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專欄 ▼ 謝建國 學攝影離不開“景深”!景深,就是焦點前后清晰的范圍。景深大,就是前后都清晰;景深小,就是前景或背景都虛化,只有主體清晰。那么影響景深的因素有哪些呢?我知道你一定會說:光圈、攝距、焦距。這三要素的確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但除了這兩個,還有兩點或許你忽視了。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在光圈優先模式下,通過撥盤來調節光圈大小,是最常用的控制景深的攝影技巧!如果你想拍背景虛化的照片,就盡量開大光圈吧! 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如果你想虛化背景,那就把變焦鏡頭拉到最長焦端,這樣再配合大光圈,虛化效果就非常明顯了! 相機距離被攝物越近,景深越小;距離被攝物越遠,景深越大。用手機拍照,很難獲得背景虛化效果;但如果你以靠近被攝物幾厘米的距離拍攝,你會發現背景一下就虛化了!手機尚且如此,相機更是如此——拍得越近,越化越好! 與背景的距離越遠,景深越小;距離越近,景深越大。這點不要和上一條搞混淆——這里是主體與背景的距離,第三條是主體和相機的距離。所以拍人時,你會發現人附近的墻比較清晰,而遠處的山卻模糊了 傳感器面積越大,景深越小;面積越小,景深越大。卡片機、手機之所以很難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是因為傳感器太小。所以如果你追求虛化效果,就盡量選擇全畫幅相機吧!其次,大畫幅相機(4X5或者8X10)也正因為如此會比一般的135相機更難對焦,因為底片尺幅大,導致景深非常的虛。所以用8X10膠片來拍人像是一件挺不容易的技術活,不信大家可以試一試。 吞像開辦名師專欄啦! 【跟我拍】讓您與攝影名師零距離交流, 每周1—2位老師坐陣吞像訂閱號, 用圖文的形式為您帶來簡單實用的學習技巧, 絕對原創!絕對干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