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問題如果只在頭腦層面分析、解決,總有畫地為牢,繞來繞去的感覺。有時就好像墜入層層黑暗,治療師和來訪者苦苦相互支撐,與黑暗搏斗、殺出重圍,戰勝黑暗。這其中的辛苦怎么想都不為過。 其實,心理治療也需要多元的、不同的視角,這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需要有整體觀念。心理問題的形成從來都不是單方面因素構成的,是身、心、靈相互影響、持續運作的過程。 身體有身體的智慧、心理有心理的智慧、靈性有靈性的智慧。健康的生命需要身、心、靈三者和諧而統一。身體是心理和靈性的載體,也是心理活動和靈性產物的基礎,透過千變萬化的身體動作散發出來的是我們的整個精神世界。 舞動治療是通過身體動作分析,借助身體律動參與,整合身體、情緒、認知和社會性的一種表達性治療。舞動著的身體傳達出極其豐富的個人信息。身體在舞動時,身體能量從靜止到流動,流動起來的能量在整個身體里竄來竄去,可以激活潛意識,可以觸碰靈性。 所以,舞動著的身體里我們不但可以遇見當下的自己,還可能遇見潛意識中的自己,也許還能遇見靈性中未知的自己。 回到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隱喻”里,舞動著的身體里隨處可以見到“隱喻”。 “隱喻”是一種比喻,就是用一個事物來暗示、表達或解釋另外一個事物。“隱喻”具有以一喻多的功能,不同的“隱喻”是不一樣。“隱喻”是精神分析理論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精神分析學的建立依賴于“隱喻”理論。 “隱喻”包括具體化隱喻、與身體自我相關的隱喻,隱喻被稱為理解潛意識的途徑, 通過“隱喻”人們能夠更清晰地體會到潛意識的情感和愿望。有人說:用“隱喻”來工作,就拿到精神分析的鑰匙,精神分析的鑰匙就在“隱喻”的層面上。 精神分析師們通過自己身體的反應,在工作中運用“隱喻”。當對個案進行理解時,他們感受自己身體的反應,撲捉身體“隱喻”到了什么,最大限度的散發出身體“隱喻”的光芒。舞動治療中的“動作隱喻”也是舞動治療師用來理解和干預個案的基本工具。 舞動治療是藝術治療的一種(舞動治療、戲劇治療、音樂治療和美術治療),整個藝術治療中“隱喻”都起著核心作用。“隱喻”這個詞從希臘語“改變”和“傳遞”中由來,包含了超越原來狀態并賦予新的意義。舞動治療中的“動作隱喻”是壓縮在動作或姿勢中的象征意義。“動作隱喻”存在于來訪者與治療師之間的創造性空間里,在潛意識的“象征世界”與意識的“已知世界”間起調節作用。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理解舞動治療中的“隱喻”。一是,身體語言層面的“隱喻”;二是,身體記憶層面的“隱喻”;三是,現實層面的“隱喻”;四是,靈性層面的“隱喻”。 身體語言層面的“隱喻”。 身體動作的表達擁有自己的語言,身體是如何使用身體周圍空間的?是使用一個很大的周圍空間,還是使用一個狹窄、很小的空間?身體動作的質地是怎樣的?是輕柔流動的?還是束縛急速的?身體動作的節奏是怎樣的?是在口欲期的“吸”和“咬”的節奏里?還是在肛欲期的“扭”和“壓”的節奏里?身體形塑是收縮的,還是擴展的?是向前的,還是向后的?所有這些就構成了身體動作語言,在舞動治療師眼里所有身體的這些特質都是有意義的。 大多數動作背后都隱藏了象征性意義,通過對身體語言的理解,也可以讀懂其背后的“隱喻”。 例如:一個生活中對自己不自信、生活壓力大、謹小慎微的人,TA身體的表現應該是收縮,向后,向下,束縛,緩慢,使用狹窄動覺空間的。相反一個自信滿滿、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人,TA身體的表現應該是擴展、向前、向上、流動自由,占有很大動覺空間的。 我的一位來訪者,每次咨詢剛開始的時候,在座位上只坐一點點,身體盡可能的前傾,雙手交叉,感覺在努力的向我靠近。咨詢幾次以后我問他:“是不是很想得到別人的認可”。他整個人定了一下,略帶傷感的說“是的,我一直在尋求著認可,好像是所有人的認可”。其實他的身體語言早已經“隱喻”了他的這個內在需求。 身體記憶層面的“隱喻”。 身體就像一個誠實的記錄器,記錄著我們所有的喜怒哀樂和悲歡離合。身體有自己的記憶,情緒感受分子會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它們以特有的方式完整的存儲在身體里。身體里的這些記憶,美好愉悅的會在身體中散開,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比如:開心時我們會嘴角上揚、手舞足蹈,輕輕地哼起小曲、走路也會一蹦一跳的。那些不美好的,尤其是創傷性的記憶會卡在我們身體的不同部位里,像一根打了結的繩子一樣,有一段是堵住的,定在那里。這些卡在身體里的情緒會時時以身體的各種疼痛,身體部位莫名其妙的不舒服來“隱喻”它們的存在。 我的來訪者在一次咨詢中說他一旦舞動身體,喉嚨就會有很緊繃,不舒服的感覺,而且最近越來越明顯。當我告訴他:“那是因為你不被允許發出自己的聲音”時,他不可抑制的嚎啕大哭起來…… 現實層面的“隱喻”。現實層面包括舞動治療中使用的道具,舞動治療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與治療師之間的關系。這么多年的舞動實踐中,我發現當身體舞動起來,身體能量流動起來之后,現實世界的許多東西都成了身體“隱喻”的對象。 一次在舞動小組課程中,我們做練習,用抱枕拋來拋去給對方,練習內驅力的“直接”時,一位學員忽然神情暗淡的說:“這個枕頭就是我,我小時候就是這樣被他們(指父母)拋來拋去的”。治療師、團體中的其他成員,都可能被“隱喻”,“隱喻”成自己與母親或者重要親人之間的關系,這種狀況也可以稱為“軀體移情”。 靈性層面的“隱喻”。雖然舞動治療包含“靈性”或超個人元素的觀點仍受到爭議。但我卻相信每個人身上都有神性的一部分,都有一個“更高層次的源泉”隱藏在密密麻麻的叢林中。它在冥冥之中指引著我們,當我們放下外在需求,放下自己所持有的信念,還原那個真正的自己時,才能與它相遇。靈性層面的“隱喻”一般可以通過意識層面預見。 例如:一個人做一件事,總是困難重重、焦頭爛額,靈性層面的“隱喻”就藏在這里。這時如果有覺知,可以停下來,靜靜的、純粹的讓真正的自己與這件事連接,你會發現困擾你的,一定不是這件事本身,是我們的需求、欲望和信念。 理解了靈性層面的“隱喻”,如果可以,放下不是事情本身的那些東西,再做這件事時,就會有如神助般的輕松。做到這些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有真正的自己,其次要能覺知,再次要有能力純粹的連接,最后要能放下。 墜入身體“隱喻”的世界,仿佛置身于光怪陸離、如夢如幻里。當我們理解并能運用身體的這些“隱喻”信息時,毋容置疑的是,可以開啟我們生命更廣闊、更豐富、更自由的流淌狀態。
作者:王宇赤,武志紅工作室咨詢師。 |
|
來自: 昵稱31728201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