6公里,起點為千年古鎮孫權故里龍門鎮,途經龍門瀑布,龍潭飛瀑垂直落差100余米,是杭州境內落差最大的瀑布;最高峰杏梅尖(海拔1067.8米)是杭州城區的最高山峰,山勢陡峭,春季山花爛漫,秋季層林浸染,冬季玉樹凌空,風景奇佳,登頂后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徒步路線:富陽區龍門鎮龍門古鎮—瑤塢—龍門瀑布—杏梅塢—齊風口—富陽區龍門鎮杏梅尖

山哈森林古道位于桐廬縣莪山畬族鄉,全長6公里,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是桐廬為數不多、未經人為擾動的古道。沿途山溪相伴,竹海茫茫。溪中有石蛙,石斑魚,甚至有幸可碰到娃娃魚,古道終點位于戴家山3A級旅游景區。
徒步路線:桐廬縣潘龍自然村畬鄉山寨—古道涼亭—桐廬縣戴家山自然村3A級旅游景區

瑤琳森林古道位于桐廬縣瑤琳鎮境內,道路連接范仲淹第35代傳人的范家村、有“百壽之鄉”之稱的百歲村、“世外桃源”之稱的桃源村、“全國諸洞之冠”的瑤琳仙境,亦可通往梅城,境內全長14公里。沿途古村古樹古跡相得益彰,令人流連忘返。
徒步路線:桐廬縣瑤琳鎮范家村—百歲村—金竹嶺村—桃源村—洞前村瑤琳仙境

馬嶺森林古道,建于元朝,位于浦江、建德、桐廬三地交界處的崇山峻嶺中,所經之處,奇峰怪石,古木參天,全長約20公里。古道就地取材,采用河卵石鋪成。一半路程是沿著山腳而建,峽谷多溪流,因此,這條古道的橋也特別多。
徒步線路:桐廬縣富春江鎮蘆茨村—關里水庫—苦竹嶺—西山橋—建德市乾潭鎮梓洲村—馬嶺—將軍門—美女峰

“一嶺雄跨六十里,古道逶迤如天梯。當年鏖戰彈洞處,今成游人朝圣地”。大連嶺森林古道位于浙江省淳安縣與安徽省歙縣交界處,主峰海拔1400米,有“江南第一嶺”之稱。
徒步路線:淳安縣浪川鄉獅古山村連嶺—十里亭—浙皖交界處嘯天龍—浪川鄉獅古山村

鳳凰森林古道位于淳安縣的威坪鎮,全長5.6公里,由青石板鋪成,古道有著悠久的歷史。途中最有名的景點當屬將軍椅,也就是傳說中的天子靠。傳說朱元璋在此休息,睡著后形成了這樣一把石椅子。
徒步路線:淳安縣威坪鎮鳳凰村—七巖八石—天子靠—雪洞—鳳山古剎—松木嶺—淳安縣威坪鎮嶺腳村

茶山森林古道是徽開古道的一部分,東起淳安中洲鎮的廈山村,北至淳安泰廈村,全長5公里。而整條徽開古道一直延伸至安徽休寧縣榆村鄉嶺腳村,制高點“白際嶺”海拔1208米,素有第二個清涼峰之稱。
茶山森林古道至少有1800年的歷史,古道由清一色的石板鋪成,風景如畫,人文底蘊深厚,有著原生態自然風景。
徒步路線:
1、淳安縣中洲鎮廈山村—皖浙分界古洞門—項山村—嚴池村—白際—十里亭—嶺頂亭—二善亭—冷水縫—五里亭—安徽休寧縣榆村鄉嶺腳村
2、淳安縣中洲鎮廈山村—皖浙分界古洞門—徽開古道石板路—大溪口—油煎豆腐瀑布—龍潭—百丈沖瀑布—回龍潭—白際—嚴池村—項山村—皖浙分界古洞門—淳安縣中洲鎮廈山村

遙嶺森林古道,位于建德與淳安兩縣交界處的遼嶺之上,最高處海拔約720米。留存有十萬年前的“建德人”遺址。如今保留了一段從新橋村遙嶺坑自然村口至郎家村,長為三十里的石面路。
登遙嶺森林古道,一步一石階,沿途彎彎曲曲,步移景換,全程三里一亭長達三十里,所以人稱“遙”,遙嶺森林古道便由此而來。
徒步路線:建德市李家鎮新橋村—建德人遺址—冷水亭—中涼亭—狗洞亭—建德市大同鎮郎家村

烏龍嶺在烏龍山主峰以西,為一馬鞍行的山嶺,烏龍嶺森林古道穿嶺而過,全長6公里,是舊時嚴州通往省城杭州乃至南京、北京的官馬大道。也是當時分水、桐廬進入嚴州府址所在地梅城的必經之路,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徒步路線:建德市梅城鎮大石塢自然村—大石塢水庫—烏龍嶺山頂—楊村橋鎮嶺腳自然村

有“新徽杭”之稱的兩昌森林古道,建于清代。青石板鋪成的古棧道延綿不絕、路旁的石屋屹立百年幾經風霜、徽商歇腳的窯洞更是別有風味。
古道全長30公里,路途攀爬的地方不多,徒步較為舒適,線路雖長但周邊巍峨壯麗的優美風景,中途百丈嶺營地水源又好,容易讓人縱情山水流連忘返。
徒步路線:臨安市龍崗鎮百丈村雙石村—百丈嶺營地—杜鵑湖—百丈嶺營地—臨安市大峽谷鎮獅溪村

昌寧森林古道南面的出發點是臨安龍崗龍井村,往北到達安徽寧國,與吳越古道銜接。是繼徽杭古道之后的又一條千年古驛道。古道由毛石、山石鋪就,中段以山路為主。昌寧森林古道原先有50多公里,現在保存比較完好的主要在臨安境內,長18公里。
徒步線路:臨安市龍崗鎮龍井村—三渡橋—休息涼亭—上華庵—仙人石—三渡橋

杭徽森林古道,東起臨安的清涼峰鎮,西至安徽宣城績溪縣的伏嶺鎮,全長25公里。是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后的第三條中國著名古道。安徽籍商人胡雪巖就是沿著古道肩挑背扛進浙經商的。而如今,古道已經成為了很多驢友挑戰自我的一條徒步登山線路。
徒步路線:臨安市清涼峰鎮浙川村—藍天坳—下雪堂—黃茅培—江南第一關—巖口亭—安徽績溪縣魚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