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顧名思義就是對增值額征稅,實行價外稅,由消費者最終負擔。是以商品(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在實際當中,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因此中國也采用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即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增值稅額,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或銷售貨物)等按照不含稅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增值稅納稅人是指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 簡單來說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主要區別 壹 貳 舉例:甲公司7月年中大會需要購買一批文化衫,在采購選擇時,最終選中A、B倆家服裝廠設計的文化衫,倆家供應商的報價都是3000含稅價格。 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時,財務小伙伴給出了建議: ① 先了解供應商的納稅人資格。A是稅率為17%的一般納稅人;B是征收率為3%的小規模納稅人。 ② 然后根據各種情況推算公司成本。 ③ 遵循成本節約的原則,優先考慮成本較低的A供應商,并要求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A服裝廠7月接到訂單(生產一批文化衫),為此購買了1000元不含稅的布料,加工生產完后直接賣給客戶,與客戶簽訂的合同規定賣出價是不含稅3000元。 試分析A服裝廠7月應交增值稅(服裝廠是稅率為17%一般納稅人) A服裝廠 1、購買原材料成本是1000元,進項稅170元。 2、賣給客戶收入3000元,銷項稅510元。 3、服裝廠7月應交增值稅340元。 布料到服裝,產品增值2000元,增值稅是在流轉過程中征收的稅,最后由消費者承擔,針對整個流程增值額部分征稅(340=510-170)。 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時,請記得抵扣聯切勿粘貼,可以使用回形針開票日期30天內交到財務進行抵扣。 來源:稅企共建群、北京國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