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沒 有 時 間 痛 苦 呂冠今 生活在人們難以想象的一種磨難當中,說是沒有痛苦,或是根本就沒有痛苦過,那只能是自欺欺人或者是對親人的一種安慰。 我曾經痛苦過,而且痛苦得不想再繼續生活下去。但是,我在痛苦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幡然醒悟,與其這樣痛苦下去,還不如在痛苦中站立起來,去迎接一種新的生活。一個人如果因為痛苦而離開了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沒有任何影響。一年四季不會變,日出日落不會變,人來人往更不會變。你這樣做的唯一結果,就是讓你的親人了斷了一份牽掛和奔波,而把這牽掛和奔波變成了他們心中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于是,我便漸漸遠離了痛苦,開始了自己在這個特殊空間里的豐富而又別有韻味的人生。現在,我已經沒有時間痛苦。 我讓那追求知識的心靈擠走了痛苦。每一天都是安排滿滿的,甚至沒有浪費掉一點多余的時間。一本本書籍開拓了我的視野。我跟隨著易中天、于丹、曾仕強、閻崇年、王力群等一大批學者走進了歷史的天地,領略著中華文化五千年的別樣風采,品味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底蘊和興衰成敗以及世事滄桑的蕩氣回腸,使自己在這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撥開了迷霧,拾得了瑰麗的寶藏;我手捧著《唐詩》《宋詞》細細地品味著每一首名篇力作中所展現的人生情懷和社會理想,或是對懷才不遇的感慨,或是對身處逆境的抗爭,或是對親朋至愛的思念,或是對現實社會的抨擊,或是對國破家亡的哀痛,或是對大好河山的熱愛。這一切都如同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我的面前,足以讓人流連忘返。我正是在這種欣賞與閱讀中進一步加深了對人生與世事的認識。我讀著《貨幣戰爭》,聽著直擊華爾街金融風暴的直播報道,使我對金融、貨幣以及它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讀《世界是平的》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力作,讓我看到了信息時代給地球和人類帶來的沖擊和變化。我讀《西方正典》,讓我從二十六位經典作家身上以及他們的不朽作品中了解了他們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就是這樣一本本好書所提供的精神食糧占據了我的心靈,讓痛苦再也沒有歇息的空間。因此,積郁在心頭的許多曾經揮之不去的痛苦只有去別處流浪,去尋找那些至今仍然還很空虛的心靈。 我讓渴求健康的心態拒絕了痛苦。痛苦專門尋找那些意志薄弱的人。因此,從磨難中站立起來的我,每天都在科學保健知識的引領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種健身活動。或是跑步,或是快走,或是在音樂中起舞,或是做一些身體能夠承受得了的體能鍛煉。這種有規律的生活使我曾經受到傷害的身體機能得到了恢復,更重要的是在我的內心深處牢固植入了清晰的健康理念。我也更加懂得了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因為這是現在乃至未來我所擁有的最有價值的寶貴財富,這種財富是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在那綠草如茵的運動場上旁若無人地昂首前行,在那歡快優美的樂曲中翩翩起舞,你便可以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忘掉所有的痛苦和煩惱。因為你的眼睛在遙望著天空,你的心中裝滿了美好和快樂。這時候的你,有了這種心態的你,便會拒絕所有找上門來的痛苦,你再也不會歡迎痛苦的光臨和糾纏。 我讓高雅淡泊的情趣融化了痛苦。對五千年滄桑歷史的回顧,對幾十年人生起落的感悟,對這個社會形形色色的變態與浮躁的冷靜觀察與剖析,已經完全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理念。經歷過磨難和痛苦更加體會到那種淡泊寧靜的可貴。于是,我重新拿起了筆,開始在翰海墨池中追尋著先人的足跡。在對歷代名家名品的習練和細細的感悟中,不僅領略到了這些博大精深的藝術珍品的無窮魅力,也感受到了這些千古不朽、名垂后世的大師們的人格魅力。我還拿起了另一支筆,開始了詩歌和其它文字的創作。盡管這種創作是粗糙的,也可能沒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價值,但那都是發自于內心的一種對人生、對社會、對世事的理解和感悟。這種書法和文學創作的嘗試,使我在中華傳統文化的無限感染中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品質和人生境界,使自己找回了高雅恬淡的情懷。這情懷象涓涓細流,滋潤著我的心靈,凈化著我身上的俗氣。它象一團熱火,一縷春風,融化著積郁在心中的痛苦的塊壘,讓它們的殘渣和陰影隨著我的筆端一去不再復返。現在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它已經成為生命余程的最大快樂和安慰,是它讓我遠離并融化了痛苦。試想一下,一個能夠在粗茶淡飯中度過一生的人,他怎么能因為渴望一頓美味佳肴而痛苦;一個以淡泊寧靜為樂的人,怎么可能為自己失去曾有的前呼后擁和鮮花掌聲而痛苦?一個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價值取向,把精神富有視為最高尚追求的人怎么會因為得不到榮華富貴而痛苦?一個把自重自愛自尊視為生命的人,怎么可能因為別人的疏遠、冷落甚至忘卻而痛苦? 我沒有時間痛苦,我把自己的時間留在了對快樂生活的尋求中,我把時間交給了對豐富多彩人生的奮斗中。我的時間只能屬于我,而不能屬于那些隨時都可能到來的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