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過程中,常采用氣割下料,有時由于氣割質量不高、劃線誤差等, 兩工件對接時就會存在較大的間隙(或孔洞)。薄壁工件焊接過程中,焊接電流太大,會造成燒穿,形成孔洞。因此,補孔(洞)技術是焊工必須訓練的基本功。補孔(洞)后要求工件正、反面余高小于3mm,不允許存在夾渣、氣孔等缺陷。 對于厚度大于4mm的焊件,孔洞或間隙不大時,可用連弧法補孔(洞), 操作容易、效率高。下面主要介紹壁厚4mm以下的焊件,孔洞直徑在20mm 以下的補孔技術(孔洞直徑超過20mm, 可以另加一塊板完成補孔)。 壁厚4mm以下的焊件,直徑為10 ~20mm的補孔(洞),焊工常采用加鋼筋等辦法來補,但這種方法不夠靈活,易造成熔合不良,最好的方法是直接補。 補孔(洞)時焊接電流非常關鍵,應采用較大的電流(直徑3.2mm 的焊條,焊接電流為120A左右),熄弧焊。電流太小易造成夾渣,連弧焊背面易超高甚至形成焊瘤。為提高補孔(洞)效率,應沿著孔洞周圍一點一點地熄弧焊,熄弧過程中,面罩不移開,待熔池金屬冷卻凝固,顏色由亮變暗,熔池逐漸縮小到焊芯直徑大小并呈亮黃色時,再引燃電弧焊接。 補孔(洞)訓練過程中,必須分清熔渣和鐵水,即將收口時,如果發現熔渣和鐵水混合不清應熄弧,稍冷清除熔渣后再補,收口不要立即熄弧,電弧作圓圈運動,填滿弧坑后再熄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