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花,它盛開于9 月,在佛教里的意思是開在天界的紅花。開花的時候不長葉,長葉的時候不開花。由于花葉不相見,生生相錯,所以其花語之一是“ 悲傷的回憶”。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里,它是貫穿整部電影的主線,是一朵代表契丹公主奧古的千年神秘花卉,有著“能夠穿越陰陽兩界,讓人死而復生”的神奇傳說。這種花就是彼岸花,學名石蒜。在眾多中醫古籍中,它還有很多別名,如老鴉蒜、銀鎖匙、九層蒜、鬼蒜、龍爪草頭等。 石蒜的球狀根里含有石蒜堿,如果不小心誤食,會導致中毒,輕者嘔吐、腹瀉,重者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麻痹,甚至有生命危險。這在古代的醫藥典籍里已有明確記載和提醒,比如宋代《本草圖經》中記載石蒜“辛,溫,有小毒”。明代著名中藥著作《本草綱目》中也記載它“ 辛甘,溫,有小毒”。 電影里邪教頭目虹姐長了腦瘤,一心要找到彼岸花來治愈自己的疾病。這個情節是虛構的,石蒜并不能治腦瘤。不過,它的確是一味具有藥用價值的草藥。 《本草圖經》記載其“ 主敷貼腫毒”。《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石蒜能“治喉風”,即咽喉部突然腫痛、音啞、喉鳴、呼吸困難等疾患。《中國藥植圖鑒》中記載它能“治肋膜炎、腹膜炎的蓄水癥”。《陜西中藥志》記載它能夠“ 祛痰、催吐、利尿、消癰腫,主治小便不利、咳嗽痰喘、食物中毒”。《閩東本草》也曾記載它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等功效,還可以治痢疾。所以,石蒜在相當一部分疾病的治療方面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 由于石蒜有毒,所以內服煎湯的用量一般很小,外用一般搗敷或煎水熏洗。是藥三分毒,像石蒜這樣有毒的中藥更不宜輕易使用,一定要在中醫師或者中藥師的指導下辨證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