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希特勒命令550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蘇聯。其中北路目標是意識形態的象征列寧格勒,中路是蘇聯的政治中心莫斯科,南路是蘇聯的經濟中心基輔。德軍起初的攻勢很快,但進入冬季以后,德軍明顯成了強弩之末。由于在北路和中路都沒有什么進展的情況下,德軍頭號名將曼施坦因率領軍隊進攻塞瓦斯托波爾。 一、石油是蘇德雙方都需要的資源 德國進攻蘇聯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石油,德國本身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德軍作戰需要的石油大部分都來自于羅馬尼亞。可是羅馬尼亞供給的石油有限,不能滿足德國的作戰要求。更重要的是,蘇聯趁德國忙于進攻法國之際,出兵占領了羅馬尼亞產油區周邊的領土。蘇聯的這一舉動大大的刺激了希特勒,還沒有人敢這么羞辱他。德軍進攻蘇聯的軍事行動進入冬季以后,進展并不順利。德軍包圍了列寧格勒,但是久攻不下。中路的德軍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可遭到了蘇軍的完全阻擊。到了1941年11月,德軍占領莫斯科已經希望不大,中路的180多萬德軍被擊退。到了這個時候,希特勒又想出了一個絕佳的計劃,那就是切斷蘇聯的石油供應。 當時蘇聯的石油還不是來自西伯利亞,而是巴庫地區,也就是蘇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巴庫油田。1941年,巴庫油田的產量超過了2400萬噸,這個數字等于是伊朗、羅馬尼亞、伊拉克、墨西哥和印度的總和。一旦蘇聯喪失了這個油田,那蘇軍的坦克和戰機就都成了擺設。而德軍擁有這個油田以后,則完全沒有了后顧之憂,希特勒認為拿下巴庫油田的戰略意義甚至大于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可是巴庫油田位于高加索地區,德軍陸軍沖破層層阻礙占領巴庫油田十分困難。但巴庫油田頻臨黑海,只要先消滅了蘇聯黑海艦隊,然后再進攻巴庫油田就簡單了。塞瓦斯托波爾是黑海地區的門戶,希特勒為了達到這一計劃,派出了自己手下的頭號名將曼施坦因率領軍隊進攻這座城市。 二、64萬蘇軍的反擊沒有起到什么效果 塞瓦斯托波爾是蘇聯黑海艦隊的主要駐地,蘇聯方面也不是傻瓜,蘇軍的防備還是比較嚴密的。曼施坦因率領德軍進攻了兩個月沒有任何結果,而蘇聯方面還在源源不斷的派遣援軍。最后希特將那幾門600毫米的超級巨炮調給了曼斯坦因,在巨炮的掩護下,德軍發動了總攻。德軍耗時250多天,最終拿下了這座軍事要塞。通往黑海地區的門戶頓開,巴庫油田也不再安全。蘇聯方面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斯大林調集了64萬軍隊反擊,試圖重新奪回這座要塞城市。指揮這些蘇軍的兩個大佬是鐵木辛哥元帥和赫魯曉夫,當時赫魯曉夫的軍銜才是中將。起初蘇軍的進展很快,收復這座城市問題不大。但是很快蘇軍發現背后出現了大股的德軍,蘇軍開始全線潰退。 蘇軍遭到了夾擊,最后大敗虧輸。25萬蘇軍陣亡或者被俘,方面軍副司令、集團軍司令這樣的高級將領也陣亡了。鐵木辛哥等人突出了重圍,但蘇軍已經傷亡過半。斯大林解除了鐵木辛哥的職務,至于赫魯曉夫被派往了斯大林格勒。很多人都在想,德國為什么拼死也要拿下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也是德軍進攻巴庫油田之路上的阻礙,而且這里土地肥沃,是蘇聯的南部糧倉。為了拿下這座城市,另一位德軍名將保盧斯出征了。為了給保盧斯打氣,希特勒在電報中說:“帶著這樣的軍隊,你練天堂也能攻下來。”但是此戰的結果是很多德軍士兵上了天堂,而保盧斯本人被蘇軍俘獲。在被俘之前,希特勒提拔保盧斯為元帥,但希望保盧斯自殺。可保盧斯的反應是命令德軍停止抵抗,然后他走進了蘇軍指揮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