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黃山奇松—黃山歸來不看岳(三)

     頤心文苑 2016-09-16








    黃山奇松—黃山歸來不看岳(三)


    來     源 / 網     絡
    復制·編輯 / 塞上齊翁





           【塞上齊翁按】  “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 ,這幾乎已經成為眾多旅游者的共識。黃山、九寨的美,不僅在于她的奇,她的幽,更在于她的自然,在于她的渾然天成,在于她的天然去雕飾。
           我曾于56歲、66歲時二上黃山,也曾二上廬山,還登過泰山、峨眉山,唯對黃山情有獨鐘。二上黃山時曾對同行的朋友立志揚言:75歲時三上黃山?;蛟S是老天不同意我的 “宏圖大志”,73歲歲尾,我的疑是重癥肌無力復發,語音障礙、咀嚼無力、吞咽困難,“進口” 出了問題,體重在短時間內急劇掉了30斤,只剩下110斤(與 “110” 報警巧合,豈不是天意?)。掉30斤,兩大盆肉啊!乖乖!我的體質幾乎垮了,三上黃山,已成黃粱一夢。
            我喜歡攝影,一直想用自己拍的照片編幾篇黃山的圖文日志。但是,二上黃山用的都是膠片相機,想把底片變成數字文件,若自己買高質量帶底掃的掃描儀,價格昂貴,又不經常用,劃不來。送圖片社,不知道人家的掃描儀質量如何,況且,掃底雖然我們覺得收費頗高,但利潤較底,恐怕人家不會給你認真做。我曾去試掃了10幾張,質量真的是慘不忍睹。
            黃山,讓我魂牽夢縈,割舍不下。于是乎把曾經在網上收集的黃山圖片翻出來,篩選整理、縮放為統一尺寸,進行簡單的光影處理,又把網上收集的文字重新編撰,編輯成《黃山歸來不看岳》,共五集,與大家共享。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黃山區境內(景區由市轄),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山脈面積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約160.6平方公里。

           黃山原稱“黟山”,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修煉升仙。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六日改名黃山,這一天還被唐玄宗欽定為黃山的生日。

          黃山為道教圣地,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遺址遺跡眾多,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

          黃山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以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五絕”(也有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之說)著稱;

            黃山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于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云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年均氣溫8℃,夏季最高氣溫27℃,冬季最低氣溫-2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黃山是獨特的花崗巖峰林,大大小小的峰巒,千姿百態的古松,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云海,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賦予了黃山藝術的魅力,塑造了黃山永恒的靈性、神奇的風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過:

           “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山中有溫泉、云谷、松谷、北海、玉屏、釣橋六大景區,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黃山,以其奇偉俏麗、靈秀多姿的獨特魅力名揚遐邇,成為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療養勝地;國家5A級旅游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評選為首批 “世界地質公園”,黃山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三大世界桂冠的旅游勝地!

             黃山,作為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跡,歷來享有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的美譽。

            酈道元、李白、徐霞客等古今名士都曾在此留下壯美的詩篇和歷史的足跡。對于從四面八方來到這個風景勝地的游客、詩人、畫家和攝影家而言,黃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黃   山   奇   松

           黃山之美始于松。
             黃山奇松,頑強地扎根于巨巖裂隙,以石為母,以云為乳。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處處皆松,比比皆松?!盁o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百年以上的黃山松就數以萬計

              黃山松,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臥、忽起。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說:“絕峴危崖,盡皆怪松懸結。高者不盈丈,低僅數寸,平頂短髲,盤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關于黃山的幾大名松,據有關史料說,康熙年間,史學家程宏志在其著作《黃山記》中首次給黃山松命名。他評出:

              黃山六大名松 臥龍松、破石松、蒲團松、擾龍松、接引松。

             后來,閩麟嗣編寫《黃山松石譜》,引薦:
             黃山九大名松: 攏龍松、臥龍松、接引松、棋枰松、蒲團松、困龍松、迎送松、倒掛松、破石松。

             此時, 迎客松并未被列為名松,而迎客松已經在青獅石壁旁生長了數百年

           此后流傳黃山十大名松是:迎客松 、望客松、 送客松 、探海松、 蒲團松 、黑虎松 、臥龍松、 麒麟松、連理松。

           現在流傳的黃山十大名松是: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盼客松、望客松、蒲團松、探海松、倒掛松、望泉松、貼壁松。

          黃山十大名松、黃山十大奇松 ,可能還有其它不同版本,仁智之見,不足為怪。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十大名松是:迎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團松, 連理松,麒麟松,豎琴松,黑虎松,接引松,龍爪松。


     

    1、迎 客 松 
            迎客松挺立于玉屏峰東側,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壽逾八百年。松名始見于民國《黃山指南》。樹高10米左右,胸徑64厘米,地徑75厘米,枝下高2.5米。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游覽。
           現在的迎客松,已經成為黃山的形象大使,成為黃山松的代表。他儀態大方,挺拔蒼勁,翠葉如蓋,,彬彬有禮,形象可愛。有詩贊曰:
           “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 
           游人目睹此松,精神為之一振,紛紛在此攝景留念,且引以為幸。在旅游旺季,這里人頭攢動,要找一個好的拍攝位置,往往要等好長時間。
           迎客松更蜚聲中外,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征。
           迎客松,國之瑰寶,當之無愧。



    2、陪 客 松
            陪客松在玉屏峰正前方文殊臺上。四棵古松亭亭玉立,姿態秀麗,似長年累月既陪伴游人觀景、小憩。有詩贊曰:  
            “玉屏樓上客如梭,美主年年忙張羅。不語奇松能職守,無間風雨笑顏多?!?/font>
            陪客松旁邊一石上有 “果然” 二字題刻。 
          

     
    3、送 客 松
            黃山十大名松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送客松高4.8米,樹齡約450年,立于玉屏樓右側道旁,枝葉側伸好像作揖送客,與名揚世界的黃山迎客松遙遙相對應,此松虬干蒼翠,側伸一枝,形似作揖送客,故名“送客松”。
            送客松已與2005年12月枯死。據傳,現已遴選培育了多棵與送客松形似的 “接班松”,將擇時栽植在原來的位置。

            

    4、盼 客 松
            位于天都新道,在 “天地一線” 回首,可見此松。海拔1680米。古松粗壯挺拔,巨臂前伸,姿態很像迎客松,只是立於高位,僻居深山,寂寞數百年,直至天都新道修通,才展現風采,多年盼望的客人終于到來,因而得名。此樹樹齡400年,高8.2米,干圍1.7米,冠幅直徑9.5米
            今人有詩贊曰:“古松曠劫守深山,盛世而今路始盤。盼到天明終有客,愿將青翠獻人間。”



    5、望 客 松
             望客松在玉屏峰至蓮花溝的途中。有《相見歡·望客松》詞詠之:
            “千年久立高巖,笑顏堆。待客情深乍見,又分開。留難住,歡聲去,幾時回?望眼欲穿揮淚,盼重來?!?/span>



    6、蒲 團 松
             清康熙八年《黃山志》列為九大名松之五。在玉屏樓至蓮花溝道中,老鷹石下。樹身高3米,側枝密集在2米高度,盤曲于四周,然后平伸,向北面傾斜,針葉簇集頂部,樹冠鋪展平整,狀如用蒲草編成的供僧、道打坐、跪拜之用的蒲團,故名。冠幅直徑10米,投影面達78平方米。
            清人丁廷健有詩詠曰;
           “蒼松三尺曲如盤,鐵干橫披半畝寬。疑是浮丘錢坐處,至今留得一蒲團?!?/font>
           詩中將蒲團松的形狀與浮丘得道的傳說聯系在一起,使蒲團松顯得更加神奇而富有魁力。今人亦有詩曰:
           “松冠平扁似鋪棉,形若蒲團半畝圓。大廈千間張錦繡,何如頂上好安眠?!?/font>



    7、探 海 松
            又名小迎客松,黃山十大名松之一,立于臥云峰陡腰,地處海拔1670米,樹高僅3.5米。特點側枝傾伸前海,猶如蒼龍探海,戲攪浮云。樹齡約500年。
            探海松在天都峰頂,經過天橋,可望見一棵古松懸在危崖上,即為探海松。它有一側枝很長,傾伸前海,猶如蒼龍探取海中之物。故名。相傳,有位仙人應邀去天都赳宴,行至橋上,只見云海翻騰,浩氣臨空,于峰萬壑,倏忽變幻。他看得如醉如癡,將赴宴忘得一干二凈。另一位仙人東方朔見此光景,即拍拍他的肩膀,笑曰:“老翁老翁,猶似老松,不嘗他酒,獨飲海風,一醉千年,其樂無窮?!蹦窍晌桃宦牐X得此話頗有道理,心想:這里比仙宮還美,何不在此一醉千年?于是便搖身一變,化作一棵蒼勁的松樹,日夜飽飲海上的煙霞。這就是探海松。因其造型奇特,故舊志將它列入黃山“十大名松”。有詩詠之:“天都絕壁一松奇,古干傾斜勢欲離。要與龍王爭海域,側身欲跳舞披靡?!?/font>



    8、倒 掛 松
            在蓮花峰道中,舊志所列九大名松之八。奇松似蒼虬逆懸,根莖怒生。此松已枯死。如今在去玉屏樓道中的“一線天”左側峰壁下。也有倒掛松,其根在上,盤生于石隙中,主干倒長約1米又折向上伸出枝葉,如龍戲水.倒掛高空,形態奇特,獨具一格。
           


    9、望 泉 松
            望泉松在盼客松附近,生于一懸崖峭壁上。古松巨大,斜向生長,樹冠伸向湯泉,似在探望湯泉之勝,故名“望泉松”。有詩詠曰:
           “大夫峰頂望溫泉,幾度滄桑已變遷。萬態風云遮眼過,老松相伴有青煙。”



    10、貼 壁 松
             在天都新道“試膽石”下。古松高大挺拔,緊貼巖壁,故名“貼壁松”。其枝干傾斜,向一側伸展,形態奇特。樹齡400年,高11米,干圍1.5米。有詩贊曰:
             “貼壁而生足底堅,人間遙隔幾重煙。天崩地裂身猶健,哪怕嚴寒酷暑煎?!?/span>
             貼壁松有兩株。另一株位于黃山白云新道,從天海至步仙橋段的懸崖峭壁上,海拔1450米處。扎根于巖隙,主干緊貼巖壁,樹枝向兩側舒展,形如一幅美妙的鐵畫。樹齡200年,高7.5米,干圍0.65米,冠幅直徑4米。



     11、團 結 松
               黃山十大名松之一,生長在黃山北海至西海的山路旁。古松鐵根盤結,五干圍抱,枝葉茂盛,團團簇簇,狀若兄弟五人相互擁抱,人稱“團結松”。 

     

    12、麒 麟 松
            黃山十大名松之一,生于北海至清涼臺路邊海拔1470米處,樹干1.5米處分作兩枝斜展伸長,兩翼高低錯落,高枝如麟角,低枝似麟尾,主干樹皮如麟甲斑斑,狀如送子麒麟,樹齡約500年。
        


    13、連 理 松
            黃山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位于自“黑虎松”去“始信峰”途中左側。樹高20多米,在離地2米處樹分兩干,并蒂齊肩,其粗細、高低幾乎一模一樣。
            因為人們常以連理比喻夫妻,所以附于此樹的傳說,也是愛恨纏綿的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相傳二人曾于七夕明誓,百年之后同去黃山,修身養性再結連理。死后二人果然同游黃山,并留戀此地美景而化身為連理松。



    14、黑 虎 松
           黃山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生于白鵝嶺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處。獅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時,見一黑虎臥于松頂,后尋黑虎不見,只見古松高大蒼勁,干枝氣勢雄偉,虎氣凜凜,且冠蓋濃綠近黑,似一黑虎臥于坡下,故名“黑虎松”



    15、 龍 爪 松
            黃山十大松之一,它位于始信峰上,5根主側根裸露土表,粗大,扇形伸張,似蒼龍之爪,蒼勁有力,深扎巖中。從連理松前行,過一小拱形石橋,上坡約百步即到。這是一株約400年樹齡的松樹。
     


    16、豎 琴 松
           黃山十大名松之一,位于臥云峰北坡。豎琴松以形取勝,它主干挺直,頂狀如傘,形似豎琴,又如古時官署中的轅門。
           轅門松在臥云峰東隅。奇松主干挺直,頂如傘狀,另伸一千,形作倒“U”狀,宛如古時官署中的轅門,故名“轅門松”。可惜今已枯萎。有詩贊曰;
           “奇松態作古轅門,出入千乘萬馬屯。為覓人間稀世景,如云游客涌紛紛”。



    17、擾 龍 松
             舊志所記九大名松之一。 清康熙十八年刻印的《黃山志定本》“木屬”篇中列在首位的就是“攏龍松”:“散花塢中突兀一峰,下臨無際,一松破石以孕身,賈勇怒撐,上透峰頂,即偃其蓋,衡枝長二三丈,凌空飛舞,若龍爪搏擊。松中第一奇觀,見者駭矚,尊為帝松”。
           由于有:“散花塢中突兀一峰”之句,故而很多人誤把“夢筆生花”上的“筆花松”當做“擾龍松”了。其實古代散花塢的面積是很大的,始信峰、石筍矼下面的深壑均屬散花塢范圍。
           徐霞客《游黃山日記》中寫有:“晨餐后,由接引崖踐雪下。塢半一峰突起,上有一松,裂石而出,巨干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結,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幾與峰等,所謂'擾龍松’是也”。
          黃山畫派著名畫家漸江大師,曾畫有始信峰下擾龍松一畫,畫上寫明右手高者為始信峰,左下手低矮的一座怪石上,即為擾龍石上擾龍松。據查:古代從北海景區去松谷庵的路線是從始信峰接引崖下行的,故而很容易看到擾龍松;而今是從清涼臺旁經十八道彎、仙人鋪路等處下行松谷庵的,所以只能看到“夢筆生花”上的“筆花松”,而擾龍松的奇特雄姿,近百年來,再沒有人看見過。
            擾龍松在1982年枯死。
           “攏龍”之名,極傳神極寫意,謂其接近或頗得龍脈之氣也。據當時實地考察,攏龍古松,高3.7米,徑0.74米,樹齡在600年以上,死亡原因不明,可能是環境污染加自然衰老吧 。
            山園林部門于1984年在擾龍松原位置專門設計制作了一棵塑料松樹。真松成了假松,令人哀傷感慨不已。
           據悉,近年來,重新培育一棵“擾龍松”已作為重要研究課題。2004年3月26日,一棵高達1.75米、外形和擾龍松極為相似的松被移植到原樹位置上,千辛萬苦,終獲成功。



    18、臥 龍 松
            舊志所記九大名松之二。地處始信峰東,橫生于臥云峰東側懸崖石壁中。在樹干20厘米處,分兩叉盤曲生長,頂枝反側融為一體,作伏臥狀,昂首,角嶄髯張,頗有蒼龍凌波之勢,清人將其描寫為“百尺偃神龍”。
           原先有臥龍松在文殊院道中,不知何年“破壁飛去”。

     

    19、接 引 松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舊志列為九大名松之三,始信峰三面臨壑,唯有東南與另一峰相隔丈許,早先斷木為橋,以渡游客。 此松生于兩峰隔谷邊緣,清人劉大櫆記述:“北岸有松,橫枝直抵南岸?!彼圃诮右稳?。后改木橋為石橋,名“渡仙橋”,游者仍扶此松枝過橋。接引松樹高4米,胸徑30.5厘米,冠幅3.5米×5.5米,樹齡約500年。

     

    20、棋 枰 松
            舊志列為九大名松之四。位于北海景區,盤踞在平天道旁,此松極奇古,松干較短,高僅二尺,但盤根蓋頂,冠幅蔭廣逾丈。因其頂平正若砥,須霞井井,如同圍棋盤上的黑白方格,故名“棋抨松”。
           相傳,從前有數仙童坐在枝桿橫斜、平正如棋盤的樹頂上下棋,有位名叫黃升的樵夫,看棋人迷,忘記下山,仙童即授之一棗,含之不饑。清人洪云行有《棋枰松》詩詠之:
           “聞道驂鸞客,時來坐對松;樵柯從爛盡,此局幾時終?”
           此詩將棋抨松描繪成仙人的棋盤,給棋枰松披上了神奇的色彩,耐人玩味。今人亦有詩曰:
           “松頭對弈數仙童,昔日黃升伐木逢。贈棗含之人不餓,歸來壽逾百年翁?!?/span>                                                                                        
       

    21、破 石 松
              列入世界遺產名, 舊志列為九大名松之四。生于西海排云亭海拔1470米處,樹生石上,根扎石中,將整塊巖石劈成三塊。破石松樹高6.4米,胸徑37厘米,枝下高1.2米,冠幅7.5米×5米。樹齡約150年。 



    22、鳳 凰 松
              在海心亭東百米處,樹齡200年,在樹高40厘米處,分為兩條枝干,繼而又分成四股平整枝丫,如同鳳凰的首尾和兩翼,頗似鳳凰翅欲飛。此樹高3.15米,干圍1.55米,冠幅直徑7米。



    23、雙 龍 松
            位于北海景區,在西海門回音壁對面。雙龍松分作兩干,從石壁隙縫中伸出,盤旋虬曲于懸崖峭壁之上,形似雙龍嬉戲于云海松濤之中,故名。云霧中或陰雨天氣,遠遠望去,鱗甲閃動,角嶄髯張,更為神似。
     
     
           1977年雙龍松遭雷擊后枯死,現樹干尚存。往日那下臨深淵。吞云吐霧,剛勁威武,勢若騰飛的姿態仍形神俱在,游人依然可以領略和欣賞。樹齡已達800余年,高25米,樹冠60平方米,胸徑120厘米。清晨,站在樹側,看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正好鑲嵌在樹干之間,活脫脫一副二龍戲珠圖。

     

    24、扇 子 松
             憑清涼臺欄俯視,可見扇子松形如展開的折扇,扇面平整,松針青翠如染,故名“扇子松”。游人觀之,對其巧奪天工,無不嘆服。
     
     

    25、大 王 松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生于北海至西海途中海拔1490米處,主干粗壯,高聳挺拔,冠幅蔭廣,形如巨傘,盡顯王者風范。大王松樹高14.4米,胸徑70.1厘米,地徑87.6厘米,主枝有40多根,樹冠濃密龐大,伸展開來方圓達150余平方米。樹齡約450年。
        
      

    26、孔 雀 松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生長于白鵝嶺至白鵝山莊路旁海拔1550米處,主枝向上,側枝旁伸,頭高尾長,似孔雀昂首挺立,振翅欲飛。樹高6.6米,胸徑34.1厘米,地徑36.8厘米,樹齡約150年。

     

    27、靈 芝 松
           生于鰲魚洞老鷹石下,樹冠濃密,偏向一側,側枝斜向伸展,枝葉集中于冠頂,形似一棵巨大的靈芝,又如鰲魚洞前的一朵浮云。樹干自基部分三大主枝,胸徑分別為16厘米、21厘米、28.5厘米,樹高3.7米,枝下高0.2米,冠幅7.2米×8米。樹齡約180年。

     
     
    28、聚 音 松
             聚音松是始信峰頂最大的一棵古松,其它三顆已枯死,獨此松干粗枝茂。生長旺盛。它與麗田琴臺近在咫尺。
            相傳,麗田彈琴時,走獸蹲伏。飛鳥??眨瑑A聽他的美妙琴聲。連樹木花草也都愛聽。他彈琴數年,琴臺旁即生出4株松樹,其中一顆在聽麗田彈琴時,竟隨著琴聲的仰揚變化而屈伸枝葉。更奇怪的是,此松還能將他的琴音收聚起來.待他停弦,松樹即發出美妙的琴聲,縷縷不絕;
            另一說,此松平日能將琴聲匯集起來,于大風時又將琴聲釋放出來,故名“聚音松”。峰上刻有“聚音松”三字,古樸典雅,不知何人所書。今人有詩詠道:
            “奇松能聚古琴音,一日客來訪故人。陣陣風吹松吐樂,遠聞恰似麗田聲?!?/font>
            此松于1992年7月枯死。2002年7月就地移植一株松樹,仍名聚音松。

             過去曾有人編了《名松譜》,收錄了成百上千種黃山松。

    《黃山松》
     明 朱鷺
        松無五仭高,矮者二三尺。敷枝或橫畝,平翠可布席。
        咄咄離奇者,石端絕上滋。根大于其本,短干特修枝。
        高既不盈尋,大亦不盈斗。霜蘚封蒼膚,糾結百重厚。
        一松王一石,蒼古看不厭。

               《黃山怪松歌》   
          清 施閏章
        山中老松多詭絕,風伯手揉云綰結。青枝如組踵屈鐵,根似引繩長百折。
        高可尋丈短尺許,寄生以石不以土。餐風飲霧無凡姿,倒身拂地翩躚舞。



    歡迎光臨頤心文苑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老司机色爱区综合| 日韩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第九区免费观看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首页一区二区不卡|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东京热大乱系列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成人av在线资源| 国色天香天天影院综合网| 欧美大胆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亚洲 都市 无码 校园 激情|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 国产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国产色秀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九九视频高清在线| 偷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少妇人妻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麻豆国产传媒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二三区久久蜜芽|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福利一区二区不卡国产|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国产精品大片中文字幕|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日本高清乱理伦片中文字幕|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疯狂做受XXXX高潮国产| 欧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FC2免费人成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