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畫片《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中,哈特是一只被草食性恐龍養大的霸王龍,但隨著年齡漸增,它最終還是抵抗不住本能,開啟了食肉的殘暴生涯。后來,它偶爾遇到一只破殼而出的食草恐龍寶寶,恐龍寶寶誤認它是“爸爸”,它為小恐龍取名“很好吃”。本來想吃掉恐龍寶寶的霸王龍,卻被激起了父愛,心甘情愿當起了“未婚爸爸”。 《深夜食堂》的每一個故事里,每一種很好吃的食物,背后都有一段回憶,一段情感,一個或幾個人。 所以,下次,碰到很好吃的食物,認真想想是不是它和生命中某段經歷有關,也許你會因此記起一些溫暖;下一次,碰到讓你覺得很好吃的人,更一定要特別注意,TA可能維系著你很多的感情,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存在。 花邊君 是否有一種味道,你還在想念? 作者 / moonstone 最近總想起《深夜食堂》里講黃油泡飯的一集,已經是美食評論家的弟弟和姐姐年輕時的戀人因為黃油泡飯而認出彼此,兩人吃著吃著,竟笑著抹起了眼淚。又是哭又是笑,像孩子一樣的笨拙,卻純真,那一幕場景像印在了我的心上,不時回想起。 白米飯加上一塊黃油、幾滴醬油,攪拌幾下,簡單得幾乎湊合的一碗飯就好了。誰會想到它竟會讓人留戀十多年。 食材的組合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再加上當時環境的熏染,身邊人的陪伴,心緒的剛剛好,會讓食物的味道變得獨一無二,產生魂牽夢繞的魅力,甚至成為一輩子的牽掛。原來,食物不止是為了裹腹,還是打開人的情緒記憶的密碼。 人的記憶對象不止是人、事、物,還有情緒與情感。在心理學上,有“情緒記憶”一詞,說的是當某種情境或事件引起個人強烈或深刻的情緒、情感體驗時,對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引發的情緒、情感結合在一起,能夠保持在人的頭腦中。食物,既可以是記憶的誘因,又能是記憶的元素。所以,它在不少時候充當了打開記憶大門鑰匙的角色。
媽媽極喜歡喝玉米糊,早上一大碗,連著喝一周也不會膩煩。而且只要隔上兩三天沒喝,她就會嘟囔:“明天一定要煮一鍋玉米糊。”這與她的童年有關。 媽媽小時候是跟著在農村的奶奶長大的。奶奶要照顧一大家子,生活很緊巴,可她待媽媽最親。新下的玉米打成細細的面,每天早晨媽媽一起床就能喝到奶奶端來的冒著熱氣的玉米糊糊。奶奶用熱熱乎乎的愛驅走了媽媽兒時遠離父母的孤單,媽媽回憶起兒時嘴角總含著笑:“我小時候沒吃過苦。” 如今,奶奶過世二十年多年了,可在媽媽心里,最柔軟最溫暖的角落里一直有奶奶的身影。而玉米糊,有人嫌它粗糙,有人覺得它不夠檔次,可媽媽就是愛這一口。也許,厚厚實實的口感,就像她得到過的滿滿的愛。喝著它,那些遠離的時光和人就晃晃悠悠地回來了。 喜歡一種食物,可能會勾連著對曾經時光的懷念,也可能隱匿著或許晦澀或輕淡得無法描述的渴望。 我很愛吃西瓜,愛吃到無西瓜不夏天。而且我吃西瓜有自己的方式——必須要獨享半個,拿勺子挖著吃。那是因為從小到大,一到夏天,家里就會買來成麻袋的西瓜,一般都放在床下面。想吃時,摸一個出來,洗凈,一切兩半,我和妹子各抱半個,坐在涼席上,邊吃邊說笑,吃得西瓜水黏在嘴角,吃得肚子圓鼓鼓的,只覺得空氣里都縈繞著西瓜清甜、爽口的滋味。 后來,工作后,夏天再沒有機會回家,可總會懷念起曾經吃西瓜的場景,不由感慨:那才是過夏天呀。當然,西瓜沒少吃,可不管是同事們一起切西瓜吃,還是從超市買切好的,都覺得不夠勁、不對味。有時,也買上半個,自己捧著吃呀吃,肚子是滿足了,可還是覺得少了些什么。是因為對著的由妹妹變成了電視機?還是因為床底下沒有了儲備的西瓜?亦或者是夏天失去了無所事事的閑暇? 即使如此,每次想到西瓜,我就感到痛快、清涼、愜意,它是夏天、真正夏天的一部分。 很喜歡《追憶逝水年華》里那段關于“小瑪德萊娜”點心的描寫。主人公對往事很多都想不起來了,可對于小瑪德萊娜的味道、帶來的感覺以及內心的起伏記憶猶新。“帶著點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腭,頓時使我渾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發生了非同小可的變化。一種舒坦的快感傳遍全身,我感到超塵脫俗,卻不知出自何因。我只覺得人生一世,榮辱得失都清淡如水……”一種食物能夠帶來如此深刻的體驗,怎么會輕易忘記它? 楊姨是煲雞湯的高手,這點我早就有所耳聞。因為陳伯伯每次都會毫不吝惜詞匯地贊美他的太太楊姨做的雞湯,色香味俱全,簡直是世間第一美味,引得我口水橫流。終于,我嘗到了傳說中的雞湯。但是,大為失望,有點油,過咸了,遠不如媽媽的手藝呢。可陳伯伯緩緩喝下一大碗,仰起臉全是滿足的表情。 隨后,他說起雞湯背后的故事。他和楊姨結婚時,二十歲出頭的他還在當兵。兩人聚少離多,甚至有了孩子后也是楊姨一個人帶娃和持家。家里不寬裕,可陳伯伯每次回家探親,楊姨都會宰一只雞,精心煲一鍋雞湯,給他改善伙食。這樣堅持了十多年,直到陳伯伯退役。陳伯伯悄聲告訴我,每次喝雞湯,十多年相聚的鏡頭一下子就浮現了。相思的苦、牽掛的酸、期盼的甜、相聚的香,都在那一一碗雞湯里了。 黃磊因為傲人的廚藝而被冠以“黃小廚”的稱號,可他坦言自己心中最好的食物是爸媽做的飯菜,特別是爸爸做的梅菜扣肉,是必不可少的家常菜。 其實,勾魂動魄的食物往往并不復雜,并不昂貴,反而很家常、很普遍。可它們偏偏具有神奇的力量。 比如媽媽做的菠菜盒子,烙的面皮只有紙張那么薄,菠菜卻厚實,加上雞蛋的噴香,一旦吃過她烙的菠菜盒子,就會覺得其他即使是五星推薦的菜盒子也是浮云。面粉、菠菜、雞蛋,食材再簡單不過,卻是媽媽為了我特意“發明”的。我愛吃韭菜盒子,可我的胃弱韭菜不好消化,媽媽就將韭菜換成圓白菜、油麥菜、芹菜……綜合比較最終才鎖定了菠菜。可菠菜水分大,所以每次做菠菜盒子,她都會提前半天將菠菜洗干凈、淋干水。面皮的薄、菠菜的多,都是媽媽一次次改良后的成果。你看,菠菜盒子的好吃,因為包含了濃濃的愛,無法復制,不能超越。 很多人都期待為愛的人創造這種內涵。電影《美味情緣》里尼克用提拉米蘇打動了美麗而固執的凱特的心。原本不善廚藝的我,也開始為家人準備早飯,反復琢磨練出一兩道拿手菜。內心隱隱希望,有一種味道能令他們記住。 看過一句話,“哪天縱是被偷去了記憶,只需一種熟悉吃食來喚醒,過往的日月又會行云流水紛至沓來”。希望你我的手中,都握有幾個情緒記憶的密碼,每當想起哪幾種食物,就會覺得不虛此行,不枉此生,不負所愛。 近期文章 制作 | 花邊君 ▼ 花邊閱讀 花邊閱讀·文藝連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