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連環殺人案日前引發人們的熱議,16年9名女性慘遭殺害,而兇手隱藏多年未被發覺,因為他看上去就像我們身邊很平凡的路人甲,這不由得讓想起北京多年前發生的一起驚天大案,這起案件中,8名年輕女孩死于一人之手,而兇手亦如白銀殺手一樣,在家人和同事眼中是個不錯的人。 筆者做政法記者很多年,對于這起京城大案曾經采訪報道過,甚至還和殺人犯近距離接觸過,對人性之莫測深有體會。 案件發生在石景山區的一幢普通居民樓里,去年筆者還曾經路過這座樓,一眼望去,像一座“鬼樓”,形同廢墟,據說已經沒有什么人住了,因為這所兇宅實在太有名了。 實際上,當年案發之后,筆者采訪就曾經去過這座樓,那時樓里已經有很多住戶搬走,寧肯借住到親戚朋友家也不愿意呆在這座樓里。一走進這座樓,我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樓道里彌漫著一股濃重的血腥味,雖然現場已經清理干凈,但是那股味道卻怎么也散不掉,濃稠的令人窒息的味道。當時8個女孩子的血流滿了樓道和臺階,想起這個情景就讓人不寒而栗。記得那時是炎熱的六月天,一進樓我就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覺得陰森極了。 當時是打算采訪樓里的鄰居,可是人家一聽我問這事,幾乎都匆匆逃走了,沒有愿意說。最后,只有一位大媽說了兩句:“真想不到啊,他能干出這樣的事,平時一點看不出來呀……”大媽說的,就是殺人兇手趙連榮,一個低調內向,看上去很老實的中年男人。 案件發生在1999年5月30日凌晨4時左右,當時警察接到報警趕到現場時,所有的警察都被眼前的慘狀驚呆了,小3居室屋內墻上、地下、床上一片血紅,屋里居住的7名女子全部遇難,倒在墻根下,臥在床鋪上,全部是被同一利刃所害,樓前停著的一輛“面的”車頭前,也躺著一位女子,總共8人,最大的24歲,小的17歲,加起來被捅了百余刀,場面極為慘烈。 經過調查,這8個女孩是福建省金得利工藝品有限公司駐北京辦事處的職工,這套租住的單元即是宿舍又是辦公室,她們平時在公司租下的百盛的專柜工作,銷售珠寶。 警察勘察現場之后,很快還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血跡,這個血跡包括血襪足跡不是8個女子的,會是誰呢?專案組對樓內所有住戶進行訪問后,一位住樓內的中年男子趙連榮納入了警方的視線。 案發當時,樓里很多居民都說,聽到了巨大的聲響和呼救聲,只有趙連榮稱什么都沒聽見,他的說法引起了警方的懷疑。 (趙連榮被抓獲后接受記者采訪) 那年趙連榮37歲,就住這座樓二層的4號,是被害女子的鄰居。 趙連榮高中畢業后干過臨時工,后在某機床廠當了一名工人。愛人是小區話務員,膝下有一5歲入托的男孩。無論是單位領導還是小區居民,對趙連榮的評價都不錯,他工作表現還可以,沒有犯罪前科和劣跡,只是性情內向,不善言談,什么事都悶在心里。 血跡比對結果出來了,和趙連榮的血液相吻合,趙連榮很快被抓捕歸案,并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是什么原因使一個看上去很老實的人做出了這樣的驚天血案呢?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竟然是“嫉妒”。 原來,他每天看到這幾個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去上班就覺得很不順眼,一打聽她們是賣珠寶首飾的,覺得她們一定在北京賺了大錢,心里越發感到不平衡,就動了謀財的念頭。 5月30日凌晨,趙連榮偷偷從自家窗戶爬到女孩租住的單元的陽臺,由于天熱,女孩們經常不關陽臺的窗戶,趙連榮很順利摸進臥室,但是他還沒來得及找到貴重財物,一個女孩就被驚醒了,出于嫉妒或者仇恨,趙連榮揮起手中的短刀,狠狠扎了過去。 就這樣,趙連榮揮刀在房中一通砍殺,女孩都倒在血泊里,一個女孩帶傷跑出去樓呼救,他追出去把她殺死在門口的面包車旁邊,然后他又回到屋里,把還沒斷氣的女孩一一補刀殺害,在房中一通亂翻之后,并沒有找到錢財,他只好重新從陽臺翻回自己家。 連夜處理了血衣和腿上的傷口,早上值夜班的妻子回家時,竟然絲毫沒有發現他和平日有什么異常,直到所有的證據都指向趙連榮,他自己也供認不諱,妻子仍然無法相信這么殘忍的事竟然是和自己生活多年的丈夫做出來的。她說丈夫雖然內向不愛說話,但是對她和女兒都不錯,甚至就在案發當天的早晨,趙連榮還打電話到她單位,問她吃過飯了嗎。 被捕后,趙連榮表現出超常的心里素質,面對記者采訪,他鎮定自若,可以很詳細地敘述案情,包括細節,好像那些令人發指的事情完全和他沒有關系。 有人曾質疑趙連榮是個精神有問題的心理變態者,但是精神鑒定顯示他很正常。他很快被判處死刑。1999年7月21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遵照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下達的執行死刑的命令,已趙連榮押赴刑場,執行槍決。而筆者作為政法記者親眼目睹了執行現場。 記得那天陰風颯颯,我們幾個記者坐在法警的車上,一起去刑場觀看執行死刑。當天槍決8個犯人,押他們出來的時候,看到有的人已經怕到自己沒辦法走路,腿全軟了,基本處于半昏迷狀態,被法警拖來拖去驗明正身。才知道,在死亡的恐懼前,人竟然會怕成那個樣子。 趙連榮出來的時候,卻完全不同,他是唯一一個談笑風生的犯人,驗明正身后,他被押上警車之前,他甚至還對旁邊一個法警說:“哥們,咱們來生再見!”法警一臉愕然。 一聲槍響,趙連榮撲倒在地,至死我沒有從他臉上看到一絲內疚和悔恨,8個如花似玉的生命斷送在他的手上,難道僅僅因為嫉妒,不順眼,就可以剝奪別人的生命嗎?人心似海,有多少惡隱藏在里面,讓人不寒而栗。 很多年后,看到一些關于連環殺手的心理分析方面的書,大約了解到,每個殺手背后都有一些潛在的心理因素,也許是童年陰影,也許是某些不為外人所知的隱情,他們平時看起來和正常人無異,甚至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好人”,但是一旦被觸發,他們只有通過殺人才能滿足那種畸形而強烈的渴望,才能從中得到快感。殺手的內心,是社會和人生陰暗面折射出的扭曲幻像。
文章轉自京范京范兒(id:beijinggushi1970)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