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300部無損電影” 來自:環(huán)球電影 微信號:dygc123 幾年前,曾經(jīng)偶遇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 他對我說,“看的電影多了,發(fā)現(xiàn)最讓我忘不了的還真的只有一部,也是我覺得最好的一部。” 當他說出片名時,旁邊的一位中年女性立刻點頭贊成。 當時還疑惑究竟是什么影片能讓這兩個閱片無數(shù)的人都如此推崇? 看完之后,小編只想說,它值得如此高的評價。 這部電影就是今天想給大家介紹的這部—— 《愛》(Amour) 電影的導演是邁克爾·哈內(nèi)克。 這個電影天才早已在2009年,憑借《白絲帶》問鼎第62屆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 時隔三年,年逾古稀的他憑借影片《愛》再度摘得金棕櫚大獎,轟動影壇。 《愛》這部電影電影整體上顯得尤其冷靜,沒有起承轉(zhuǎn)合,沒有一路高能。 但僅有的兩三個爆發(fā)點,卻能直觸內(nèi)心,震起漣漪不已。 電影圍繞一對老年夫妻展開。 開頭第一幕非常精彩。 充滿懸念的巴贊式定焦長鏡,老夫妻倆坐在音樂會的觀眾群之中泯于眾人。 哈內(nèi)克完全不對主角是誰進行提示,直到進入第二幕,鏡頭才自然而然地隨著喬治與安妮開始移動。 電影一開場就奠定了極為自然、毫無表演痕跡的基調(diào)。 同時也暗示了夫妻二人音樂教授的身份。
夫妻二人平時有著相同的精神追求,相敬如賓,極為和氣。 在這里,哈內(nèi)克用一場早餐戲就展現(xiàn)出兩人之間極為融洽的關(guān)系,場景、對話、調(diào)度都非常自然。 導演哈內(nèi)克非常擅長在電影中做“減法”。 在早些年的《白絲帶》《趣味游戲》等電影中,他就喜歡剔除個人情感、偏好、意識形態(tài)化的善惡評價體系等,直接地展示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
在《愛》中,哈內(nèi)克更是剔除了大多數(shù)的對話,把所有的場景都放在夫妻二人居住的公寓內(nèi)。 沒有什么突如其來的意外,也沒有意料之外的精神沖擊。 妻子安妮一邊吃著早飯一邊和丈夫喬治斯聊天,突然怔住失去了反應,只是呆呆地望著前方。 任喬治如何說話,如何搖晃都沒有用。
關(guān)上水龍水,吃早餐,洗碗。 生活看起來一如往常,但喬治清楚,有什么東西已經(jīng)開始悄然改變。 果不其然,安妮被檢出動脈栓塞,手術(shù)失敗。 哈內(nèi)克用極為冷靜的鏡頭展現(xiàn)出她逐漸靠攏死亡的過程。 從一開始的夫妻兩人還能斗嘴打趣。 到安妮慢慢失去行走能力,需要輪椅的支撐。 到后來的大小便失禁。 再到最后的完全躺在床上失去自理能力,嘴里吚吚嗚嗚自言自語。 一幕幕觸目驚心。 盡管在哈內(nèi)克的掌控下,電影以平穩(wěn)稍慢的節(jié)奏進行著,但這種兩位主人公完全不露痕跡的表演卻讓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真實感。 女主角埃瑪妞·麗娃在此之前最廣為人知的角色是《廣島之戀》中的Elle。 《廣島之戀》劇照 作為曾經(jīng)的威尼斯影后,麗娃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不足以用“真實”二字來形容。 從開始,身為中產(chǎn)階級精英的滿身從容,儀態(tài)優(yōu)雅。 到患病后,直面死亡的掙扎與痛苦。 到被護工照看時的羞恥和不適。 再到去意已決,妄圖自殺時又遭到丈夫阻撓時的憤恨與無奈。 以及最后那段演繹難度極大的失去意識的狀態(tài)。 安妮雙眼放開,口中不自覺地喊出“痛”“痛”“痛”的字眼,一聲聲有氣無力的呻吟回蕩在空空的走廊之中。 此時,表演與真實的邊界已然混淆,讓人不禁兩眼通紅。 女兒工作繁忙無法常來,照料安妮的重擔全都落在了喬治一個人身上。 作為影片主題的直接承載對象,戛納雙料影帝——讓·路易·特蘭蒂尼昂的表演絲毫不遜色于麗娃。 在麗娃高難度的表演襯托下,他毫不彰顯,卻細膩厚重地展現(xiàn)了那種平實而矛盾的愛。 每日如一地為妻子做護理。 細心觀察安娜的心情,在知道她不喜歡被外人照料后,立馬辭退護工。 事事親力親為。 在安娜床邊為她講一個個小故事,滿懷愛意地唱以前他們喜歡的歌。 在安娜失語后,日復一日默默地筆記本上寫下想對安娜說的話。 以老年人的生活作為主題的電影本就偏少,直面死亡的更是有限。 但到了《愛》這里,死亡的過程反而成為了整個故事的核心內(nèi)容。 我們眼見著安娜一步步空殼化,她仍然是她,卻不再是她。 所有喬治所熱愛的,關(guān)于安妮的一切,都被病魔一口口吞噬掉。 而喬治所能做的,不過是看著一切緩緩發(fā)生,卻無能為力。 劇情看似不疾不徐,毫無波瀾地緩慢推進著,但其實細節(jié)中已經(jīng)道出本片最大的矛盾。 愛,是該讓你的愛人有尊嚴地死去,還是茍延殘喘地活著? 影片中,喬治在最后做出了抉擇。 某一日,安妮還像往常一樣咿咿呀呀大喊著什么的時候,喬治抱著她給她講小時候的故事。 安妮聽著故事,慢慢地平靜了下來。 但就在這時,喬治拿起來床邊的枕頭,悶住了安娜。 她開始掙扎,一下,兩下,三下……最終停止了呼吸。
這是最受贊譽,也是被不少人詬病最深,甚至直言“毀三觀”的一段。 然而細想之下,片中其實有許多細節(jié)揭示著這一轉(zhuǎn)折的必然性。 電影中已經(jīng)有三處細節(jié)顯露出安妮的求死欲望。 一次是喬治從老友的葬禮歸來,看到安妮跌坐在窗口。 其實是安妮跳樓自殺未遂。 第二次是安妮飯后要求翻閱舊事相冊。 她在感慨生命之美的同時,卻也說對于她而言生命過于漫長。 三是喪失自理能力后,她拒絕進食,喬治送到口中的水,被她蠻橫地盡數(shù)吐出。 又比如電影中的一段,一只迷路的鴿子闖入家中。 喬治斯一開始用毛毯抓住了它,最終又放走了它。 哈內(nèi)克其實在告訴我們,當喬治斯把安妮當自己的責任(像迷路的鴿子一樣需要照顧)時,他緊緊地“抓住了”她。 而通過成全她的死,喬治斯卻是在不對等關(guān)系中放走了她,恢復她在愛的關(guān)系中應有的位置和尊嚴。 喬治最終選擇殺死安妮。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導演哈內(nèi)克的選擇。 因為對哈內(nèi)克而言,這個情節(jié)有一定自傳意義。 導演哈內(nèi)克 哈內(nèi)克的姨媽曾在92歲時因風濕病致殘,她曾要求哈內(nèi)克幫助她自殺,被他拒絕,期間她多次自殺未遂。 然而兩年后,姨媽趁他參加電影節(jié),終于自殺成功,離開了他。 最終,哈內(nèi)克在《愛》里終于徹悟,其實幫助愛的人死去,和說出“我愛你”都是愛的方式—— 一個宣布“愛”的開啟,另一個以放棄生命的方式宣布“愛”的堅持和完成。
但在這部名為《愛》的電影里,哈內(nèi)克為我們剔除了青春,健康,金錢等一切因素。 最后在這兩個人之間剩下,就是愛。 電影除了兩位主角,配角也是不容小覷。 兩度奪得戛納影后的于佩爾阿姨,最近憑借《她》在中國大火。 法國著名鋼琴家亞歷山大·塔霍也有客串,影片中所有的配樂都出自他手。 殘酷與溫柔并存的故事在古典音樂中緩緩流淌,加上那種裹著殘酷感的光影美學直抵心底的震撼實在讓人過目難忘。 在商業(yè)片林立的這幾年,《愛》顯得尤為突出。 哈內(nèi)克用他獨特的方式告訴我們:愛,還有另一種生存方式。 介紹一個的新朋友 讓你一輩子:遠離病痛,健健康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