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經》
五代十國 馮道
馮道(882-954),是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老”。五代瀛州景城(今中國中部河北交河東北)人。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4年)、后晉(公元936年~公元940年)時任宰相。契丹滅后晉,到契丹任太傅。后漢(公元947年~公元948年)時任太師。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59年)時任太師、中書令。曾著《長樂老自敘》。
卷一 求權
富不敵權焉,窮以權貴焉。
無欲不得,無心難獲,無術弗成。
攜為上,功次之。
揣為上,事次之。
權為人授,授為大焉。
卷二 爭權
權乃利也,不爭弗占。
權乃主也,不取弗安。
權乃恃也,不依弗久。
愚不與智爭也,弱不與強斗也,長不與少絕也。
明爭為下,暗爭為上焉。
進求為下,暗求為上焉。
卷三 用權
權惟用,不為大也。
權惟實,不為名也。
權惟恒,不為時也。
君子謀公,小人謀私。
君子因權造福,小人因權為禍。
威源于明也。
信源于誠也。
功源于和也。
卷四 固權
得之難,失之易,權也。
困則奮,順則怠,人也。
治敵以嚴,馭眾以慈。
成事勿驕,敗事勿蹶。
勢單害權,性烈禍身。
權重當守,權輕當舍矣。
卷五 分權
愚不分權也,智不盡占也。
權予能者,其身不倦。
權予忠者,其業不悔。
權予善者,其名不損。
安莫待,危即行。
貴勿吝,敗不拘。
事變人變也。
卷六 奪權
上不仁,下乃奪。
下不義,上乃失。
作偽者奸,匿功者忠,惑上者險,縱下者愚。
乏力勿為,少智莫與。
助善不助惡,奪權亦奪心矣。
卷七 拒權
君子不仕也,士子莫適也。
以權惑人,取之非祥。
以權弄人,得之乃傷。
以權欺人,信之就禍。
危權固辭,虛權弗受。
上權勿侵,下權莫擾。
規不可破也。
卷八 讓權
盛則衰也,極則沒也。
君子讓權,小人讓命。
權不束君子,禍不警小人。
上疑之,下釋之。
下不制,上必謀。
上下可讓,榮辱可易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