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門始建于唐高宗龍朔二年,是唐帝國京師長安皇宮大明宮的正南門,東西長達200米,其長度、質量、規格為隋唐城門之最,體現其千般 尊嚴、萬般氣象的皇家氣派。城門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鳳樓。考古發掘顯示,丹鳳門遺址的規模之大、門道之寬、馬道之長,均為隋唐城門考 古之最,有“盛唐第一門”之稱。
大明宮總共有11個大門,每個大門都有他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玄武門。與之相關聯的就是玄武門之變。 含元殿屬于大明宮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長安城最宏偉的標志建筑,建成于龍朔三年(663年),毀于僖宗光啟二年(886年),皇帝大多 在這里舉行大朝賀活動。現在只剩下根基在此了,唐朝滅亡后,含元殿被大火燒盡,如果大明宮還能留下來,我想它也能媲美故宮吧。含元殿 建造時充分利用了龍首原的高地,居高臨下,威嚴壯觀,視野開闊,可俯瞰整座長安城。
望仙臺遺址為方形覆斗狀,由夯土高臺、高臺的基座、基座周圍的壕溝三部分組成。夯土高臺平面呈方形,系黃土夯筑而成,東西約30米、 南北約28-29米,現存高度為9.7米
在大明宮遺址公園內還有一個大明宮微縮景觀的還原。看遺址也許不能看出當時大明宮有多大,但是你看微縮景觀就會被震撼到。 大明宮周長7.6多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于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 宮,五百個足球場。 唐代建筑風格的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而又開朗。現存的木建筑遺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藝術加工和結構的統一,在建筑物上沒有純粹為了裝飾而 加上去的構件,也沒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從于裝飾要求的現象。中國古典建筑的傳統特點,在唐代建筑上表現得更為徹底。 |
|
來自: 老劉tdrhg > 《四十、建筑/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