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核心區(qū),往往都有最具代表性的一條路。北京的長安街、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中山路,還有——蘇州的人民路! 說到人民路,新老蘇州人都知道,這是古城區(qū)南北向的主干道、中軸線。它記錄著歷史煙云,見證著城市發(fā)展;它承載著難忘的回憶,更寄托著期待的未來。 是的,這條路我們都太熟悉了。但它的經歷與故事,又有多少人能說得清呢? 它原來叫臥龍街?叫護龍街?甚至是叫馬桶街?這些是它的“曾用名”、“綽號”,但這些名字又是怎么來的? 小編來告訴你答案吧。 ▼ 現(xiàn)在的人民路,自書院巷口北至香花橋段,唐代稱“大街”。后因形如臥龍(俗稱孔廟為龍頭,北寺塔為龍尾),于是定名為“ 臥龍街 ”。 乾隆皇帝南巡駐蹕蘇州時,府縣百官在此接駕護衛(wèi),于是改稱為“ 護龍街 ”。 抗戰(zhàn)勝利后,一度更名為“中正路”。蘇州民間,則因每日早晨,沿街被排列成行的馬桶(便桶)占領,因此謔稱為“ 馬桶街 ”。 是不是挺好玩的?蘇州古城,就是這么傲嬌,幾乎每一條街巷、老宅,都有著說不完的精彩故事。 人民路誕生記 那么,書院巷口往南的這段,又有什么說法? 北起書院巷口,南至滄浪亭街,以前就叫“ 三元坊 ”。乾隆四十六年(1781),蘇州人為“連中三元”的 錢棨 建立紀念牌坊,因此有了“三元坊”這個地名、路名。 ▲人民路三元坊區(qū)域的錢棨石像 有清一代,“狀元”是蘇州特產,一點都不稀奇,為何專門給錢棨建立紀念牌坊?因為——連中三元,也就是連續(xù)中“解元”、“會元”、“狀元”,超級、超級、超級難! 錢棨是清代第一位“連中三元”者。整個清代只有3人,整個科舉歷史上只有18人(15位文狀元、3位武狀元)。以后,不要再以為“三元坊”只是一個公交站名哦! 1951年,三元坊和護龍街被統(tǒng)稱為“人民路”。人民路,今年65歲啦! 人民路變遷史 近百年來,人民路如何變化成現(xiàn)在的模樣呢? 小編最拿手的,就是上資料! ▼ 民國17年(1928): 拓寬香花橋至察院場段,寬7米,碎石路面。 民國30年: 拓寬至飲馬橋,寬9-12米,彈石路面。 民國32年: 新筑飲馬橋至三元坊段。 1951年: 由三元坊延伸至南門新建的人民橋, 寬14米,煤屑路面。 此后,經40多年的拓寬、翻建、改筑, 至1993年成為寬30-45米的瀝青路面, 不過,竹輝路至三元坊段、飲馬橋至大石頭巷段 的快車道,為小長條石路面。 2000年: 人民路再次實施改造, 將剩余的方石路面,改鋪成瀝青路面。 2003年: 人民路又一次綜合改造后, 形成今天大家熟悉的樣子, 還設立了“公交專用車道”哦。 文字是蒼白的。以下這些老照片,展示了不同時期的人民路風貌。 平門大街(攝于1940年左右) 民國16年(1927年)底開辟平門大道,自香花橋至平門?!?/p> 人民路干將坊口(攝于1960年) 位于樂橋北,右側轉角樓有干將坊路牌?!?/p> 人民路喬司空巷口(攝于20世紀60年代初) 1958年建國十周年前夕,人民路又進行了一次拓寬建設?!?/p> 人民路怡園門口(攝于1973年) 左側為怡園門前與嘉余坊一帶商鋪,這段路面于抗戰(zhàn)淪陷時拓寬,故沿街建筑為民國時期風貌↓↓↓ 人民路飲馬橋東側街景 (攝于20世紀80年代初)↓↓↓ 人民路人民橋段景觀 (攝于20世紀70年代)↓↓↓ 人民路上看北寺塔 (2003年改造后)↓↓↓ 未來的人民路 2012年,軌道交通4號線開工建設。 沿人民路由北向南通過,沿線設北寺塔、觀前街、樂橋、十全街、竹輝路、南門路、團結橋等7個站點?!?/p> 抓住這輪軌道交通建設的機遇,今年2月底開始,人民路平門橋到團結橋段啟動綜合整治。這是打造城市道路交通中軸線的需要,是展示蘇州歷史與古城風貌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空間品質的需要。 那么,未來的人民路是什么樣呢? 先說說道路。新市路以北,還是雙向4車道,和以前差別不大;新市路以南,改造為雙向6車道,在雙向4車道的外側是公交專用車道。↓↓↓
美美的透視效果圖來了! 這是新市路以北的4車道, 注意看路口附近的變化。 ↓↓↓
↓↓↓ 除了道路,景觀提升也是綜改的重要內容。 不同路段,將有獨特風格的主題。 平門橋—西北街的北寺塔歷史文化景觀片區(qū),風格特色為“古韻、內斂”; 西北街—干將路的觀前商業(yè)景觀文化片區(qū),風格特色為“精細、典雅”; 干將路—道前街、十梓街的樂橋商務景觀文化片區(qū),風格特色為“莊重、親和”; 道前街、十梓街—竹輝路的文廟滄浪亭綜合文化景觀片區(qū),風格特色為“寧靜、雅致”; 竹輝路—人民橋的南門商業(yè)景觀片區(qū),風格特色為“時尚、協(xié)調”; 人民橋—團結橋的南環(huán)綜合景觀片區(qū),風格特色為“大氣、高端”。 值得一提的是, 這次改造還包括一批小游園, 大體情況和分布是這樣的。 ↓↓↓ 來,挑幾個看一下吧! 平門游園 提升策略重在修復,主要是對人民路邊側鋪裝進行提升?!?/p> 樂橋廣場 感覺非常大氣。休憩與停留空間盡量遠離軌交設備,統(tǒng)一設置的欄桿杜絕安全隱患,周圍以綠地隔離,用綠化掩映?!?/p> 圖書館游園 重在恢復場地原有活力,反映出吳地傳統(tǒng)德業(yè)并重、行知合一的書院文化?!?/p> 文廟小游園 言子講學雕塑會保留,并對綠化進行恢復處理。對周邊綠地進行修復提升?!?/p> 范莊前綠地 零星綠地舊貌換新顏。↓↓↓ 未來的人民路這么美, 你是不是很期待, 整治結束、恢復通車的日子? 不用急,快了!快了! 就在今年底,一起翹首期盼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