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山陰方言的主觀棄擇句“X么(Y)”》簡述 摘要: 山陰方言的語氣詞“么[m?]”可用于陳述句和祈使句,用于陳述句的“么”可構成“X么Y”句式,一般在答句中出現,表示肯定前項X,否定并放棄后項Y,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我們稱之為“主觀棄擇句”?X?Y既可是體詞性成分,也可是謂詞性成分,有時后項Y可以不出現? 山陰方言 么 主觀棄擇句 作者簡介: 郭利霞,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 基金項目: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中央高?;究蒲薪涃M項目(項目編號NKZXB1105)和國家留學基金委 2014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supported by 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 Program,留金發 [2014]3012號)資助 ? 山西山陰方言的語氣詞“么”可用于陳述句和祈使句,總體上表達說話人對自己所說話的確信態度,并暗示聽話人應當接受。陳述句句末的“么”可以表示確認語氣,表達說話人對此深信不疑,有時與“明明”或“看的”搭配,表示事實是顯而易見的;“么”還可以標記話題,一方面提請聽話人注意將要說的話,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態度。祈使句中,“么”只用于句末,表建議或請求。這一句式由于說話人一般不是話語發起者,因此一般不作起始句。文中也對比了其他方言中“么”或“么”類似詞的相關用法,如晉語中的“嘛”表達對整個句子意義的確認,認為“么”表確認在晉陜蒙三地都很常見,且學界并未從句式的角度進行研究。 山陰方言中“么”的常用句式是“X么Y”,這一句式形成的基礎是“么”表示確認語氣。這一句式一般用于答句,肯定前項X,否定并放棄后項Y,且X、Y在結構上一般是對稱的,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整個句子常用的語氣是反問語氣,文中稱之為“主觀棄擇句”。文中認為根據X、Y所表現出的不同成分,“X么Y”句式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當X、Y為體詞性成分時,此時“X么Y”經常處于這樣的語境中:談話雙方的一方先提出一種觀點或看法Y,但不是很肯定,需要征詢對方,對方如果反對Y,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看法X,就可以用“X么Y”回應,X、Y可以是名詞或名詞短語。在句子語氣上,“X么Y”帶有猜測或征詢的語氣,在語義上,“X么Y”一般帶有辯駁口氣,X是說話人認可或堅持的,Y則是聽話人的看法,在語法結構上,Y可以比X更復雜。山陰方言中的“X么Y”句式的語義和結構之間的關系是,Y的結構越復雜,表示的否定態度就越強烈。 當“X么Y”句式中,X、Y為謂詞性成分時,X、Y在結構上會出現不對稱的情況,如有時X為主謂結構,而Y由于省略成為了VP結構。當X、Y均為主謂結構,且都表示主觀判斷或評價時,“X么Y”還可以等同于“還是X么”或“明明X么”?!巴邸痹谏疥幏窖灾性谄硎咕淅镆话惚硎旧塘?、勸告,這一句式的前項X可以帶“哇”表示建議,可以帶“哩”表示理應如此;后項語氣詞帶“呀”,如果Y前用“才(是)”,表示對Y的否定更甚。當X、Y均為V(P)時,X、Y一般是結構對稱或內容相關的不同選項。在與語氣詞組合方面,前后項均用“哩”時格式為“C哩么Y哩”,表示對客觀情況的說明或者表示看法或建議;此時X后還可以跟語氣詞“哇”、“哩”等,句式一般表現為“X哇么Y呀”、“X哇么Y哩”,這兩個句式都表示X、Y之間說話人傾向于X;Y可以是反問句形式,Y后的語氣詞僅限于“哩”;X、Y也可以是肯定和否定并用的形式,如“沒來么來啦”,當X是肯定形式時,X后可跟語氣詞“哩、哇”。 當“X么Y”中后項Y不出現時,這時的Y對于聽說雙方一般都是已知信息,說話人只是表明自己的看法、態度或建議,并不刻意否定或反駁對方,如“吃油膏哩/哇”在雙方都清楚Y是什么的前提下只出現X就可以了。但是當說話人對Y的否定態度堅決,語氣強烈時,Y一定要出現。當后項Y不出現時,X前可以加副詞“明明”、“還是”或“不妨”。此時說話人口氣溫和。Y不出現的另外的原因是Y是普遍不被認可的言行。 (本文刊于《中國語文》2015年第1期,詳細見原文網址:http://ling./yyx/yyx_fy/201606/t20160602_3053526.shtml) (中國社會科學網 張卓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