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坤 男 1969年12月生 河南省鄭州市人、 本科學歷、 畢業于中央工藝美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國家注冊高級室內設計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會員、榮獲多項大獎,在常年藝術設計工作中,勤練書法、繪畫、摹古吸今、筆耕不輟、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并獲獎、中國國家畫院阮榮春工作室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鄭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金絲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名家聯合總會會員、鐘繇書畫院院務委員。 我一直以為林德坤繪畫有濃郁的文人畫意味,而文人畫(傳統意義上的)正是具備正氣文氣靜氣'三氣',文人畫更有思想、文化,繪者知識及審美趨向都能于繪畫窺見一斑。畫中有詩意,畫中有文氣。畫面重形似更重神似,文化修為于山水畫中自然流露。 國畫大師林德坤山水畫作品《山河頌》 腹有詩書氣自華,博采眾長畫格高。其實畫什么并不重要,怎么畫倒是重要,最終呈現的畫面就更其重要,是用筆粗率,'鋒芒'畢露急躁成畫,還是有借鑒取法后自成家數且文氣沛然?中國畫自有開路,畫之一路,山水畫也自有淵源。師法自然。寫生乃搜集素材一法。但忘卻本我,自我體悟后的創作方顯山水畫家的本色與藝術風貌。 國畫大師林德坤寫意山水作品《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靈感源于寫生,源于經典山水畫的組合,乃至源于照片,都未嘗不可。有學者認為當今山水畫家技法層面之用筆用墨不缺,我不以為然。事實上不少山水畫家既缺技法,更少三氣。正氣與三觀有關,反映繪者操行思想,情緒和審美眼光,有些山水畫家錯把戾氣當正氣,正是馮驥才所言缺少文化眼光。故正氣流露繪者心靈修為。文氣則集中反映繪者氣質稟賦與文化根底。靜氣則是繪者對山水畫真正的體認。林德坤深諳此理,力求山水畫三氣合一。 手繪原創 畫家林德坤山水畫作品《鳴泉清音》 自然之山水,真正的功用是容納一顆原本可能浮躁的心,使之寧靜,要不然要山水何用?難不成人們喜愛自然山水讓人心浮氣躁?山水無罪,當今人們集中某個時間點投身山水,自然只有攢動人頭而無法領略佳山好水。怪不得東坡等人偏愛月夜游山玩水。繪畫中的山水也一樣,不能從眾,那是不可能得山水佳趣的。囿于為稻粱謀,自然心靜不下來,技法走樣,涵養即便有也顯現不在畫面中。畫畫,實則畫心,畫面必與心(心靈、心情、心胸……)相涉。故字如其人外,畫亦如其人。足見良好心態之重要。 名人字畫作品 林德坤寫意山水畫《春山云起圖》
有些人奉'筆墨當隨時代''與時俱進'為圭臬,為擋箭牌。實則筆墨不定當隨時代,畫面也不定當隨時代。如若這時代中不少畫(包括山水)只充斥著千篇一律濃重粗野的視覺傾向,繪畫呈現戾氣浮躁氣商品氣三氣,那也隨時代當圭臬?繪畫,本質上是心緒的流露涵養的表露。我們說'和為貴',山水等繪畫,其實也是和為貴,溫和平淡,不激不厲。關鍵還是胸有丘壑,胸有'積墨'。走進真實山水是走進丘壑,走進傳統經典山水是走進丘壑,走進浩瀚書海更是走進丘壑。于漪答他人提問,'你這堂課準備了多少時間?''三十年。'于漪作答。這話對也不完全對。但我更傾向對,因為它的辯證。 書畫名家林德坤國畫山水作品《金秋佳色》 林德坤重技法更重豐厚學識修養的積淀,故而心態淡然沉靜,作品也淡然沉靜,落筆無窮格高意遠,真正能澄懷而觀道。 以上林德坤山水畫圖片皆摘自【易從網】,未經許可勿作他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