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平導演的新作《追兇者也》正在熱映,作為中秋檔口碑最好的電影,盡管在人性挖掘方面深度可能不如《烈日灼心》,對觀眾的心理震撼也略有不足,但在當下中國影壇,有這樣水準的現實主義電影已經難能可貴。
《追兇者也》宣傳海報 它延續了曹導出品的一貫品質,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自從《光榮的憤怒》開始,曹保平在一眾國產現實主義題材文藝片票房紛紛折戟的背景下,堅持現實主義批判電影主題創作,不違心追求過度商業化,同時取得票房佳績??胺Q國產現實主義電影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今天我們就好好說說曹導。
曹保平導演 國產電影產業嚴重缺乏現實主義題材 國產電影是有現實主義電影傳統。謝晉、吳天明等老一輩電影人不用說了。張藝謀早期也以拍攝現實主義電影聞名。但國產電影自2002年開啟市場化大潮,之后能夠取得高票房的都成了娛樂性十足的商業大片。 目前進入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的電影,多是喜劇片或特效大片,前兩名一個《美人魚》,一個《捉妖記》正好是典型代表。前十當中只有《心花怒放》勉強算是發生在當下的故事。就算前二十也只有《老炮兒》能稱作具有現實主義批判精神的電影。 為什么會這樣?首先是因為電影產業在經歷90年代末期市場低潮之后,要救市,娛樂性十足的大片能吸引觀眾進影院。十幾年下來,便養成了觀眾“進電影院就是去消遣娛樂”的觀影習慣。 娛樂消遣無可厚非,更何況,國產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確實也拍得不怎么樣,期待大眾為他們買單不太現實。比如今年非常有話題性的《百鳥朝鳳》,方勵下跪“營銷”,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各方面的討論也非常激烈。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最終票房也只停留在8600萬沒有破億。近兩年其它引發過社會關注的藝術片最終票房都非常不理想。獲得過金馬獎的《推拿》和《一個勺子》分別取得了1300萬和1900萬票房,2012年上映的《神探亨特張》同樣是金馬獎加持,當時票房還沒破千萬。 對此很多人責怪觀眾審美水平不行,這個說法筆者很不贊同。這些文藝片本身注點太狹窄,怎么能讓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比如說《百鳥朝鳳》中講述的嗩吶,根植于傳統農村婚喪文化,隨時代變遷而落幕,大概是一種必然。吳天明為這個逝去的傳統而傷懷,而如今電影市場觀影主力是90后城市青年,他們聽沒聽過嗩吶都是一個問題?!兑粋€勺子》和《推拿》都有類似的問題。 導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忽略與觀眾的興趣點,如果劇情又缺乏情感張力,想表達的東西又如何傳達出去呢? 但是,電影產業又絕對不能缺少現實主義題材。作為一個整體的文化產業,只有各種類型片百花齊放,才能做到持續發展。電影的娛樂性不可或缺,可好的電影應該有一些能夠打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思考。 文藝商業屬性二者兼備 幸好國產現實主義電影還有曹保平。作為一個出身于北電的學院派導演,他一直專注于拍攝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對每一部作品都有要求。難得的是,他的作品藝術性過關,票房上也不低。 他的一系列電影具有幾個鮮明的特點。第一是具有很濃的懸疑色彩。比如《李米的猜想》中,電影開場講述周迅扮演的女主角男友失蹤四年,但是又一直不停地寫信告訴她自己的近況,這個情節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心。比如《烈日灼心》中,鄧超扮演的辛小豐因為強奸意外殺人,此后他一直處于內心不安之中,后來他成為一個輔警,而他的上司多年來一直追查這個案件,這個事情什么時候會敗露成為推動故事情節的主線索。第二是有很強烈的反轉情節。李米遇見失蹤的男友方文后對方卻不承認認識她,然而故事的最后情節反轉,死去的方文生前錄好的錄音帶告訴了我們一切,最后的深情告白更是讓觀眾潸然淚下。《烈日灼心》最后辛小豐等人被注射死刑,真兇卻意外現身,這個反轉更是讓觀眾意想不到。
《烈日灼心》劇照 曹保平多年來的堅持努力,使得國產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陣地上還保留了一面旗幟。同時,他的電影也很注重加入獵奇、商業元素,比如《烈日灼心》里面出現了全裸、同性戀、注射死刑等大尺度情節,比如《追兇者也》采用了所謂的環形敘事手法,同一起事件,三段式的結構,三種角度,最后交匯于一點。 可以說曹保平的電影是具有文藝內核的商業片,或者說是具有商業屬性的文藝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