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春簃”位于網師園的西北面,殿春簃小院占地不到一畝,景觀卻很豐富,富有明代庭園的特色。主體建筑將小院分南北兩個空間,北部為書房,南部院落中散布著山石、清泉、半亭,十分精致。

“月到風來亭”是網師園中部著名景點,在園內彩霞池西,三面環水,月到風來亭是賞月最佳之地。亭名取唐代韓愈“晚色將秋至,長風送月來”之意。


“竹外一枝軒”取宋代蘇軾“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詩意而名。 竹外一枝軒南側用大敞開空間形式,兩個入口一個位于東南方,一個位于西北方,騰出大片視野。南面臨水設“吳王靠”,可憑欄,可倚坐,滿園景致盡收眼底。
“萬卷堂”是園主喜慶宴請、家族議事和接待賓客的主要場所。廳堂正面高懸文征明書“萬卷堂”匾額。東西兩壁,對稱掛大理石山水掛屏,廳堂家具為一套明式家具。萬卷堂前的磚雕門樓雕刻精細,古雅清新,精美絕倫。

香港發行的《神州風貌系列第二號——蘇州網師園》郵票是以小型張的形式出現,郵票圖案也是選取了“月到風來亭”。主圖旁用簡筆畫畫出園內的建筑,使得后面的網師園的景色很有層次感,在設計上匠心獨具。 郵票的右上方,是用圓形的圖案取景的網師園局部,其中右面就是萬卷堂,中間題寫著堂名,兩邊是張辛稼的對聯: 紫苒夜濕千山雨, 鐵甲春生萬壑雪。 圖案外的兩側也寫著一幅對聯: 南宋溯風流萬卷堂前漁歌寫韻, 葑溪增旖旎網師園里游侶如云。 郵票的左上方是經過淡印處理的“雕磚門樓”。這是江南第一門樓,門樓上刻著“藻耀高翔”四個大字。“藻耀”是指文采絢麗,文采飛揚;“高翔”即展翅高飛。門樓上的磚雕藝術,閃爍著吳地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燦爛光芒。 整套郵票布局精巧,藍色的底色顯得很雅致,突出了江南園林的古樸典雅。
網師園雖小,但我在里面不知不覺地游玩了一個小時,亭臺小橋,回廊拱門,假山翠竹,碧水睡蓮,好一幅隱逸嫻靜的畫面。網師園以精致的造園布局、深蘊的文化內涵、典雅的園林氣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愧為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