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一下(我之前做市場分析時也做過說明),斐波拉契數列和黃金分割率是兩個概念,但本質卻完全一樣。就像《笑傲江湖》里的葵花寶典和辟邪劍譜一樣。呵呵,這個比喻好像不太貼切,大家明白意思就行。 斐波那契數列由十三世紀意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發現。數列中的一系列數字常被人們稱之為神奇數奇異數。具體數列為:1,1,2,3,5,8,13,21,34,55,89,144,233等,大家看,這里面有個規律,這個數列從第三個數字開始(第三個數字是“1”),每個數字都是前兩個數字之和。自然界中,有很多斐波拉契數列的例子,比如松果、鳳梨、樹葉的排列、某些花朵的花瓣數(典型的有向日葵花瓣),蜂巢,蜻蜓翅膀等,都是按照斐波拉契數列排列的。至于為什么這樣,人類至今沒有找到答案。 再看黃金分割,說起來黃金分割這個概念出現比斐波拉契數列早得多。這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古希臘雅典學派的第三大算學家歐道克薩斯首先提出黃金分割。所謂黃金分割,指的是把長為L的線段分為兩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對于全部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對于該部分之比。我們盡量簡單的描述,就是1:0.618。這也是非常神奇的比例,人們在建筑、藝術和設計領域大量使用黃金分割率;帕臺農神廟、吉薩金字塔、米開朗基羅的畫、蒙娜麗莎,蘋果標志等能證明它的神奇,其實人體自身,也是符合黃金分割率的。 而更加神奇之處在于,計算黃金分割最簡單的方法,是計算斐波契數列1,1,2,3,5,8,13,21,...后二數之比2/3,3/5,5/8,8/13,13/21,...近似值的,這一商數,就無限接近于0.618。 好了,基礎理論就講這幾個簡單的要點,下面我們看一看斐波拉契數列和黃金分割率在市場分析中的運用。 斐波拉契數列在市場中最常見的運用在于數列本身。本數列前面的十幾個數字對于市場日線的時間關系起到重要的影響,當市場行情處于重要關鍵變盤時間區域時,這些數字可以確定具體的變盤時間。使用斐波那契數列時可以由市場中某個重要的階段變盤點向未來市場推算,到達時間時市場發生方向變化的概率較大。此外還有一些衍生數列,一般投資人很難掌握,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這里不再展開了。 黃金分割率則在股市中名氣更大,為艾略特所創的波浪理論所套用,成為世界聞名的波浪的骨干,廣泛地為投資人士所采用。一般來講,在上行趨勢了,一個上升浪后,調整的幅度會在上升浪的0.382、0.618這幾個位置,反之亦然。 簡單的說,在市場分析中,人們一般用斐波拉契數列來計算趨勢持續的時間周期,而用黃金分割率來計算漲跌幅度。 在這里,很多投資人會提出一個問題:既然斐波拉契數列和黃金分割率那么神奇,運用那么普遍,為什么我計算出的日期和漲跌幅度又不準呢?這個問題其實你在提問時已經說出了答案:因為斐波拉契數列和黃金分割率運用十分普遍,那么它們將存在于不同級別的周期中,如果你用斐波拉契數列在日K線中計算周期始終不對,那么不妨到60分鐘級別或者15分鐘級別的K線組合中去看看,同樣的道理,黃金分割率也可能存在于不同級別的K線組合中。而且,黃金分割率和斐波拉契數列不一定存在于一個級別的K線組合中。比如有時黃金分割率會反映在30分鐘級別的K線組合中,而與此同時,斐波拉契數列的周期將在8分鐘級別的K線組合中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