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號“921工程”。1992年9月21日,經中央批準,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實施。 因此,921,不僅僅是一個代號,更是一個工程,一項偉大的事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發展戰略實施。第一步是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是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是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航天員系統:目標是保障航天員長期在軌健康生活和高效工作,是醫學與工程相結合的系統。主要任務是建立適應空間站任務的航天員隊伍,為各次飛行任務選拔訓練出合格的飛行乘組;建立適應航天特殊環境的醫學保障技術、乘員支持技術和出艙活動保障技術,構建完善的在軌生活、工作和健康保障體系,同時通過醫學工效學要求與評價確保航天器的適人性;研制航天醫學在軌測量和實驗平臺,研究和掌握人在空間特性變化規律,開發先進生命支持技術,提高人在空間的工作效能。 空間應用系統:負責載人航天工程的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主要任務是利用載人航天器的應用支持能力,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研究,推動和引領空間科學與應用領域跨越式發展,取得重大科學成果和應用效益。 載人飛船系統:主要任務是研制“神舟”載人飛船。神舟載人飛船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用于天地往返運輸人員和物資的載人航天器,達到或優于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及鮮明的中國特色。神舟載人飛船可一船多用,既可留軌觀測又可作為交會對接飛行器,滿足天地往返的需求。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系統:CZ-2F運載火箭系統是在長征二號E運載火箭的基礎上,按照發射載人飛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確保安全性為目標研制的火箭,可將超過8.1噸的神舟飛船或8.6噸的天宮目標飛行器送入近地點200千米、遠地點350千米的近地軌道。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系統:CZ-7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承擔空間站工程期間貨運飛船發射任務,未來還將承擔發射神舟載人飛船的任務,是我國新一代無毒低污染的中型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系統:CZ-5B運載火箭主要負責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 酒泉發射場系統:主要承擔載人飛船和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主要任務是負責運載火箭、飛船、空間實驗室、有效載荷和航天員系統裝船設備在發射場的測試和發射,并提供相應保障條件。 海南發射場系統:主要承擔“天宮”空間站艙段和“天舟”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主要任務是:負責運載火箭、飛船、空間站、有效載荷和航天員系統裝船設備在發射場的測試和發射,并提供相應保障條件。 測控通信系統:承擔著對火箭、航天器的飛行軌跡、姿態和工作狀態的測量、監視與控制任務,提供與航天員進行視頻和話音通信的通道,是航天器從起飛至壽命結束過程中天地聯系的唯一手段。 著陸場系統:主要任務是為載人飛船返回艙選定安全的返回著陸場區,完成返回艙在返回著陸段的測控通信任務,搜索、尋找著陸后的返回艙,救援航天員,回收返回艙和有效載荷,并提供著陸場區的通信和氣象保障服務。 空間實驗室系統:開展空間試驗活動的載人航天飛行器,規模上小于空間站,是空間站的雛形。空間實驗室系統的主要任務是:突破并掌握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及組合體控制技術;突破航天員中期駐留、飛行器長期在軌自主飛行、再生式生保和貨運飛船補加等關鍵技術;驗證天地往返運輸飛船的性能和功能;先期考核空間站建造相關關鍵技術。 貨運飛船系統:主要任務是研制“天舟”號貨運飛船。天舟貨運飛船負責為空間站(或空間實驗室)運輸補給物資和載荷、補加推進劑、在軌存儲和下行廢棄物資,任務結束后受控隕落于預定區域。 空間站系統:主要職能是負責我國“天宮”空間站的研制建設。“天宮”空間站是一個多模塊在軌組裝的空間實驗平臺,是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可支持航天員長期在軌生活和工作,額定乘員3人,設計壽命10年。在軌運行期間,由載人飛船往返運送航天員,完成乘組輪換,由貨運飛船完成物資補給和廢棄物下行。 光學艙系統:負責研制空間站“巡天”光學艙平臺,用于上行多功能光學設施,單獨發射入軌,與空間站共軌飛行,支持多功能光學設施開展巡天和對地觀測;需要時可與空間站主體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設備維護和載荷設備升級等活動。 同時,“921”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它代表著特殊的一群人—— 那些散落在戈壁大漠、海島草原、異域大洋,為了共同目標協同作戰的一群人; 那些把“神舟”飛船和航天員送入太空的一群人; 那些讓“天宮”與“神舟”太空牽手的一群人; 那些是謀劃中國空間站在太空翱翔的一群人; 那些憂慮人類科技與文明發展命運的一群人! 向你們致敬! 向這份偉大的事業致敬! 部分內容來源于微言航天(ID:Vc-space)、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