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名醫名方秘方(四十六)

     黃每文圖書館 2016-10-08

                                  金元時期名醫方(四十六)

                                             李    杲    方

                                                 虛    證

            一、生脈散(原名生脈飲
            [組成]人參五錢、麥門冬、五味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氣陰不定。癥見體倦氣短懶言,口渴多汗,咽干舌燥,脈虛弱,及久咳傷肺,氣陰兩傷,干咳短氣,自汗者。
            [來源]《內外傷辨惑論·卷中·暑傷胃氣論》

            二、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芪15-20克、甘草(炙)5克、人參(去蘆,有嗽去之)10克、當歸身(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脈)10克、橘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術10克。
            [用法]上件藥?咀,都作一服,水2盞,煎至1盞,量氣弱、氣盛,臨病斟酌水盞大小,去渣,食遠稍熱服。
            [功效]益氣升陽,調補脾胃。
            [主治]1、脾胃氣虛。癥見身熱有汗,頭痛惡寒,渴喜熱飲,少氣懶言,或飲食無味,四肢乏力,舌質淡苔白,脈虛軟無力。
            2、氣虛下陷。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等。
            [來源]《脾胃論·飲食勞倦所傷始為熱中論》

            三、當歸補血湯
            [組成]黃芪30克、當歸(酒洗)6克。
            [用法]上件?咀,都作一服,水2盞,煎至1盞,去渣溫服,空心食前。
            [功效]補氣生血。
            [主治]勞倦內傷。癥見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以及婦人經期、產后血虛發熱、頭痛,或瘡瘍潰后,久不愈合者。
            [來源]《內外傷辨惑論·卷中·署傷胃氣論》

            四、升陽益胃湯
            [組成]黃芪60克、半夏(湯洗,脈澀者用)、人參、甘草各30克、獨活、防風、白芍藥、羌活各15克、橘皮(不去瓤)、茯苓、澤瀉、柴胡、白術各9克、黃連6克。
            [用法]為粗末,每服9-15克,加生姜5片、大棗2枚,水煎服。
            [功效]益氣補脾,升陽益胃。
            [主治]脾胃虛弱,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時值秋燥行令,濕熱少退,體重節腫,口苦食干,飲食無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者。
            [來源]《脾胃論》卷上方

            五、升陽散火湯
            [組成]升麻、葛根、羌活、獨活、白芍藥、人參各15克、柴胡24克、生甘草6克、炙甘草9克、防風7.5克。
            [用法]為粗末,每服15克,水煎服。
            [功效]升陽散火。
            [主治]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于脾土,四肢發熱倦怠,或骨蒸勞熱等。
            [來源]《脾胃論》卷下方

            六、失笑丸(一名枳實消痞丸)
            [組成]干生姜3克、炙甘草、麥芽曲、白茯苓、白術、以上各6錢、半夏曲、人參以上各9克、厚樸12克(炙)、枳實、黃連以上各15克。
            [用法]共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6-9克,白湯下,食遠服。
            [功效]消痞除滿,健脾和胃。
            [主治]脾胃虛弱,食積停滯,寒熱互結所致的心下痞滿,不欲飲食,體弱倦怠,或胸腹痞脹,食少不化,大便不調者。
            [來源]《蘭室秘藏》

            七、參術湯
            [組成]黃柏(酒浸)、當歸各0.6克、柴胡、升麻各0.9克、人參、陳皮、青皮各1.5克、神曲末2.1克、炙甘草、蒼術各各3克、黃芪6克。
            [用法]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食遠服。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沉重,食后昏悶。
            [來源]《蘭室秘藏》

            八、退熱湯
            [組成]黃芪3克、柴胡2.1克、生甘草、黃連(酒制)、黃芩、芍藥、地骨皮、生地黃、蒼術各1.5克!當歸身、升麻0.9克。
            [用法]上為粗末,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粗,食遠溫服。
            [功效]益氣退虛熱。
            [主治]表中虛熱,或遇夜則甚。
            [來源]《蘭室秘藏》

            九、當歸六黃湯
            [組成]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柏、黃芩、黃連、以上各等分(黃芪加一倍)。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15克,水2盞煎至1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
            [功效]滋陰清熱,固表止汗。
            [主治]陰虛有熱。癥見發熱盜汗,面赤口干,心煩唇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脈數。
            [來源]《蘭室秘藏》

            十、扶脾丸
            [組成]生姜、肉桂各1.5克、干姜、藿香、紅豆各3克、白術、茯苓、橘皮、半夏、訶子皮、炙甘草、烏梅肉各6克、大麥蘗(炒)、神曲(炒)各12克。
            [用法]上為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白湯送下,食前。
            [功效]扶脾溫中,燥濕止痛。
            [主治]脾胃虛寒,腹中痛,溏瀉無度,飲食不化
            [來源]《蘭室秘藏》

            十一、人參芍藥湯
            [組成]麥冬0.6克、當歸身、人參各0.9克、炙甘草、白芍藥、黃芪各3克、五味子5個。
            [用法]上藥研為粗末,分作2服。每服以水120毫升,煎至60毫升,去渣,稍熱服。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脾胃虛弱,氣促憔悴。
            [來源]《脾胃論》

            十二、藿香安胃散
            [組成]藿香、丁香、人參各7.5克、橘紅15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次6克加生姜1片同煎,食前服。
            [功效]益氣健脾和中。
            [主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來源]《脾胃論》

            十三、異功散
            [組成]人參、茯苓、白術、甘草、橘皮各15克。
            [用法]上為散,每服7.5克,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棗2枚,同煎至70毫升,食前溫服。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脾胃虛冷,腹鳴腹痛自利,不思飲食。
            [來源]《脾胃論》

            十四、橘皮積術丸
            [組成]枳實(麩炒去穰)、橘皮各30克、白術60克。
            [用法]上藥為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溫水送下,食遠服。
            [功效]健脾行滯。
            [主治]老幼元氣虛弱,飲食不消,臟腑不調,心下痞悶。
            [來源]《脾胃論》

            十五、木香干姜枳術丸
            [組成]木香9克、干姜15克(炮)、枳實30克(炒)、白術45克。
            [用法]上為極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6-9克,溫水送下。
            [功效]破除寒滯氣,消飲化食。
            [主治]脾胃虛寒,不思飲食。
            [來源]《脾胃論》

                                      頭    痛

            一、白芷散
            [組成]郁金3克、香白芷、石膏各6克、薄荷葉、芒硝各9克。
            [用法]上為極細末,口含水,鼻內搐之。
            [功效]疏風清熱。
            [主治]頭痛。
            [來源]《蘭室秘藏》

            二、碧云散
            [組成]細辛、郁金、芒硝各3克、蔓荊子、川芎各3.6克、石膏3.9克、青黛4.5克、薄荷葉6克、紅豆1個。
            [用法]上為極細末,口噙水,鼻內?之。
            [功效]疏風清熱,開竅利頭目。
            [主治]頭痛。
            [來源]《蘭室秘藏》

            三、羌活清空膏
            [組成]蔓荊子3克、黃連9克、羌活、防風、甘草各12克、黃芩30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3克,茶清調下,食后臨臥服。
            [功效]疏風清熱。
            [主治]頭痛。
            [來源]《蘭室秘藏》

            四、安神湯
            [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6克、防風7.5克、柴胡、升麻、酒生地黃、酒知母各15克、酒黃柏、羌活各30克、黃芪60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15克,水700毫升,煎至400毫升,加蔓荊子1.5克、川芎0.9克,再煎至250毫升,去粗,臨臥熱服。
            [功效]疏風清熱,明頭目。
            [主治]頭痛,頭旋眼黑。
            [來源]《蘭室秘藏》

            五、細辛散
            [組成]細辛、瓦粉各0.6克、生黃芩、芍藥各1.5克、酒黃連、川芎各2.1克、炒黃芩、酒黃芩各3克、炙甘草4.5克、柴胡6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9克,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取清,食后服之。
            [功效]疏風清熱。
            [主治]偏正頭痛。
            [來源]《蘭室秘藏》

            六、川芎散
            [組成]川芎0.9、柴胡2.1克、羌活、防風、藁本、生甘草、升麻各3克、熟甘草、熟生地黃各6克、酒黃連(炒)、酒黃芩各13.5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3克,或6-9克,食后茶清調下。
            [功效]疏風清利頭目。
            [主治]頭目不清利。
            [來源]《蘭室秘藏》

                                   腰    痛

            一、壯本丹秘方
            [組成]杜仲(酒炒)30克、肉蓯蓉15克、巴戟15克、破故紙(鹽水炒)30克、茴香30克、青鹽15克。
            [用法]上為末,將豬腰子分開,入藥在內,縫住,紙包煨熱。每1個一服,用黃酒送下。
            [功效]壯筋骨,補元,養丹田。治腰痛之妙劑。
            [主治]腎虛腰痛,久則寒冷。
            [來源]《蘭室秘藏》

            二、獨活湯
            [組成]炙甘草、羌活、防風、獨活、大黃(煨)、澤瀉、肉桂各9克、當歸稍、連翹各15克、酒漢防己、酒黃柏各30克、桃仁30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15克,酒120毫升,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熱服。
            [功效]祛風、活血、通絡。
            [主治]因勞役,腰痛如折,沉重如山。
            [來源]《蘭室秘藏》

                                    消    渴

            一、辛潤緩肌湯
            [組成]生地黃、細辛各0.3克、熟地黃0.9克、石膏1.2克、黃柏(酒制)、黃連(酒制)、生甘草、知母各1.5克、柴胡2.1克、當歸身、荊芥穗、桃仁、防風各3克、升麻4.5克、紅花少許、杏仁6個、小椒2個。
            [用法]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食遠,稍熱服之。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
            [主治]消渴證才愈,只有口干,腹不能努,此藥主之。
            [來源]《蘭室秘藏》

            二、當歸潤燥湯
            [組成]細辛0.3克、生甘草、炙甘草、熟地黃各0.9克、柴胡2.1克、黃柏、知母、石膏、桃仁泥、當歸身、麻子仁、防風、荊芥穗各3克、升麻4.5克、紅花少許、杏仁6個、小椒3個。
            [用法]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熱服,食遠。
            [功效]養陰生津潤燥。
            [主治]消渴,大便閉澀,干燥結硬,兼喜溫飲,陰頭退縮,舌燥口干,眼澀難開,及于黑處見浮云。
            [來源]《蘭室秘藏》

                                      血    證

            一、黃芪芍藥湯
            [組成]葛根、羌活各15克、白芍藥、升麻各30克、炙甘草60克、黃芪90克。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15克,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食后溫服。
            [主治]鼻衄血多,面黃,眼澀多眵,手麻木。
            [來源]《蘭室秘藏》

            二、麥門冬飲子
            [組成]黃芪3克、麥門冬、當歸身、生地黃、人參各1.5克五味子10個。
            [用法]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熱服,不拘時。
            [功效]益氣養陰止血。
            [主治]吐血久不愈。
            [來源]《蘭室秘藏》

                                    傷    食

            一、和中丸
            [組成]人參、干姜、陳皮各3克、干木瓜6克、炙甘草9克。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6-9克,白湯送下,食前。
            [功效]補胃進食。
            [主治]飲食所傷。
            [來源]《蘭室秘藏》

            二、木香人參生姜積術丸
            [組成]干生姜7.5克、木香9克、人參10.5克、陳皮12克、枳實30克(炒)、白術45克。
            [用法]上為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溫水送下,食前。
            [功效]益氣行滯化濕。
            [主治]傷飲食。
            [來源]《蘭室秘藏》

            三、白術丸
            [組成]白礬(枯)9克、黃芩15克、橘皮21克、神曲(炒)、半夏、白術各30克、枳實(麩炒)33克。
            [用法]上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6克,白湯下。素食多用干姜,故加黃芩以瀉之。
            [主治]傷豆粉、濕面、油膩之物。
            [來源]《蘭室秘藏》

            四、上二黃丸
            [組成]甘草6克、升麻、柴胡各9克、黃連30克、黃之60克。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6克,白湯下,食遠。
            [主治]傷熱食,痞悶,兀兀欲吐,煩亂不安。
            [來源]《蘭室秘藏》

            五、瓜蒂散
            [組成]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用法]為極細末,每服3克,溫漿水調下,取吐為度。
            [功效]涌吐停食。
            [主治]飲食過飽,填塞胸中。
            [來源]《蘭室秘藏》

            六、檳榔丸
            [組成]炙甘草3克、木香、人參、檳榔各6克、陳皮15克
            [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白湯下,食前。
            [功效]破滯氣,消飲食。
            [主治]傷食。
            [來源]《蘭室秘藏》

            七、半夏枳術丸
            [組成]半夏(姜制)、白術、枳實(麩炒)。
            [用法]上藥為極細末,荷葉燒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6克,多服不妨,無定法,如熱湯浸蒸餅為丸亦可。
            [功效]健脾化濕,行氣消食。
            [主治]冷食內傷,脾胃氣虛,飲食不消。
            [來源]《脾胃論》

                                        便    秘

            一、潤腸丸
            [組成]桃仁、麻仁各30克、當歸尾、煨大黃、羌活各3克。
            [用法]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6-9克,空腹服。
            [功效]潤腸通便。
            [主治]脾胃伏火,大便秘澀,不思飲食。
            [來源]《蘭室秘藏·大便結燥門》

            二、潤腸湯
            [組成]生地黃、生甘草各6克、大黃(煨)、熟地黃、當歸稍、升麻、桃仁、麻仁各3克、紅花0.9克。
            [用法]上為粗末,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食遠溫服。
            [功效]滋陰養血,潤腸通便。
            [主治]大腸結燥不通。
            [來源]《蘭室秘藏》

            三、通幽湯
            [組成]炙甘草、紅花各0.3克、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升麻、桃仁泥、當歸身各3克。
            [用法]上都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粗,調檳榔細末1.5克,稍熱,食前服。
            [功效]養陰活血通幽。
            [主治]大便難,幽門不通,上沖吸門不開,噎塞,大便燥秘,氣不得下。
            [來源]《蘭室秘藏》

                                       痔    瘡

            一、紅花桃仁湯
            [組成]黃柏4.5克、生地黃3克、澤瀉2.4克、蒼術1.8克、當歸梢、漢防已、防風梢、豬苓各1.5克、麻黃0.6克、紅花1.5克、桃仁10個。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水75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粗,稍熱,食前服之。忌風寒處大小便。
            [主治]痔漏經年,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來源]《蘭室秘藏》

            二、秦艽當歸湯
            [組成]大黃(煨)12克、秦艽、枳實各3克、澤瀉、當歸精、皂角仁、白術各1.5克、紅花少許、桃仁20個。
            [用法]上都作一服,水75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粗,食前熱服。忌風寒處大小便。
            [功效]清熱潤燥,活血消痔。
            [主治]痔漏,大便結燥,疼痛。
            [來源]《蘭室秘藏》

            三、當歸郁李仁湯
            [組成]郁李仁、皂角仁各3克、枳實2.1克、秦艽、麻仁、當歸梢、生地黃、蒼術各1.5克、大黃(煨)、澤瀉各0.9克。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除皂角仁別為末,水75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入皂角仁末調,空心,食前服之。忌風寒處大小便。
            [功效]清熱涼血,潤腸行氣通便。
            [主治]痔漏大便硬,努出大腸頭,下血,苦痛不能忍。
            [來源]《蘭室秘藏》

                                           倒    睫

            一、防風飲子
            [組成]細辛、蔓荊子各0.9克、葛根、防風各1.5克、當歸身2.25克、炙甘草、黃連、人參各3克。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食遠服。避風寒。
            [功效]養血益氣,疏風扶睫。
            [主治]倒睫卷毛。
            [來源]《蘭室秘藏》

            二、神效明目湯
            [組成]細辛0.6克、蔓荊子1.5克、防風3克、葛根4.5克、甘草6克。
            [用法]上為粗末,作一服,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稍熱臨臥服。
            [功效]疏風散郁。
            [主治]眼棱緊急,致倒睫卷毛及上下臉皆赤爛,睛疼昏暗,晝則冷淚常流,夜則眼澀難開。
            [來源]《蘭室秘藏》

                                       牙    疾

            一、清胃湯
            [組成]真生地黃12克、當日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揀凈)3-5克(如黃連不好加量,用夏月倍之。大抵黃連臨時增減無定l、升床3克。
            [用法]上為細末,都作一服。水1盞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功效]清胃涼血。
            [主治]胃有積熱,火氣上攻。癥見牙痛牽引頭腦,面頰發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浮大而數。
            [來源]《脾胃論·卷下·調理脾胃治驗》

            二、白牙散
            [組成]白芷2.1克、升麻3克、石膏4.5克、羊脛骨灰6克、麝香少許。
            [用法]上為細末,先用溫水漱口,擦之。
            [功效]牙齒增白。
            [來源]《蘭室秘藏》

            三、牢牙散
            [組成]羌活30克、草龍膽(酒洗)45克、羊脛骨灰60克、升麻120克。
            [用法]上為細末,以紗羅子羅骨灰作微塵末,和勻,臥時貼在牙齦上。
            [功效]清熱瀉火,散風止痛。
            [主治]牙齦肉綻有根,牙疳腫痛,牙動搖欲落,牙齒不長,牙黃口臭。
            [來源]《蘭室秘藏》

            四、立效散
            [組成]細辛0.6克、炙甘草0.9克、升麻2.1克、防風3克、草龍膽(酒洗)12克。
            [用法]上為粗末,都作一服,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以匙抄在口中,渫痛處,待少時則止。
            [功效]溫經驅風,瀉火止痛。
            [主治]牙齒痛不可忍,及頭腦項背微惡寒飲,大惡熱飲,其脈上中下三部陽虛陰盛,是五臟內盛,六腑陽道脈微小,小便滑落。
            [來源]《蘭室秘藏》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久软件|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av| 国产乱了伦视频大全亚琴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蜜柚| 亚洲 制服 丝袜 无码| 午夜夫妻试看120国产|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 51精品免费视频国产专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久久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码|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在线午夜不卡精品影院|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福利精品国产二区|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WWW无码专区| 制服 丝袜 亚洲 中文 综合|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不卡区一区二|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少妇| 亚洲 国产 制服 丝袜 一区|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一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