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古代詩歌鑒賞:情感類型解析

     懷念二中 2016-10-14

    古代詩歌鑒賞:情感類型解析

    一、序言

    ★抒情是詩歌最本質(zhì),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考試當中,對詩歌情感的理解幾乎是“必考”題。

    ★一般來說,情貴隱而忌顯,即追求含蓄、蘊藉,切忌直白、淺露,因此,分析理解詩歌情感,要在知人論事的基礎(chǔ)上,努力和善于品味、挖掘,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抓住有關(guān)蛛絲馬跡,一尋到底。像鉆探機一樣,探究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進而尋獲精神寶藏。

    ★說是“貴隱忌顯”,也不全盡然。有時候,詩中表明情感的詞語或痕跡,有時也不難發(fā)現(xiàn)。

    ★欲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多積累,對不同類型、不同詩作進行分析,歸納、整理,藉此增加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非常重要。

     

    二、情感類型與解析

    (一)志向抱負,建功立業(yè)/壯志未酬,年華早逝/遭受打擊,失意憤懣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鵲橋仙  陸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②。鏡湖③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注】①這三句是追憶當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 ②占斷:占盡。蘋洲煙雨:指長滿蘋草、煙雨空濛的風光。③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xiāng)會稽當?shù)朗浚谠t賜他鏡湖一角。

    1)上闋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它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5分)

     

    【參考答案】那些整天酣飲的酒徒一個個封侯拜將,而自己只能做一個閑散的江邊漁翁。表達了對自己壯志未酬而只能隱居的無奈和牢騷。

    2)詞的結(jié)尾借用了賀知章的故事,這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用來含蓄地表達對統(tǒng)治者的不屑和憤慨之情。皇帝既置我于閑散,鏡湖風月原本就屬于閑散之人,又何必讓皇帝來恩賜呢?再說,天地之大,何處容不下我一個閑散之人,誰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賜!

    2、閱讀下面這首古詩 回答問題。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②使心傷。

    注:①商風:秋風。   ②愴悢(liàng):悲傷。

    1)詩中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四句體現(xiàn)了鳳凰怎樣的品性?

     

    【參考答案】高潔(或“超然脫俗”“清高”)(答“遠離塵世”給分);志向遠大(或“心憂天下”)

    2)這首詩整體上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或“比興”“象征”)的手法。以凰自喻(或“征詩人自己”,發(fā)了詩人孤獨無奈的苦悶心情和壯志難酬(或“國無門”的悲傷情懷。

    3.(2013四川)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8分)

    九日和韓魏公①

    蘇洵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fā)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臺

    佳節(jié)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①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韓魏公,時為丞相。金罍,泛指酒盞。曲臺,指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

    1)本詩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答:主要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憂愁和苦悶。作者已頭發(fā)花白卻不得重用,佳節(jié)時愁苦嘆息,只能在酒醉中俱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無眠,凡此種種,都表現(xiàn)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憂愁和憤懣。

    2佳節(jié)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有何妙處?請簡要賞析。(4分)

     

    答:妙在用三層對比強化了詩人憂愁之深和潛藏于胸的壯心未絕。佳節(jié)時不喜反憂,壯志在現(xiàn)實中的落空與在醉酒豪言中的呈現(xiàn),在時間上一長一短,正反對比,層層推進,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

     

    (二)關(guān)心、同情百姓,關(guān)心百姓生活和疾苦/熱愛鄉(xiāng)村和百姓生活/批判酷吏、重稅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百道飛泉噴雨珠,春風窈窕綠蘼蕪。

                    山田水滿秧針出,一路斜陽聽鷓鴣。

    1)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詩歌寫山行途中所見“飛泉”、綠色“蘼蕪”、田秧、鷓鴣,自然景色美好,心情愉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鄉(xiāng)村美好生活的向往。

    2)這首詩扣題很緊,請簡要分析各句是怎樣呼應題目的。

     

     

    【參考答案】四句均為“山行”所見、所聽、所感。首句以“飛泉”寫山高陡峭,泉景奇特;次句用“春風窈窕”襯托內(nèi)心的輕松愉快;第三句寫田秧生機勃勃,同時點明“山行”;最后一句,用一路鷓鴣相伴寫出山行的美好感受。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

    客從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

    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

    開視化為血,哀今征斂無。

    【注】泉客珠:指珍珠。泉客,傳說中的人魚,相傳它們流出的眼淚能變?yōu)檎渲椤?span lang="EN-US">②佛教傳說,有些珠子中隱隱有字。篋笥:指儲藏物品的小竹箱。

    (1)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故事,請簡述這個故事。(4)

     

    答:有客人從南海來,送我珍珠;珍珠里隱約有字,想辨認卻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來征求;但日后打開箱子一看,珍珠卻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現(xiàn)在再也么有什么可以應付官家的征斂了。

    (2)從全詩看,珠中有隱字、珍珠化為血各有什么寓意?(4)

     

    答:珠中有隱字,寓意為百姓心中有難言的隱痛。珍珠化為血,寓意為官家征斂的實為平民百姓的血汗。

    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戊辰即事①

    ()劉克莊

    詩人安得有青衫,今歲和戎百萬縑。

    從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樹養(yǎng)吳蠶。

    【注】 戊辰:公元1208(宋嘉定元年),時宰相韓侂胄當政,為了立蓋世功名以自固,讓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結(jié)果招致大敗。戰(zhàn)后和約,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納大量錢財為代價。

    1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其作用是什么?(5)

     

    【答案】以小見大的手法。(2)以詩人的身份,尚無青衫可穿,普通人民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詩人以無青衫這一件小事情,反映出戰(zhàn)爭、戰(zhàn)敗給人民帶來苦難這一大課題,諷刺了統(tǒng)治者無能、腐朽,只會剝奪、欺壓人民。以此二句反映戰(zhàn)敗給人民帶來的無窮災難,十分恰切。(3)

    2)“西湖插柳”改為栽桑樹養(yǎng)吳蠶”,你認為這符合情理嗎?請說說理由。(6)

     

    【答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把西湖著名景點上的柳樹都砍光拔盡,種上桑樹以養(yǎng)蠶,自然荒唐至極,但是,這種作法卻有合理性,總得讓人有衣穿,不養(yǎng)蠶怎么能行。事關(guān)國計民生,西湖沒有柳可以,人民沒吃沒穿可不行。(3)這兩句詩意在諷刺,其特點是運用對比,前句寫統(tǒng)治者的嬌奢淫逸,后句寫老百姓的窮愁苦難。(3)

     

    (三)離別、送別的愁苦和傷感,對友人、親人的思念與祝福/羈旅之愁;漂泊、流落,內(nèi)心的孤獨與寂寞。

    送別詩解析:

    在古代,交通不便,人們一旦分離,相聚頗艱。因而,古人重離別,寫離別的詩也多,送別詩成為古代詩歌中最重要的、很具代表性的一類。

    送別詩以送別為特定場景,一般表達對友人的留戀、關(guān)懷、思念,表達分別時的依依不舍,或分別時(后)的孤寂、惆悵、落寞。當然,也或有對友人的寬慰,借此表達自己的志節(jié)等等。從風格上看,大體可分為兩類:傷感型和豪邁型。

    羈旅詩解析:

    羈旅詩,也叫羈旅行役詩。在古代,許多人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xiāng):或漂泊異地,或謀求仕途,或被貶赴任,或游歷山川,抑或是探親訪友,皆所謂“羈旅”,長久寄居他鄉(xiāng)之意。由于長期離鄉(xiāng)在外,所以這類詩往往抒發(fā)的是綿綿鄉(xiāng)愁,對親人無盡的思念,以及所有的遭遇和坎坷,表達羈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苦,內(nèi)心的孤獨與惆悵。

    1閱讀下面這首詩 回答問題。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這首詩中的“渺茫”一詞在詩中有什么含義?包含著作者怎樣的心情?

     

    【參考答案】從字面上來看,“渺茫”是在形容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作者是借景抒情,寫詩人心中的茫然,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

    2)詩歌的三、四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采用設(shè)問的手法。第三句故設(shè)一問,造成轉(zhuǎn)折之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jié)尾一句既抒發(fā)了離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長,言有盡而意無窮。

    2、閱讀下面這首詩 回答問題。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衣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注:離歌:離別之歌。   關(guān)城:潼關(guān)、函谷關(guān)。   御苑:皇家的宮苑。   砧聲:搗制寒衣的聲音。

    1)首聯(lián)、頷聯(lián)通過哪幾個詞表達了季節(jié)的怎樣的特征?從中又表達出詩人什么感情?

     

    【參考答案】通過“微霜”、“鴻雁”寫出了送別時深秋時節(jié)蕭瑟的氣氛,從中表達出詩人送別的悲愁難抑、黯然神傷的心情。

    2)尾聯(lián)用什么藝術(shù)手法表達出怎樣的思想內(nèi)容?

     

    【參考答案】尾聯(lián)直抒胸臆,以長者的口吻表達了對魏萬的勸勉:莫把長安當作行樂之地而虛度大好時光。

    3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問題: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看似尋常卻有很特別的一個細節(jié):家書將要交由行人帶出,忽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特定要回“又開封”,進行補寫。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xiāng)親人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表達了作者對這封“家書”的看重,以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限的思念。

    4.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題目。(6分)

    送何遁山人歸蜀

    [宋」梅堯臣

    春風入樹綠,童稚望柴扉。

    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

    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

    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

    ——選自《宋詩精華錄》

    【注】杜鵑:又名子規(guī)。息機:擺脫瑣事雜務,停止世俗活動。

    1)請簡要分析首句中字的妙處。(2分)

     

    答:字寫出了春風吹綠林木的動態(tài),表現(xiàn)了春風的活力,顯示了春天的生機,增強了詩韻味。

    2)三、四兩聯(lián)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fā)情感的?請簡要賞析。(4分)

     

    答:頸聯(lián)想象友人喜逢家鄉(xiāng)的燕子,一洗征塵,表現(xiàn)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尾聯(lián)進一步設(shè)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超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厭棄世俗,寄身或寄情山水,熱愛田園,自甘淡泊,怡然恬淡

    山水、田園詩解析:

    山水田園詩即以描寫自然風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生活為內(nèi)容的詩,具有強烈的隱逸色彩。

    抒發(fā)的情感主要是:對自由美好的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對世俗、黑暗官場的厭棄與不滿;質(zhì)樸、恬淡、閑適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

    人物代表:山水詩源于南朝(宋)謝靈運,田園詩源于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著名代表。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酬張少府   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1)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這首詩寫作者對官場的失望和隱居山林之樂,表現(xiàn)出作者恬靜淡泊、樂山樂水的情懷。

    2)尾聯(lián)以“漁歌入浦深”回答張少府的詢問,它的深遠含義是什么?

     

     

    【參考答案】山水之樂是不可言傳的,只有親自嘗試才能懂得困窘和通達的道理,領(lǐng)悟人生的真諦。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1)本詩寫景有何特點?

     

    【參考答案】描寫景物有聲、有色、有形,體現(xiàn)了“詩中有畫”的特點。所寫景物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寫得情景交融。所選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煙等富有季節(jié)和時間特征的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靜謐的山水田園風景畫。

    2簡析頷聯(lián)、尾聯(lián)的人物形象特點。

     

    【參考答案】頷聯(lián)刻畫了詩人年事已高和安閑的神態(tài)。尾聯(lián)生動的刻畫了裴迪的狂士之態(tài)。

    3全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表現(xiàn)了詩人的閑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3.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

    釣船歸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1)“鱖魚肥三字讓人聯(lián)想起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句。(1)

     

    答:桃花流水鱖魚肥。

    (2)簡析首句中字的妙處。(3)

     

    答:聯(lián)系春深”“染衣字巧妙展現(xiàn)了暮春時節(jié)芳菲凋盡,成了自然的主色調(diào)的情景,委婉道出詞人內(nèi)心的純凈。

    3)探究本詞的思想感情。(4分)

     

    答:詞人通過釣船”“柴扉”“白鷗”“鱖魚等意象的描寫,展現(xiàn)出田園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隱居為樂,不再以世事縈懷的內(nèi)心世界。(4分)

     

    (五)邊塞:環(huán)境惡劣,雄闊壯美/戰(zhàn)事緊張,軍情激昂/窮兵黷武,反對戰(zhàn)爭

    邊塞詩解析:

    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zhàn)生活,后人稱他們?yōu)椤斑吶娙恕保纬闪怂^的“邊塞詩派”。反映邊塞征戰(zhàn)生活的詩作逐漸蔚為大觀,成為唐代這個詩歌大國的一束奇葩。

    邊塞詩以描寫邊塞風光、將士邊塞生活為內(nèi)容。抒發(fā)的情感主要有:忠君愛國,渴望建功立業(yè);邊地生活的艱辛,思念家鄉(xiāng)、親人;戰(zhàn)爭的殘酷,反對窮兵黷武;也有報國無門,友人惜別,等等。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從軍行(其四)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③。

    注: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連山。②玉門關(guān):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③樓蘭:漢時西域諸國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羅布泊附近。

    1詩中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請作具體分析。

     

    【參考答案】“黃沙”形象點出邊塞戰(zhàn)場的特征,“百戰(zhàn)”極言戰(zhàn)事之頻繁,“穿金甲”是說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時間之長,戰(zhàn)斗之艱苦。短短七個字,高度概括了邊地之荒涼、條件之惡劣、時間之漫長、戰(zhàn)爭之頻繁艱難。

    2一、二句寫景對表現(xiàn)戍邊將士有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通過境界壯闊、環(huán)境惡劣的景物描寫,襯托戍邊將士不畏艱難,守衛(wèi)邊疆的豪情壯志。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注:①受降城:貞觀二十年,唐太宗曾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由此得名;一說在今內(nèi)蒙古五原縣西北。  回樂烽:回樂縣的烽火臺,在今寧夏靈武西南。  蘆管:即蘆笛。

    1詩的前兩句寫景,分別是什么角度來寫的?給人的共同感受是什么?

     

    【參考答案】第一句是遠望,第二句是近看。共同感受是令人望而生寒。

    2分析詩中是怎樣把景色、聲音、感情三者融為一體的。

     

    【參考答案】前兩句寫景,如霜的月光和如雪的沙漠,營造出征人思鄉(xiāng)的典型環(huán)境;第三句寫聲,萬籟俱寂,夜風送來凄涼幽怨的笛聲,引發(fā)了征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水到渠成,第四句直抒“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前三句是為第四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鋪墊的。全詩將詩情、畫意和音樂美熔于一爐。

    3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

    塞下曲

    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①。

    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

    詩歌頷聯(lián)中黯黯見臨洮黯黯有什么表達效果?(2分)

     

    【答案】⑴“黯黯即暗淡的意思,這里明指天氣,(1分)描繪了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也暗指征人心情的黯淡凄涼,表達了厭戰(zhàn)的情緒。(1分)

    請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這首詩運用渲染、對比等表現(xiàn)手法,(1分)通過對塞外惡劣環(huán)境和昔日戰(zhàn)爭遺跡的描繪,渲染了凄冷、荒涼的氣氛,表達詩人對塞外古戰(zhàn)場凄涼的感受;通過昔日長城戰(zhàn)高昂的士氣與眼前白骨遍野的慘象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爭的厭惡之情。這首詩著重表現(xiàn)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zhàn)爭的殘酷,其中蘊含了詩人對窮兵黷武的抵觸情緒。(3分)。(表現(xiàn)手法回答側(cè)面描寫亦可得分)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從軍行

    陳羽

    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

    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

    1)一、二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物,具有什么樣的作用?

     

    【答案】一、二句描寫了從軍將士面對的極為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天山腳下寒風勁吹,湖邊(“海畔”)凍泥紛紛裂開,梧桐樹上的葉子已經(jīng)刮光,枝梢被狂風折斷。一、二句竭力突出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用濃重氛圍映襯(反襯)從軍將士無所畏懼的精(昂揚的斗志,一往無前的精神)。

    2)試分析三、四句所包含的表現(xiàn)手法。

     

    【答案】①視聽結(jié)合:先寫“橫笛聞聲”、后寫“紅旗直上”,符合人們對遠處事物的注意往往“先聲后形”的一般習慣;笛聲、白雪、紅旗,展示出一幅壯美的行軍圖景。(“動靜結(jié)合”亦可。山的靜,笛聲、旗的動)②運用借代的手法。三四句意在寫人,卻不正面寫出,而是以“紅旗”、“橫笛”代人(軍隊),不言人而自有人在,既節(jié)省了筆墨,又豐富了作品的藝術(shù)容量,給了讀者廣闊的寫作空間。

     

    (六)懷念故國,恢復故土/感慨興亡,亡國之痛/報國無門,壯志難酬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漢宮春·立春日    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曾解連環(huán)。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注】①這首詞是辛棄疾南歸之初、寓居京口(鎮(zhèn)江)時所作。②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紙為燕形戴在頭上,以示迎春,叫春幡。③西園:原指供皇帝游獵的場所,因其地處京城西郊,故稱西園。④青韭堆盤:古時立春時做的五辛盤。

    1)這首詞是怎樣表現(xiàn)“東風”的?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先寫東風忙碌著催發(fā)花柳,再寫東風閑暇時摧老人的容顏,表現(xiàn)出春天生機勃勃的特點,也表達了詞人時光易逝之慨。

    2)請結(jié)合全詞分析詞人“清愁不斷”的原因。

     

    【參考答案】中原淪陷,詞人思念家園;時光易逝,但詞人功業(yè)未就,報國無門;擔憂時局,憂國心切

    2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南宋吳錫疇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幾許幽情遞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風。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畝園私涑水翁③。

    無賦招魂成獨嘯,且排春句答春工。

    []①吳錫疇:南宋末年詩人,死后第三年南宋滅亡。

    濂溪老:即周敦頤,晚年定居于廬山,世稱濂溪先生。

    涑水翁:指司馬光,陜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xiāng)人,世稱涑水先生。

     (1)簡要賞析頸聯(lián)中”“二字的精妙之處。(4)

     

    【答案】是迎接的意思,是偏愛的意思。(2分)頸聯(lián)使用擬人手法,賦予綠草田園以人性人情,寫出它們對其主人的親昵之狀,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情。(2分)

    (2)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歌所表達的幽情(4)

     

    【答案】幽情在本詩中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傷春之情。(1分)一是憂國之情。(1分)盛春已經(jīng)過去了,而南宋也是國運衰微,盛景不再,大勢已去,故這幽情從表面看似是傷春,從全詩看它暗含著憂國傷時的隱痛。(2分)

    3、(2013年江西卷).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水調(diào)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

    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注】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

    余既三句《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三種意象的共同內(nèi)涵。(2分)

     

    【答案】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征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jié)操。

    2)指出聽我楚狂聲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思?(6分)

     

    【答案】兩個典故分別出自《論語》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前者以楚狂接輿的典故,表達了詞人抗金復國理想無人理解的悲憤;后者以陶淵明自況,抒發(fā)了詞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情懷。

    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89題。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諸子侄①

    ()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飄泊棲遲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夢覺聽啼鵑。

    【注】 這首詩作于元順帝元年寒食日祭掃祖墓時。作者的先祖虞允文曾在宋高宗紹興年間大破金兵,暫時穩(wěn)定了南宋局面,但最終宋朝還是滅亡了。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江山信美非吾土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5)

     

    【答案】這首詩表面上是教育子侄們不要忘記祖宗故土,表現(xiàn)了殷切的思鄉(xiāng)之情,但字里行間又處處婉曲地流露出興亡之感。(2)“江山信美非吾土,面對大好河山,作者突然意識到這已不再是宋朝的天下,亡國之隱痛頓時涌上心頭。首句直扣詩歌的主旨,增強了全詩的悲壯色彩。(3)

    2)你是如何理解詩中啼鵑這一意象的?請結(jié)合末句簡要分析。(6)

     

    【答案】答案:啼鵑,相傳為古代蜀主望帝之魂所化,啼聲甚悲,往往用來寄托國家的興亡。(2)這首詩末句語意雙關(guān),明寫暮春杜鵑哀啼使人難過,暗中寄托了國家興亡的悲戚。語意含蓄,隱晦曲折而又感情深沉。(4)

     

    (七)懷古傷今,借古諷今/使用典故,用典抒情

    懷古(詠史)詩解析:

    懷古(詠史)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表達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詩歌。

        表達的情感常有:感慨2.感慨壯志難酬3.感慨國運衰微4.抒發(fā)愛國情懷5.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①抒發(fā)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或表達內(nèi)心的追憶與感傷;抑或抒發(fā)豪情壯志,渴望像古人一樣建立功業(yè)。

    ②感慨盛衰無常、物是人非;昔盛今衰、國運衰微。常常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表達對國家命運前途的擔心和憂慮。

    ③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懷詠,針貶時弊,憂國傷時。

    ④借古人古事表達對自身的遭遇感慨,傷人,傷己,傷時。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11全國新課標卷)

    春日秦國懷古   周樸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shù)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縈紆:旋繞曲折。

    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表現(xiàn)了懷古傷今之情。詩人春日眺望涇水之濱,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guān)系的?(6)

     

    【參考答案】①觸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寫哀景抒哀情。

    2                        商調(diào)·黃鶯兒     

    贈燕   []張潮

    花落意難堪,向泥中,著意銜,攜歸畫棟修花口。珠簾半城,烏衣半摻,最難消王謝堂前憾。語呢喃,千般訴說.只有老僧諳。

    注:①花口:指初開的花。因花開時如口張狀,故稱。

    1)(參考題)作者描寫燕子,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參考答案】擬人,用典,虛實結(jié)合。

    2)散曲中的燕子為何不銜泥而銜花?作者這樣寫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析】觸情點:燕(子)。進一步:燕子是個擬人化的形象。銜花,修“花口”;“珠簾”、“烏衣”、“王謝堂前”,借典故表達了無限的遺憾和感慨。這種遺憾和感慨雖然“只有老僧諳”,但意為物是人非、盛衰無常還是比較清楚的。

    【參考答案】燕子不銜泥而銜花,是因為憐惜花朵零落,同時銜花去修補彩繪的房梁上斑駁的花朵。

    作者借此抒發(fā)了惜花傷春、痛惜衰敗的感情。

    3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題目(8分)

    南鄉(xiāng)子 邢州道上作

    陳維崧①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風②卷怒濤。并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雕。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③

        【注】①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陽羨詞派領(lǐng)袖,江南宜興(今江蘇宜興)人。官至榆林院檢討,并參修《明史》。此詞應是康熙七年(1668),作者自北京南游汴、洛途中所作。②酸風:吹得人眼睛酸疼的冷風。③豫讓橋:春秋時義士豫讓隱身伏擊趙襄子之地。

    1)下闕運用典故,共寫了                               和豫讓三位悲壯慷慨的英雄義士。(2分)

     

    【答案】(1)荊軻、高漸離(共2分,每空1分)

    2)首句寫景,作者描繪的是什么景色?與詞的內(nèi)容有何關(guān)系?(3分)

     

    【答案】(2)描寫的是冷峻的秋色和蕭瑟的秋風卷起怒濤的蒼涼勁健的秋景(1分)。既為下文粗豪的三河客醉射雕營造了氣氛(1分),也與燕趙悲歌以及三位古代義士的慷慨悲壯之氣渾然一體(1分)。(共3分)

    3)有人說憶昨車聲寒易水一句是本篇的詞眼,你認為呢?(3分)

     

    【答案】這一句確為詞眼(1分)。這一句讓人想象當年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慷慨,既與第一句描寫的眼前之景相應,又照應了上闕中的粗豪客和下闋中的三位義士的豪情(1分);而且憶昨今朝”“慷慨還過,使歷史與現(xiàn)實交相輝映,統(tǒng)率了全篇(1分)。(共3分)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

    古風(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①,遂筑黃金臺。

    劇辛②方趙至,鄒衍③復齊。

    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

    【注】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勸說燕昭王求士。劇辛,戰(zhàn)國時燕將,原為趙國人。鄒衍,戰(zhàn)國時著名的哲學家,齊國人。

    1這首詩開頭四句運用燕昭王招賢納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以燕昭王招賢納士典故引出詩歌話題,引出下文對現(xiàn)實人才際遇的描寫;與下文描寫的現(xiàn)實中人才的遭際構(gòu)成對比,突出詩人不被重用,懷才不遇的現(xiàn)實處境;贊許燕昭王招賢納士之舉,表達詩人的向往之情。(每點2分,共6分)

    2 詩歌結(jié)尾兩句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5分)

     

    【答案】詩歌結(jié)尾兩句運用比喻手法,詩人以高飛的黃鵠自比。(2分)表達了詩人對現(xiàn)實中權(quán)貴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滿和意欲遠走高飛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3分)

     

    (八)詠物,托物言志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昭君怨  梅花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詞的上片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一句寫出了梅花怎樣的特點?(4分)

     

    【答案】(1)梅花出類拔俗,不同凡花,它雖春未到卻獨自凌寒而開;它潔白似雪,但冰雪卻不具備它那醉人的幽香。(4分)

    2)詞的下片運用了什么表達技巧?結(jié)合詩句分析這種表達技巧的好處。(4分)

    【答案】運用了對比手法。下片竹籬茅舍”“玉堂瓊榭對比,表明不論把梅栽在哪里,它都不改初衷,突出了梅花純潔傲岸、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高貴品質(zhì)。(4分)

    2、(2012·天津)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①, 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①糗糧: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
    1)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

     

    【答案】詩中所描繪的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減其香,不為外部環(huán)境而改變內(nèi)心的高潔。

    2)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lián)。(3分)

     

    【答案】頸聯(lián)運用對偶和借代的修辭手法。天色已晚,作者在半山意外與野菊相遇,不管怎樣連忙折下一枝。“逢”和“忙”,表現(xiàn)作者與野菊相遇的欣喜之態(tài);“黃”,借指菊花。表現(xiàn)了詩人對野菊喜愛之情。

    3)尾聯(lián)化用了陶淵明那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3分)

     

    【答案】表達了詩人率性自然、超凡脫俗的思想品格。

    3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7)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釋】陳維崧(16251682) 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出生于講究氣節(jié)的文學世家,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明亡(1644)時,陳維崧才20歲。入清后雖補為諸生,但長期未曾得到官職,身世飄零,游食四方。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塑造鷹的形象?請作簡要分析。(3分)

     

    【答案】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 借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襯托鷹勇猛無畏、志存高遠(勇猛、矯健也可)的形象。(把襯托答成烘托也算對)(手法1分,分析2分)

    2)結(jié)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yè)的志向。(每點2分)

    其它:

    怨婦,閨閣之思  堅貞的品格、節(jié)操,不與世同流合污

     

    惜春,傷春

    1.(安徽)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題目。(8分)

    阮郎歸  西湖春暮

    (南宋)馬子嚴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①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注】①番騰:同“翻騰”。②凌波: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1)這首詞通過人物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4分)

    答:“番騰妝束鬧蘇堤”,人們在蘇堤上裝束鮮艷,翻騰熱鬧,想要留住春天,表達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寫觀景的女子看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無法移步,表達了傷春之情;“三三兩兩叫船兒”,寫雨后春去,人們也紛紛叫船歸家,表現(xiàn)了對春歸的黯然心傷和無可奈何。——惜春,傷春

    2)這首詞描寫了暮春之景,請從點面結(jié)合的角度作簡要賞析。(4分)

    答:“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寫清明寒食時的鮮花凋謝的暮春總體景色,人們鬧蘇堤總寫游蘇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個個細節(jié)場面,是“點”。女子駐足不行,人們陸續(xù)叫船回家,也是“點”。點面結(jié)合,描寫了蘇堤的春暮之景。

    2.(2014天津)閱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暮春山間

    (宋)黃庚                (宋)黃公度

    芳事闌珊三月時,             緩步春山春日長,

    春愁惟有落花知。             流鶯不語燕飛忙。

    柳綿飄白東風老,             桃花落處無人見,

    一樹斜陽叫子規(guī)。             濯手惟聞澗水香。

    1)《暮春》一詩,春之“暮”體現(xiàn)在何處?2分)

     

    答:體現(xiàn)在三月花凋謝,柳絮飄飛,東風吹和子規(guī)啼叫上。

    2)《暮春山間》這首詩是怎樣描寫桃花的?(2分)

     

    答:①側(cè)面描寫,桃花落處無人看見,洗手時聞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②動靜結(jié)合。

    3)兩首詩都寫了暮春之景,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暮春》通過寫落花、柳綿、斜陽、子規(guī)等暮春意象,表達了傷春之愁、流年之嘆;《暮春山間》寫作者緩步春山所見,描繪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的閑適之情。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67194熟妇在线直接进入| 国产福利深夜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 |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男男|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好紧好湿好黄的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国产精品久久蜜臀av| 性饥渴少妇AV无码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VA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婷婷|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九色播放|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免费第一福利|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亚洲精品漫画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97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色屁屁WWW免费看欧美激情|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女上男下激烈啪啪无遮挡| 国产99在线 | 亚洲| 久久被窝亚洲精品爽爽爽| 粗大挺进朋友人妻淑娟| 隔壁人妻被水电工征服|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国产稚嫩高中生呻吟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下载|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中文字幕人妻不卡精品|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狠狠婷婷色五月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