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很少有人知道如何跑步。 沒有哪一項運動的受傷率比跑步更高了。自70年代起,就有2/3的跑步者會受傷,而現在這個比例達到了80%-85%。跑步像人類其他的運動項目一樣,必然存在一種最佳方式。練就完美跑步技術的關鍵在于:盡可能利用重力。 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花了25年的時間創造了“姿勢跑步法”,并將其推廣到全世界,成為無數跑者推崇的行動指南。大多數人認為跑步是人的天性,技巧因人而異,可是尼可拉斯認為跑步存在一些共通的技巧或標準,適用于任何人。他通過研究奧林匹克田徑運動員和世界紀錄保持者的影像資料去探索跑步的技巧,又從芭蕾和武術的姿勢訓練得到啟發,發現“姿勢”在跑步過程中極為重要。 無論是短跑、長跑、快跑、慢跑,專業運動員還是非專業運動員,“姿勢跑步法”的三個要素是不變的,即“關鍵姿勢(Pose)”、 “落下(Fall)”和“拉起(Pull)”,而這三點可以幫助我們免于受傷,跑得更快、更遠。 姿勢跑步法 “關鍵跑步姿勢”是個非常具體而特別的身體姿勢,決定了重心如何前傾——免于受傷 “落下”是指腳降落的姿勢——跑得更快 “拉起”這個姿勢是指跑步者將他們的雙腳提起,離開地面的跑步姿態——跑得更遠 “落下”到“拉起”,這一套動作是指一只腳落地時,另一只腳要從支撐轉為抬起,然后兩腳輪替,不斷重復,跑步動作就在兩腿交替中產生。 常見錯誤跑步姿勢 過度跨步(overstride) 跨度不宜過大,無論是前腳掌著地,還是腳跟著地,都會浪費體力,還可能造成肌肉拉傷。 踮腳跑(high-heel running) 即腳尖著地跑,這有可能導致足底筋膜炎,跟腱發炎和小腿酸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