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仕指數:70
試駕剛剛上市的邁特威T6時,隨手發了個朋友圈,沒想到我的初中同學竟然一針見血地評論了一句:手剎不好看。

畢竟從大型商務MPV的車型和銷量兩方面看,邁特威都是一個小眾。我85后的同學即將成為兩個小孩兒的爸爸,他這樣的人在關注,確也印證了一個趨勢,二孩政策放開后催生了中高端家庭的MPV購買需求。
從外形看T5更像是一款商務車,而T6在外觀上改變不大。事實上在大眾對T系列的定位也是如此,在T3以后T系列的主打定位從T1的完全家用轉向為商務為主,并以邁特威主打中高端市場。

但此次在邁特威T6深度接觸之后,我覺得T6在商務領域的競爭力一般,然而在家用領域的競爭力卻是極強的。
對一款SUV車型的解讀,一般是乘坐與駕駛并重。不過MPV則不一樣,不同的需求對駕駛和乘坐的要求也應該不同。

比如商務用途,由于尊貴和主用途發生在第二排,多為專職司機在開車,購買成本重心就會從駕駛位向后移動,座椅和空間應當更舒適和豪華,而駕駛層面上也應該力求舒適。操控、智能系統、輔助系統等一切后排享受不到而只給司機享受的成本,就會被削弱。
而家用則不同,家庭一般不會有專職司機,主要由男主人開車。所以,選車考量對駕駛層面上投入的關注就要多一些。而后兩排座椅,也要更照顧家庭的綜合用途,而非單純照顧第二排乘坐者的尊貴享受。
先看空間,邁特威第二排的尊貴度并沒有特別突出,不是老板座位,更不是頭等艙座椅。整體上看是以空間使用為出發點來設計座椅、結構和功能件。

邁特威T6和上一代在外型和內部空間方面都非常像,甚至第一眼看不出很大的差別。從設計上看,邁特威把實用主義化做到極致,方方正正的車身和尾部磨平了性格上的棱角,然而使得內部空間能做到最大化。如果說第一代和第二代邁特威有一種天然的萌感,那到了第六代身上,已經只剩下德國文化里嚴肅和呆板的一面。
內部的座椅形態和結構是邁特威區別于豐田埃爾法、奔馳新V級這樣其它高端產品的最大一面。邁特威中排的座椅盡管是主位且人體工程做得不錯,但從體積上看比較單薄,不像另兩款車型厚、軟如沙發般的主座椅,使得主位與最后排的尊貴度差別得以減小。左右兩個主座椅的中間有一條20厘米左右寬的通道,進入最后排的乘客可以從中間通過,而不需要像奔馳V級那樣要把座椅手動前移或放倒才能挪腿進去。另外,邁特威內部的座椅布置都采用了滑軌結構,從中間排到后排,都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自由移動,使得你可以為任何一排自由設定腿部空間,而非最后排很受中間排的抑制。從這三點看出來,邁特威的第二排位置的尊貴感是并不突出的,在商用過程中給不到尊貴感,而在家用過程中,相反則不容易產生誰前誰后的刻意分別,亦有可能會避免一些失敬或矛盾。

此外,前后全程滑軌布局的好處還在于,也可以為后排座椅后面的行李箱自由定制空間,如果你需要拉很大的物件,比如購買了一款洗衣機、大尺寸的單人沙發之類,你只需要將所有的座椅推到最前方,此時行李位置的空間相當恐怖,且是規則的方方正正的空間。如果不需要在后面放貨物,那可以將座椅推到最后方,使中間排和最后排都能有長達近半米的腿部空間。
另一個很家庭的元素是,邁特威內部還有一張收縮自如的多功能桌,打開后是一張半米左右直徑的小圓桌,且支撐圓桌的這個底座里面大有乾坤,可以放置一瓶紅酒,并帶有杯座。這個圓桌也是可以在滑軌上前后自由移動的,可以屬于中間排,也可以后面供后排使用。在中間排座椅前后旋轉以后,還可以4-5個人圍坐在圓桌周圍,至于是吃東西還是打牌就可以自由發揮想象了。


另外還可以自由想象的功能是,最后排的座椅是可以把椅背朝后面完全放倒的,此刻后排已成為一張雙人床。不過,盡管看上去是這么炫,但試駕過程中也發現,無論是座椅的旋轉,還是小桌子的移動,在空間上都有點捉襟見肘,容易互相卡住,使得旋轉難、第三排進人難,有時還恨不得沒有這個小桌子。也就是說,設計上還沒到一個類似于瑞士軍刀這樣的工業設計的境界。
再看駕駛,邁特威在第六代的高配版上加入了四驅和ACC自適應巡航功能,如此討好司機的配置,對于駕駛者高地位的設定非常清晰。
T6的動力總成相比T5沒有變化。依然采用的是2.0T渦輪增壓發動機(EA888),最大功率為150kW(204PS)/4200-6000rpm,峰值扭矩達到350N·m/1500-4000rpm。配DQ500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車重2.5噸的情況下,這顆2.0T發動機比在邁騰和帕薩特上的表現要打上些折扣了。我覺得剛好合適,而不能再稱之為充裕和澎湃。日常行駛不覺得笨重,加速、超車的過程還是很輕松流暢的,并不需要拉到高轉速上使得噪音很大。駕仕派認為,如果是自己開,2.0T這個動力水平是一個門檻,低于這個門檻的話,對于司機來講會很難受——這也是絕大多數2.4L自然吸氣版本GL8的司機所抱怨的,低于2.0T或3.0L自然吸氣,動力真的不夠用,且頻繁拉高轉速的噪音容易很大。

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很好,平順性表現足夠令人滿意。在D擋模式下,變速箱升擋較積極,動力銜接順滑。如果油門的動作不是太大,基本都不會降擋,且油門的調教還有一定虛位,不容易出現竄車的現象,有益于保證后排乘客的舒適性。剎車調教也很好,對力度的掌握得心應手,可以像開一臺B級車一樣優雅地掌控邁特威。試駕的頂配車型裝備了DCC動態懸掛調節,具有舒適、普通和動態三檔。舒適模式下,懸掛對于路面的細碎震動過濾的很到位,但在快速通過起伏路面時會稍微有點“浮”的感覺。而在動態模式下,會感覺底盤稍微緊繃一些,底盤呈現的整體性更好,寬容度更高。所以,司機可以根據駕駛路況和乘客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模式。
亮點是ACC自適應巡航,版本很高,時速30KM內不會失效,相當節省體力。不過。沒有彎道的自動跟車,在實際速度低于設定速度時,如果前車轉出了它的探測范圍,它會有一個自動的加速,需要你進行控制。

另外,偏主觀的評價是,邁特威的主駕駛位無論是座椅的舒適度、中控的精致度都和一臺中高級別的大眾車無異。除了手剎位置低需要弓腰這個BUG外,儲物空間、左右皆有的手肘支撐等細節都非常討人喜歡。所以邁特威的駕駛位上是一種對家庭出行的掌控感,而非像看慣了的GL8司機位上的那種服務感。

最后說說邁特威的競爭對手。新奔馳V級,價格上看新V級要略高一點點,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且新V級對駕駛位同樣給到了很高級的地位設定。而在乘坐位,新V級的中排要尊貴得多,整體空間呈現豪華感,逼格無疑是更高的。而邁特威是實用主義出發,易用性做的更好。從商務用途上看,邁特威與新V級的競爭的難度很大,而家用方面,不嬌氣的邁特威是有機會的。不過邁特威還有另一個挑戰,來自于將要換代的GL8,將新增2.0T動力的全新GL8價格上一定依然要比邁特威低上許多無疑,面對這位中國細分市場的霸主,邁特威或許只能是高逼格但小眾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