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旅游(scmylyj)長按復制 OR 點標題下方藍字“綿陽旅游”關注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為“美麗綿陽” 二期建設項目,西山公園改造已近尾聲, 其中子云亭已于9月20日向游客免費開放。


據悉改造后的子云亭將是全國唯一一個揚雄專題紀念館。

白露過后的早晨,在公園的山間小道上,偶爾有風拂面,飄來香氣四溢的桂花香。


步入園中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新建的“曲院風荷”、“紫薇園”等景觀,亭臺樓閣,青樹碧水,仿若畫中。






蔣琬,字公琰,三國零陵湘鄉(今屬湖南)人,蜀漢名臣。諸葛亮去世后,琬任尚書令,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后封安陽亭侯。



在蔣琬墓的正對面便是子云亭。一座標準的仿清樓閣建筑立在西山最高處,瞬間讓綠樹掩映的山林有了分古色古香之味道。


西山子云亭是為紀念“西道孔子、文化宗師”揚雄揚子云而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劉禹錫的一首《陋室銘》讓“子云亭”名傳千古。

據記載:子云亭在四川有三處,一處是成都揚雄故居。另一處是修建在郫縣城郊揚雄故鄉,清代乾隆年間遷建于揚雄墓側。這兩處亭都已不存在。至今猶存的就是綿陽西山景區的子云亭。

據民國版《綿陽縣志》記載,西山子云亭為宋代鐫刻。1917年重修的子云亭是木結構的長方形亭臺,后一度被毀。直到1987年,市政府在鳳凰山(西山)鳳頭上新建了子云亭,一直保存至今。其占地10余畝,高23米,共三層,集樓、臺、亭、閣于一體,外形典雅,雄偉壯觀。成為西山最典型的代表。

亭因人得名,人因亭長留。西山子云亭的“子云”到底有怎樣的傳奇人生呢?

“子云”即揚雄,生于公元前53年。據《左傳》記載,“揚”本為“姬”姓,是周王族庶支,先祖曾在揚國稱侯。春秋末期,揚侯為避戰亂,帶領族人遷到巴郡江州。漢武帝時期,揚雄的先人們又遷徙到成都郫縣。


揚雄出生時,已家境貧寒,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揚雄前往長安途中,經過涪縣也就是現在的綿陽,因留戀西山美景而在這里停留、學習了一段時間,留下了“讀書臺”、“洗墨池”等文化遺跡和“玉女窺書”的浪漫傳說,這些與仙云觀、蔣琬墓、恭候祠、道教摩崖石刻、玉女泉以及子云亭等一起共同奠定了西山公園厚重的歷史文化。


后來,揚雄離開綿陽前往京城長安。隨后著《甘泉賦》、《河東賦》,成為繼司馬相如之后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后又仿《論語》作《法言》,仿《易經》作《太玄》對后世意義可謂重大。

子云亭從1987年重修后,除了仿古的外形外,室內陳設較為單薄。“除一兩座揚雄的雕像和簡單的文字介紹,內容不多,不能展現揚雄的生平事跡。

為讓游客感受西蜀盛景,領略大師風采,展示科技城底蘊和內涵,從去年開始綿陽便著手打造“西山公園子云亭揚雄生平事跡陳列項目”。

記者看到,重新開放的子云亭面貌已煥然一新。整個內部設置以揚雄生平事跡陳列為依托,以揚雄文化為主、地域文化為輔,結合漢代文化元素,采用很多現代展陳手法,全方位介紹揚雄與四川、與綿陽的淵源及其生平重大事跡。

作為中國唯一的科技城,在打造子云亭的時候,肯定少不了科技含量。子云亭亭內新增了漢代蜀郡3D街景,街上販夫走卒栩栩如生,游客站在3D街景前,會有種瞬間穿越回漢朝的感覺。

而揚雄的代表作《方言》是中國早期一部反映方言詞匯的重要著作,游客可通過觸屏選擇四川話、上海話、閩南語等7種不同方言,了解這部著作及有關知識典故。

此外,游客還可以通過電子觸摸屏,搶答有關揚雄的歷史和文學知識問題,通過投影感受早期玄學八卦的奧妙。

江蘇游客黃先生說,看到改造后的子云亭,他感觸頗多。“對于子云亭的初級印象來自于劉禹錫作品,幾年前曾慕名來西山子云亭,但里面陳列的東西不多。如今看到這里完全成了一個揚雄生平事跡紀念館,很好,很有看頭!以后我還要再來參觀。”

公園近期也將舉辦芙蓉葵花展,花展將展出近萬株芙蓉葵。



花展期間還將舉辦插花展、攝影展以及科普知識宣傳活動,寓教于樂豐富廣大綿陽市民的文化生活。(文/整理自綿陽日報 圖/綿陽全搜索 )



-或許你還喜歡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