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身價日益飛漲,是具有很高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更加是一壺難求。 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紫砂藝人當是供春。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
供春傳時大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李仲芳并稱為萬歷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樸雅堅致,妙不可思。
李仲芳,為時大彬第一高足,世傳時大彬壺,亦有仲芳之作而署大彬款的。 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樸渾厚。
清代名手黃玉麟師從上袁人邵湘甫。程壽珍則學藝于邵友廷。
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 由于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贗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近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余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建國后七老藝人:顧景舟、任淦庭、吳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蔣蓉。 近 民國三十七年 顧景舟制 吳湖帆書畫 寒汀石瓢壺 1495萬元
朱可心 《報春壺》 138萬元
當代紫砂代表人物:徐秀棠、徐漢棠、鮑志強、高海庚、何道洪、汪寅仙、呂堯臣、周桂珍、李昌鴻、顧紹培、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制作與設計皆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想了解更多資訊,加微信號:13814088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