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輝 核心提示|“咔吧,哎喲!痛死了!”相信很多人在爬樓梯時都有這種體驗,特別是中老年人。膝蓋疼痛發軟是很多人的困擾,據調查顯示,我國內陸四十歲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就有46個人有膝蓋疼痛的癥狀,而七十歲以上者則接近百分之百。 膝關節外科專家、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沙宇說,隨著人們年紀增長,最易受到影響的關節是膝、腰、肩。年紀固然是無法更改的因素,但不良生活習慣或者不當行為都會加速、加重這些關節疼痛。如果您的膝關節出現問題,撥打電話0371—*******可獲得幫助。 1 常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 51歲的羅女士家住5樓,平日就算有電梯也堅持走樓梯。可一個多月前,她走樓梯時感覺右膝關節疼痛,有時腿還發軟。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骨科檢查,發現是髕骨軟化癥。 “髕骨就是常說的膝蓋骨,髕骨軟化癥就是髕骨的軟骨由損傷引起的退行性病變,是中老年最常見的膝關節疾病之一。”沙宇主任說,疾病早期階段,膝關節前側疼痛,休息后好轉。隨病程延長,上下樓梯疼痛加重,嚴重時常需側身橫著下樓,下樓或行走時常突然無力摔跤。 “由于患者的膝關節怕冷,膝關節可反復腫脹積液,常被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沙宇主任說,當病情進一步發展加重時,下蹲困難,夜間疼痛,影響睡眠和正常生活。晚期由于磨損嚴重,膝關節不能完全伸直,關節腔內可出現關節積水和游離體,造成關節內絞鎖,突然卡住關節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該病有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損傷等多方面原因。沙宇說,經常爬樓梯、爬山、滑冰等的訓練引起膝關節關節面磨損是主要的后天性因素,膝關節長期在大強度負荷(包括過度肥胖)運動,也易加重髕骨軟化癥。 2 這些病上下樓膝蓋也痛 “除了髕骨軟化癥以外,膝關節發育異常、關節內皺襞、關節不穩定等,也會導致患者上下樓膝蓋疼痛。”沙宇主任說,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治療,要由經驗豐富的骨科醫生詳細查體。 羅女士住院的次日,省直三院骨科的專家給她施行了“經關節鏡下微創膝關節松解術”。該手術屬于微創手術,創傷小,術 后第二天羅女士即可下床,術后第三天出院,目前效果良好。 “與傳統手術相比,關節鏡手術符合微創和快速康復的理念。”沙宇說,一般只需在關節周圍開2個5毫米長的“小孔”,術后三天可出院。對于中老年膝關節疾病患者有很大優勢。 “部分早期的上下樓梯膝關節疼痛的患者,經過休息癥狀就消失了。”沙宇說,有些膝關節肌肉無力的患者,通過專業指導下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膝關節的疼痛也會減輕或消失。對于那些較重的患者還可以通過關節置換治療。 3 試試躺在床上活動下肢 “五六十歲以上的人群,膝關節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退行性變化,不適合再像年輕人那樣鍛煉身體了。”沙宇說,不建議年紀大的人做過多爬山爬樓梯等要大幅度屈膝運動,也應避免長時間下蹲和反復下蹲起立運動。 如何保養關節,沙宇主任教大家三種方法:1.平躺在床上,每天分幾次花5~10分鐘緩慢用力伸直下肢,然后放松,再交替重復。2.平臥位的直腿抬高鍛煉。3.靜蹲鍛煉。只要堅持都會有效。 沙宇提醒,膝關節出現不適或膝前疼痛時,要考慮早期髕骨軟化癥的可能,及時就診,防止關節軟骨退變加重,延誤治療,導致關節功能部分喪失。 近年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骨科把膝關節專病建設放在首位,集中科室優勢力量專注膝關節病研究,并在每周四集中專家會診,在膝關節疾病的診斷治療上取得突出進步,實現了方便患者的膝關節疾病康復、保守、微創、手術一體化管理目標。 來源: 大河網-《大河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