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洞是奇石表現形態之一 無論是供石、象形石還是景觀石 洞都是奇石的一大亮點和看點 甚至成為奇石的主體精神 洞,即“物體中間的穿通的或凹入較深的部分”。奇石之洞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孔竅通達的透洞,幽深懸孔的深洞,峰回路轉的暗洞,層疊有序的套洞,它們給人以撲朔迷離、浮想聯翩的精神享受。 奇石乃大自然億萬年鬼斧神工創造,奇石之洞更是大自然神來之筆、得意之作。滴水穿石,塑就一個洞需要大自然非凡的毅力,更需要微乎其微的機緣。帶洞的奇石因此而顯得更加珍奇,更具典藏價值。 奇石之洞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洞表示“通”。《說文》:通,達也。如空氣流通、道路暢通、消息靈通、思想溝通、業務精通……而石體之“通”,必顯玲瓏之態。當一方奇石有眾多內凹且貫通穿透時,必瘦,必皺,必漏,必透。而通竅玲瓏的石頭正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美學追求和思想感情,是古人清高風骨的生動寫真。整體嵌空,具有剔透之容、空靈之感的奇石可遇不可求,“通”至今仍是賞玩奇石的重要內容。 洞表示“圓”。圓,即圓滿,運轉無窮。圓是一種理念和理想,在中國文字中,圓的喻意十分美好、完美……一個“圓”字,概括出和氣、和睦、和諧的內涵。以圓形為常態的洞,形象地表達了人們的美好意愿。從某種角度講,一塊原石經歷大自然的雕琢和人類的創造,最終成為藝術品,也是功德圓滿的一種表現。 奇石之洞使石體化實為虛,虛實相生 并拓展了石體的的三度空間 “洞里洞外,兩重世界” 在賞石者眼里 洞是以個面向世事萬物 永不關閉的窗戶 觀奇石之洞猶如觀大千世界 時光流逝,事態變遷 當你將一切都“洞徹”了 心也靜了,氣也順了 人自然也淡定了 《青史》
(完) 圖:綜合網絡 文:奇石網 實習編輯:混沌時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