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處在夏火冬水之間,人與自然陰陽轉換之時,故24節(jié)氣中有“秋分”一氣,寓意天地之中陰陽各半、夏冬之分。 因此,隨著夏去秋來、酷暑漸去,人體養(yǎng)生保健的重點,也必須按照“天人相應”的原則,由養(yǎng)陽向養(yǎng)陰過度,并為以后的冬令進補做好準備。 然而,五行中秋季屬金,氣候干燥、水分缺乏,最易傷肺,是呼吸道系統(tǒng)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所以此時既不可貿然進補,又要預防各種疾病的發(fā)生,關鍵是要調益肺氣,提高和強化整個人體的免疫代謝功能。
根據(jù)五行中“實者瀉其子,虛者補其母”的理論,生金須培土,補肺須健脾,通過增強人的飲食、消化與吸收功能,盡可能多地為機體攝取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 一方面彌補因夏季高溫新陳代謝劇烈所造成的營養(yǎng)損耗和缺失,另一方面又為嚴寒主藏的冬季儲存好豐富的能量。 足三里穴 若要選經絡穴位,而健運脾胃,首穴非足三里不可。它能補能泄、可寒可熱,不僅能夠疏經通絡、消積化滯、祛風除濕、瘦身減肥,而且可以健脾和胃、益氣生血、防病保健、強壯身體。 (足三里穴) 上至頭面、呼吸道疾病,中到脾胃、消化系統(tǒng)紊亂,下至膀胱子宮的尿路感染、月經不調,都能舉重若輕、調節(jié)如一。故足三里穴,是人體諸多經穴中最具有養(yǎng)生保健價值的穴位之一,被譽為養(yǎng)生保健“第一要穴”、“長壽穴”。連日本的諺語中都有“不與不灸三里者同行”。 (取穴方法↑) 若能經常溫灸足三里,每次30分鐘左右,定可激發(fā)體內經氣流動,延年益壽。平時可每天用食指按壓足三里穴20~30次,以局部有較強的酸脹感為宜,亦可達到不錯的效果。 豐隆穴 艾灸秋季養(yǎng)生,還可將足三里與豐隆穴配合施行。豐隆穴位于小腿前外側,這個穴位比周圍的感覺更敏感,所以在按摩此穴時可能會有輕微的疼痛感。豐隆在經脈中屬于足陽明胃經的“絡”穴,所謂“絡”穴就是絡脈之穴,主聯(lián)系各條絡脈。 (豐隆穴) 所以,豐隆可溝通陽明、太明兩經,手足陽明經屬陽,根據(jù)走向關聯(lián)到臟腑中的胃與大腸;手足太陰經屬陰,根據(jù)走向關聯(lián)到臟腑的肺與脾。兩經互為配合,則胃、大腸、肺、脾四者相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因而艾灸此穴時,既能調理手太陰肺經的感冒、咳嗽、咯痰、氣喘、咽痛,又可調理足太陰脾經的食欲下降、營養(yǎng)不良、便秘、泄瀉。
同時,中醫(yī)認為,秋季主肺、主燥、易傷津化痰,而“脾胃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故要化肺中痰液,先當運胃中水谷;而豐隆穴就具有此等功效,一言概括,即:豐隆穴最大的特長是“化痰”。 灸療時,每次30~40分鐘。艾灸后,還可以用食指指尖點按豐隆穴30~50次,同樣能起到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