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漢與西漢、東漢、季漢合稱漢朝,為了區(qū)別西漢、東漢、季漢的劉姓王朝,就稱為玄漢(公元23年2月~公元25年9月),僅僅存在兩年的劉姓王朝。 新莽時期,綠林赤眉起義。一時間,四方響應(yīng),天下大亂,身為漢室宗親的劉玄、劉盆子趁勢崛起。公元22年七月,平林人陳牧率千余人起義,響應(yīng)綠林軍,號'平林兵', 在此避難的劉玄,隨即加入平林兵,擔任安集掾的職務(wù)。 公元23年平林兵與下江兵合并,并于此年的二月初一在淯水擁立更始將軍劉玄為帝,恢復漢朝國號,建元更始,史稱更始政權(quán)。重建劉氏政權(quán)的劉玄是漢高祖的九世孫,為漢室皇族,為表示政權(quán)的合法性和正統(tǒng)性,劉玄繼續(xù)沿用'漢'的國號。更始二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投降,隨后被殺,'更始政權(quán)'告終。 劉玄稱帝: 綠林軍于公元23年擁立漢宗室劉玄為帝,為了政權(quán)的合法性與正統(tǒng)性,恢復漢朝國號,建元更始,史稱更始帝。劉玄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蒼梧太守劉利之孫、劉子張與何氏之子、漢光武帝劉秀的族兄,南陽人,字圣公。 劉玄原本只是漢室中平平的一員,并無過多雄才大略和帝王資質(zhì),只因是漢室一員,才被當時的歷史潮流卷入到反新中來。據(jù)說劉玄年輕時也有些俠義好友的習氣。其弟被別人殺害,他廣宴朋友,召集部分俠義之士,要為弟報仇,還把地方治安官也請來陪酒,想為他弟弟報仇壯膽。不料他的朋友酒醉犯法,這下出乎劉玄意料,導致劉玄大仇未報,卻先惹了禍。為了避禍,劉玄從舂陵逃到平林。 根據(jù)野史傳說劉玄登基時,竟緊張得說不出一句話來,羞愧流汗,雙手發(fā)抖。許多義軍將領(lǐng)目睹此狀,對于自己所信奉的皇帝竟然如此無能,導致許多將領(lǐng)不順。一位如此無能的皇帝,怎么可能讓一個王朝長久呢? 玄漢覆滅: 公元24年二月,劉玄遷都長安,天下終歸劉氏家族 。劉玄入都長安之后,自以為天下已定,可高枕無憂了,生活上很快就腐敗起來。 據(jù)史書記載,劉玄在長安不理朝政,整日沉湎女色,每天與眾多婦人在后宮中奢宴淫樂。他常喝得爛醉如泥,不能上朝,第二日便讓侍中冒充自己坐在帷帳內(nèi)與文武大臣議事 。將士大臣聽出帷帳中不是劉玄本人,對劉玄更加的不滿。劉玄又殘殺賢良,不納忠言直諫,還濫授官爵,所用非人。種種惡行帶來很明顯的結(jié)果,勝利后的綠林軍很快便上下離心,四方怨叛。劉玄在長安又縱容綠林軍燒殺搶劫,劉玄竟然還問將領(lǐng)搶到多少東西財物,這種做法很快便大失民心,劉玄的王朝未來也很容易就能看到了。 當劉玄更始政權(quán)危機四伏之際,另一支起自山東的農(nóng)民起義大軍--赤眉軍又潮水般地向西涌來,并很快摧毀了更始政權(quán)。 劉玄才智平庸,性格懦弱,若不是時代推動了他,也許他只是皇室后裔中一位消失的后代。劉玄一日為朝,便沉湎于宮廷生活,即位后將政事都交托給了自己的岳父趙萌,放任其專權(quán),并且自己對于國家管理也沒什么手段。赤眉軍進逼長安時,劉玄殺害申屠建、陳牧、成丹等起義軍重要將領(lǐng)。公元25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單騎逃走。十月,投降赤眉,將璽綬送給赤眉首領(lǐng)樊崇立的“傀儡皇帝”(建世帝)劉盆子,自己被封為畏威侯,不久改封為長沙王,赤眉將張卬為了永絕后患,十二月,派人將其縊死。劉秀即位后,封其為淮陽王,將其葬于霸陵。光武帝劉秀乘機南下洛陽,并定都之(改稱雒陽)。赤眉漢政治混亂,諸將跋扈,朝廷根本無法掌握那些將領(lǐng),可笑的是劉盆子與其兄竟然在練習投降的詞說。27年關(guān)中缺糧,赤眉軍引兵東歸。光武帝率軍與東歸途中的赤眉會戰(zhàn)于華陰,赤眉軍大敗,劉盆子與樊崇投降,建世政權(quán)覆滅。 玄漢,一個存在于社會交替的王朝,存在政權(quán)更迭動蕩的年代,一位本來平庸的王室后裔,由于政治需要卻成為了一國之君。但是他的無能昏庸只能讓那些流血犧牲的軍士白白成為一具白骨,他的昏庸不一定是導致王朝覆滅的最重要因素,但他對于朝政的不管不顧,對于百姓的無視一定是王朝覆滅的重要因素。歷史有些時候也是可笑的,但是它的可笑卻是人民的災(zāi)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