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舉措解決城市交通堵塞問題 剛從加拿大回來,見識了北京交通的擁堵慘象!地鐵高峰期,經常有人被擠哭,汽車就像蝸牛一樣爬。本人不是搞城市設計的,是做管理咨詢的。所以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提些建議,希望能幫助改善城市交通狀況。 一、在大城市試行分時上班制度 造成交通擁堵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家在同一個時間統一上下班,所以分時上班將對人流進行很好的分離,避免造成上班高峰期。通過對國外一些國家進行考察,目前采用較多的分時上班制度是早晨6到10點彈性上班制度,就是公司的員工可以根據自己家庭情況,生活習慣及交通條件選擇6:00到10:00的任何一個時間作為開始上班時間。比如一個員工選擇了6:00開上班,那么他就得每天早晨6:00到公司上班,他的作息時間就會在公司公示,下午2:00就可以離開公司,當然一般會給半個小時的彈性,比如從5:30到6:30,但是每天至少工作8個小時,這是不能變的,在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下,可以早來早走。當然有些特殊崗位,比如需要接觸客戶比較多的崗位,就需要固定一個時間上班;還有一些工作需要一個團隊一起干的,可以針對這個團隊選擇一個一起上班時間,并且固定下來。所以,大體思路是這樣,但具體執行要根據公司實際進行分析。這樣做有幾個優點,一是幫助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二是還有利于員工照顧家庭,比如你想早點下班接孩子,就可以選擇6:00上班,2:00下班;三是有利于平衡不同人員的作息習慣,有人習慣早起,有人習慣晚睡;四是有利于具備不同交通條件的人上下班。 還有一種分時制度是錯時上班制度,就是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時間上班。比如從7:00到9:00,由相關管理部門根據區域作息分布指定一個上班時間。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同一個公司的人都同時來公司上班。 針對一個城市,可以采用混合的方案進行分時上班,比如對于大中型企業,采用彈性上班制度,賦予員工選擇上班時間的權力。而對于小型企業,則采用錯時上班制度,由相關管理部門來統一規劃每個企業的上班時間。 二、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家辦公變得越來越方便高效。這樣既節約辦公室成本,又節約了擠公交的時間。所以,每個公司都要具體分析,哪些崗位可以在家辦公,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比如有的工作需要一周去一次公司,有的工作要求一周去兩次公司等等。公司設立臨時辦公室供大家分享,并建立強大的信息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同事之間可以通過多種信息手段進行交流溝通。 三、加大力度發展公交系統,尤其是城市軌道交通 由于現代的寫字樓越修越高,人口密度越來越大,每人都開車上班不太現實,所以擁有快捷方便準時的公共交通系統就顯得尤其重要。而城市軌道交通以其快速、準時等特點占據了城市公交系統的主要地位,尤其是針對大城市而言。 四、在汽車特擁堵的城市,通過稅收控制車輛購置 目前有的城市采用各種限購的方式來阻止車輛快速增長,這樣做是不公平的。有點家庭買了好幾輛車,沒有付出一分錢,而有的家庭卻沒有辦法買車。針對一些生活必需品,如汽車、房子等,應該賦予人們公平購買的權力。所以針對買了兩輛汽車以上的家庭,應該征收汽車消費稅(具體應該屬于什么稅種還需要研究,這里只是舉一個例子),比如針對家庭第二輛車征收5萬元/年的汽車消費稅,第三輛車征收10萬元/年的消費稅。只適用于汽車特擁堵的城市,而且具體收費標準要根據每個城市的具體情況研究確定,太低起不到抑制消費的作用。 五、進一步修繕交規,嚴格駕駛員考試制度 我觀察過同樣的路況,同樣的車流量,在加拿大的一些城市能開到90公里/小時,而在中國只能開到50公里/小時。初步分析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
第二, 六、找出道路堵塞的關鍵環節,大力改善 當然加強城市交通建設,也是改善城市交通的一種主要手段,尤其是那些關鍵環節的改進。這就需要派人調查那些路段最擁堵,并分析其原因,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并設計建設相應的輔助設施或其他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