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申江服務導報,跟著小申吃喝玩樂逛上海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經過一個夏天的清粥小菜 體重似乎清減了不少 已經到了秋分 魔都稀稀落落地下了幾場雨 逼人的暑熱也微微散去不少 長久蟄伏著的胃口 竟然也跟著復活了 ▼ 看到菜場里 阿姨正在切新鮮的五花肉 肉粉脂白,超級正點 于是就突然想念起香噴噴的 臺灣鹵(魯)肉飯來 ▼ 你看了半天,還不來一條 就這一塊,肥瘦正好啊 阿姨把肉放在我面前,來了個大特寫 等我回過神來 那條勾起我食欲的五花肉 已經被阿姨稱完、包好 遞到了我手中 嗯,我還需要一點雞蛋和紅蔥頭 ▼ 記得一位臺灣食客 在一本叫《臺灣味道》的書中說 在臺灣 很多人從剛冒出乳牙即開始吃鹵肉飯 吃到滿嘴假牙還和它纏綿不休 肉汁、鹵汁與油脂 肉皮溶化后微粘 富含膠原蛋白 充分地混合進白米的飯香中 再搭配鹵蛋與白灼的青菜 咸甜適中,飯香肉酥 確是家常飯食的最高境界 ▼ 鹵肉飯的南派北派 臺灣鹵(魯)肉飯的制作,在臺灣就分成南北兩派,最早教我做臺灣鹵肉飯的是一位臺北人。南北的鹵肉飯,主要是選肉上不太一樣。臺南多是碎肉,膠質感不足,所以做出來的也叫肉燥飯。臺北卻多是用上好的帶皮五花肉切丁制作,富含膠原蛋白。香味與口感,我個人更喜歡臺北的風格。 說到制作手法,鹵肉飯其實算不上很特別,你會燒紅燒肉,就能做出上好的臺灣鹵肉飯,基本上只是略作調整,即可帶來不一樣的風味與口感。 小申這周要推薦的就是 臺式鹵肉飯 ▼ ---主料 --- 五花肉、肉皮、干香菇、雞蛋 小申秘笈:五花三層 俗話說,人有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層。這豬肚皮上的肉,天生就是一層皮下,三層瘦肉兩層肥膘,肉粉脂白,層數分明,就是上好的五花肉。 它也是鹵肉飯選料的核心。 一塊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小拇指見方的肉丁,過開水淖一下,去掉腥氣味。小巧的內丁,卻同時保持了五花三層,肥瘦相間的獨特口感,經過鹵制,入口即化,這就是鹵肉之精華。 ▼ --- 輔料 --- 紅蔥頭、蔥蒜姜、八角、桂皮、胡椒粉、冰糖、醬油、料酒、生粉 小申秘笈:油紅蔥酥 臺灣鹵肉飯獨特的香味,有一半就源自油紅蔥酥的功勞。很多人只見過大個的洋蔥,卻不知本土的迷你小蔥頭。這迷人的調味品,中國各地都有,經過去皮切圈油制成酥狀之后,香氣絕對唇齒留香。紅蔥酥,進口超市和網上,都能買到。相比臺灣產的蒜瓣形的紅蔥頭,內陸的多是圓的。其實味道也差不了。 ▼ --- 第一章:切塊--- 干香菇用冷水浸泡至軟,洗凈 五花肉切丁,約小拇指大小 注意切的手法 盡可能地保持五花三層、肥瘦相間 切好后,肉丁入開水中快速地淖一下 撈起備用 小申提醒 刀工不好的人,可以把肉凍一小時再切 紅蔥頭去皮切成薄圈 拌入一大勺生粉、一小勺鹽 注意紅蔥頭和洋蔥一樣 會讓人流淚的喔 雞蛋煮熟,切蔥、剝蒜、切姜片 ▼ --- 第二章:翻炒--- ![]() 開鍋,入兩勺油 6成熱時,將拌好的紅蔥頭圈下鍋 加蔥末和姜片,翻炒 煸出香味至色微黃取出 瀝去油,再搗成泥 就是油紅蔥酥了 ![]() 鍋溫熱,加油 將淖過的五花肉丁直接倒入(肉自己會出油) 打散、翻動,至炒出肉油后 加入三粒冰糖、蔥蒜姜、一大勺醬油、一大勺料酒 繼續翻炒,炒至肉色棕紅 ▼ --- 第三章:慢燉--- ![]() 加入八角、桂皮與少量胡椒粉 也可以加點五香粉 加入溫開水,至沒過肉丁 大火燒開,小火慢燉 將熟雞蛋去殼,扔進去一起鹵 一個半小時后,就會肉酥油溢 色澤也會越來越深 鹵肉的同時,聽聽音樂 順便把飯燒了 ▼ 小申提醒 注意鹵肉飯的飯可不要燒太濕喔 多出的時間還可以淖一點生菜或者青菜 再配上一點臺灣的地道醬蘿卜 更嗲了 ▼ --- 第四章:開吃--- 一碗米飯兩大勺帶汁鹵肉 讓油鹵肉飯充分攪拌 然后加入一個鹵蛋 幾片淖生菜,幾根醬蘿卜 神仙美味佛跳墻 開吃嘍 ![]() 小申提醒 臺灣人口味偏甜,你要是喜歡 燒鹵肉飯時可以多加點冰糖 如果你喜歡辣 鹵肉時可以加一顆紅紅的干辣椒 ▼ 做過鹵味的朋友都知道 熬出的鹵汁留下來就成了老鹵 下次鹵時可以再加入 老牌臺灣鹵肉飯店里常有所謂“狗母鍋” 號稱是其鹵汁來源 所以,你要留鹵 鹵肉時,水稍放多點 收汁時,也不要收太干 不過 我個人總覺得老鹵口味太重,也不干凈 此外,除了做紅蔥酥時放了點鹽 我的菜譜里根本就不用鹽,因為醬油就是咸的 你當然不必這么健康,鹵肉時可以加一小勺鹽 別多,多了會很咸 ▼ ![]() 小申秘笈:鹵透飯香 鹵肉飯的美味和它的吃法有關 鹵肉帶汁,澆在白米飯上 正宗的吃法,還要充分混合 讓飯粒吸飽油與鹵汁,而碗底不積油鹵 鹵肉飯吃的就是這份混合之后的纏綿 這時再配上爽口、清淡的青菜與臺灣醬瓜 油而不膩,神仙美味啊 ▼ 秋分至,養秋膘 一碗滿滿膠原蛋白的 臺式鹵肉飯 鹵上一鍋,存在冰箱 國慶長假,不愁吃喝 撰文、攝影、編輯:周海 設計:李敏嵐 ▼ 以上內容由《申江服務導報》原創,轉載請事先溝通聯系并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