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剛剛,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承擔發射任務的,是長征二號F火箭。在驚心動魄的580多秒里,“主角”天宮二號與長征二號F火箭上演了一場“相擁—別離”的飛天大片。
“天宮二號”長啥樣?
天宮二號采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太陽翼展寬約18.4米,重8.6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具備支持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 資源艙主要功能是為“天宮二號”在太空飛行提供能源和動力。實驗艙作為一個密封艙,它的主要功能是為航天員在太空生活提供潔凈、溫度和濕度適宜的載人環境和活動空間。 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 “天宮二號”在完成發射之后,它將在太空完成三大任務—— 航天員中期駐留; 推進劑在軌補加; 在軌維修技術試驗。
根據計劃,今年10月,中國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屆時“神舟十一號”將搭乘兩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對接,進行30天的航天員中期駐留試驗;明年,“長征七號”火箭將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進行對接,進行推進劑在軌補加等空間站建造運營關鍵技術的驗證。 這次,“天宮二號”上將開展14項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是載人航天歷次任務中應用項目最多的一次。涉及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等八大領域。 在一個失重的環境中生活30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天宮二號”在內部增加了很多貼心的設計,更加方便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 1、首次使用可展開的多功能小平臺。航天員可以在上面寫字、吃飯、做科學實驗,生活工作兩不誤。 2、通信方面為航天員配備了藍牙耳機和藍牙音響。 3、用地板取代了地毯。 4、艙內燈光采用米黃色色調,亮度可手動調節,并為每個航天員安裝了床前燈。
事實上,30天的太空駐留不僅是對航天員本身的考驗,也是對我國載人航天技術全新的挑戰。如何長時間提供適合人生活的環境,如何長時間提供包括水在內的物資供給,都將在“天宮二號”任務中得到驗證。 “天宮二號”跟“天宮一號”有何不同?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基礎上研制的航天器,外形完全相同,卻承擔不同的任務。
空間實驗室與空間站的區別 “天宮二號”發射以后是不是意味著我國即將擁有空間站了呢? 當然沒有那么簡單。空間站是指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居住生活的載人航天器。空間站最大的特點就是規模和體積龐大、在軌運行的時間久,比如由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歐洲空間局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已經為人類工作了16個年頭。 空間實驗室像是空間站的前身,為發展空間站,從載人飛船過渡到載人航天基礎設施的試驗性航天器。空間站建設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戰略的第三步,計劃于2020年左右建成,2022年全面運行,可在軌運營10年以上,長期駐留3人,以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 “天宮二號”上那些“不明覺厲”的實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將開展十四項空間科學和應用實驗。不僅如此,與實驗有關的各種設備可謂是既富科幻色彩,又不失使用價值。例如“空間冷原子鐘”,光是聽一聽名字就覺得很厲害了… 在這些實驗項目中,很多都是處于世界前沿的空間科學探索領域和國際先進的應用新技術領域。其中,首次進入太空的空間冷原子鐘,可以將航天器自主守時精度提高兩個數量級,這對衛星定位導航等生產生活及引力波探測等空間科學研究將產生重大影響。
新聞多看點 解密火箭發射天宮全流程 長征二號F火箭將天宮二號送入預定軌道,這一過程大約需要585秒左右。在這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里,火箭各部段將先后完成自己的使命,依次分離,最后將天宮二號送入太空。這一復雜過程具體是怎樣進行的?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火箭總設計師荊木春特別解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