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堅持,靜待花開 ——“呼倫貝爾杯”全國國際象棋公開賽有感 2016年10月2日—6日,全國首屆“呼倫貝爾杯”全國國際象棋公開賽在海拉爾呼倫貝爾市舉行。比賽采用瑞士制共9輪的賽制,朱巍文同學以7勝2平的成績獲得了6歲組冠軍。 學習國際象棋,讓孩子在磨練中快樂成長! 朱巍文,2010年6月出生,2013年開始接觸國際象棋。起初只是因為汪莊幼兒園有國際象棋特色班,又聽說學棋的孩子比較靜心,他在校時間長(幼兒園是全托制),所以在學琴和學棋之間,國際象棋的學習成為了更好的選擇。 兩個學期的校內興趣班,朱巍文的國象一直屬于他的自娛自樂項目,棋藝水平并未引起我的多大關注,只是覺得在周末回家的時間里,他更愿意將原來看動畫片的時間,改作擺棋子玩,并且特別喜歡教家里人學習國象的走法,好來陪他下棋。 學棋轉折點的出現,是在一次市級等級比賽之后,當時朱巍文作為幼兒園代表,第一次參加棋類比賽,并以五輪三勝的成績連升兩級,成為了九級棋士。負責招生的之江棋院老師拋來了橄欖枝,朱巍文正式進入浙江省之江棋院,開始系統的國際象棋學習。 從開始學記棋譜、背開局、默對局、車輪戰,到跟著棋院參加各類省市級和全國的比賽,棋院良好的學習氛圍及各種鍛煉機會,讓孩子在一次次對局和比賽中,不但提高了棋力,磨練了意志,更學會了團結,增進了友誼,使孩子健康成長! 當游戲變為一種課程之后,如何讓孩子保持學習的動力,配合教練保質保量的完成每一階段的學習目標?是擺在家長面前的最大課題。跟孩子一起學,讓孩子當家長的小老師,督促孩子按時完成棋類作業,成為我配合完成教練要求的第一步。 體育競技類的比賽,永遠是最殘酷的! 不參加比賽,永遠體會不到這種心跳的感覺。一次次的場外守候,看著孩子們一個個,或是興奮、或是失落,甚至哇哇大哭的各種表現,家長的心理素質也在不斷的鍛煉中。孩子在場內比賽,家長在場外交流各種教育方式的場景,比比皆是。 看著各家小屁股的比賽時間,從原來幾分鐘十幾分鐘的一局棋,到一兩個小時成為常態;記錄本中的筆跡,從“天書”到清楚明了。 其中的收獲,不言而喻。 孩子們的堅持,源于我們的堅守,好多參賽家庭也因此結成了“友誼團隊”。比賽后,帶著孩子們參觀當地風土人情、遍嘗美食,更是每次賽后的保留節目。 這次內蒙之行,當地最低溫度已降至零下7攝氏度。我們從海拉爾市出發,沿著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湖、直達西北方向的中俄邊境之城—滿洲里。 孩子們沿途參觀了融匯當地各民族特色及地域性標志的民族博物館、恐龍地質博物館、草原蒙古包風情、俄羅斯傳統建筑等特色旅游展示區域;見識到在嚴寒氣候中,天然大草場上草原狼、馴鹿、呼倫湖上的飛鳥等各種生物的和諧相處;體驗了煤礦工人們的井下生活環境和工作狀態、牧民們蒙古包里的生活現狀;品嘗到當地香甜的各種奶制品、奶茶、手把肉、冷鍋魚、俄羅斯冰激凌。。。等各種當地美食。 白天觀光,晚上作業、鍛煉、下棋,形成了非常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有的能力和特長。非常感謝,在朱巍文的學習過程中愛他、支持他、啟發他、督促及陪伴他的老師和教練,以及一同轉戰南北的棋院小伙伴和家長。 朱巍文小朋友很幸運,能夠加入到杭州育才外國語學校的棋社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希望有機會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并再次獲得榮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