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為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于1950—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曾報道約42%嬰幼兒死于心臟病,在胎兒產前篩查心臟畸形易被漏診,所以在胎兒期篩查胎兒心臟結構是重要和必要的。
儀器及設備設置 對于探頭的選擇可采用高頻探頭來進行診斷,圖像參數系統設置應用高幀頻、高分別率及高對比度,并于檢查時應放大圖像并使心臟占屏幕1/3,并且適當運用動態回放功能可提高對心臟畸形的診斷。
篩查診斷 一、四腔心切面 心臟位于左側胸腔內,心臟長軸指向左側成角約45±20,心軸異常可增加心臟畸形的風險,所以要觀察心軸是否異常;四腔心結構觀可顯示心臟四個腔,分別為左心房、左心室及相對應的右心房及右心室,雙側心房大小可基本一致,之間的卵圓瓣開放于左心房。心臟十字交叉部為房間隔下部(原發隔)及室間隔上部連接而成并且伴雙側房室瓣附著,左心房處可觀察肺靜脈的回流;鑒別形態學右心室時,要注意心室內的調節束的存在,而左心室內部光滑,無調節束結構,并且構成心臟的心尖部。雙側心室大小可對稱,若于中孕期雙側心室不對稱,則應行細致篩查以找出原因。右心房室間三尖瓣附著點較左心房室間二尖瓣略靠近心尖處。心臟位置的判定應鑒別胎兒左右,胎兒胃泡、心臟及降主動脈位短軸觀于左側,而下腔靜脈短軸觀位于右側。(AO:主動脈 LA:左心房 LV:左心室 RA:右心房 RV:右心室) 二、 三血管切面
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基礎上將探頭向頭側平移即可顯示,此切面可顯示上縱膈的軸向切面,可以觀察肺動脈、升主動脈及上腔靜脈的關系,此關系從左前至右后分別為肺動脈、主動脈及上腔靜脈排列,并且三條血管內徑依次減小;若將探頭傾斜可見主動脈弓峽部與動脈導管的連接,觀察血流方向時可見導管與主動脈弓血流方向為一致,在此切面要注意三點,一、腔靜脈--心房連接異常,若于肺動脈旁出現圓形管狀結構,則不排除永存左上腔靜脈或肺靜脈異位引流的可能,若上腔靜脈增寬不排除Galen靜脈瘤及肺靜脈異位引流的可能。二、肺動脈的異常,若肺動脈內徑減小,則要懷疑是否有法洛四聯癥、肺動脈閉鎖及共干畸形的存在,若肺動脈增寬,則要注意是否為肺動脈瓣窄后擴張、主動脈狹窄及右室雙出口等。三、主動脈的異常,若主動脈內徑增寬則多見肺動脈瓣閉鎖,永存動脈干及主動脈瓣狹窄引起的窄后擴張。若主動脈內徑減小,則見于主動脈狹窄或閉鎖、主動脈弓離斷及左心發育不良。(PA:肺動脈 AO:主動脈 SVC:上腔靜脈) 三、左室流出道切面
此切面以四腔心切面為基礎,探頭向胎兒頭側傾斜平掃,探頭向胎兒左肩部旋轉三十度掃查平面傾斜于心室前壁,則可顯示升主動脈及其前壁于室間隔相連續,而后壁與二尖瓣前葉通過纖維組織延續,若探頭繼續向胎兒前體平掃,則可顯示出肺動脈,而肺動脈在主動脈的左前方,其起始部可與主動脈瓣呈十字交叉狀,在分別顯示出左室流出道及右室流出道時,注意觀察左室流出道長軸延長線與左室壁的交叉、左右室流出道長軸延長線與室間隔延長線在心底部相交叉并觀察其關系,這對診斷胎兒完全型大動脈轉位具有重要的觀察價值。(LVOT:左室流出道) 四、右室流出道切面
獲得胎兒四腔心后,探頭向胎兒頭側傾斜平掃并向胎兒左肩旋轉45度,可獲得右室流出道切面,在探頭傾斜的過程中可動態觀察主動脈與肺動脈的起始部及交叉及左、右心室與主動脈及肺動脈的連接關系,此切面與左室流出道切面同樣對大血管之間及大血管與心室之間的關系有重要意義。(RVOT:右室流出道) 五、主動脈弓切面
首先將探頭置于胎兒胸部脊柱左側,將探頭向胎兒右前方掃查,可顯示在胎兒脊柱左側方的降主動脈,然后適當調整胎兒頭側端探頭掃查的角度及方向即可顯示主動脈弓切面,此切面顯示主動脈及其升降部組成的“拐杖樣”改變,并可于主動脈弓部可見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及左鎖骨下動脈三條血管,此切面可同時顯示伴行的下腔靜脈長軸切面。(DAO:降主動脈) 六、動脈導管弓切面
此切面較主動脈弓位置偏低,首先可顯示胎兒大動脈短軸切面,再將探頭掃查向胎兒脊柱左前方傾斜即可顯示,此切面可顯示動脈導管與肺動脈及主動脈的連接關系,其切面行似“曲棍球桿狀”,若切面不好顯示時,可通過三血管——動脈導管切面來觀察動脈導管的連接關系及動脈導管的血流速度。(PA:肺動脈 DA:動脈導管 DAO:降主動脈)
七、上下腔靜脈長軸切面
此切面以主動脈弓長軸為準,探頭平行向脊柱右側移動,即可顯示此切面,下腔靜脈內徑可較上腔靜脈內徑寬,上、下腔靜脈形似燕子翅膀匯入右心房,所以又稱為“燕子征”,此切面為辨認右房的主要切面,并可觀察到卵圓孔及下腔靜脈瓣,若上腔靜脈內徑增寬時,要懷疑是否有肺靜脈異位引流的可能。(RA:右心房 SVC:上腔靜脈 IVC:下腔靜脈)
八:腹部橫切面
探頭沿胎兒縱軸方向由頭側向足側移動,待顯示胎兒腹部臟器后旋轉90°垂直于脊柱的胎兒腹部橫切面,此切面為測量腹圍的標準切面,可觀察胃泡、脊柱橫切面及門脈左支,并且可觀察胃泡位于左側腹腔,是否與心臟位于同一方向,觀察主動脈與下腔靜脈的左右關系,并且可觀察肝膽及脾的情況,此切面可反映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為估計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的切面之一,若出現“雙泡征”時,要注意是否為消化道梗阻,另外此切面要排除永久性右臍靜脈的發生。(STO:胃泡 UV:臍靜脈)
九、四腔心切面雙側房室瓣血流頻譜
于四腔心切面的基礎上,將取樣容積置于二、三尖瓣的心室側,用脈沖多普勒來測量瓣膜的血流頻譜,胎兒期E峰小于A峰。(MV:二尖瓣 TV:三尖瓣)
十、主、肺動脈瓣血流頻譜
因節后門診量驟增,所以文章更新速度放慢,希望這也能與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超聲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