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輪長期的下跌市中,率先暴漲的往往是跌幅最大、下跌時間最長的股票。然而在投資理念正在發生轉變的今天,運用這種方法捕捉機會,必須附加一些條件,否則極易出錯,陷入拉高出貨的陷阱。這些條件主要從主力資金介入的程度、下跌性質、控盤程度等來判斷。
(一)研判主力資金介入的程度,可以從兩個方面把握。 ①暴跌前有較長的平臺整理區。長期的平臺整理,特別是逆勢平臺整理,說明主力介入程度較深。既然主力資金仍然駐足其中,則機會是遲早的,除非基本面發生惡變。 ②二是暴跌前有明顯的新增資金介入跡象。反映在在走勢上,需有過多波段吸籌筑底特征,但總體升幅不大。 (二)下跌性質簡單可以區分為主動性下跌和被動性下跌。被動性下跌從盤面觀察,主力有一定護盤意圖,下跌比較猶豫,時間較遲。由于該板塊股價普遍下移,或者指數條件惡劣,個股不得不隨波逐流。在殺跌成為共識之時,部分主力也會主動打壓股價,在低位重新收集籌碼做起。 (三)在運用上述選股思路時,如能配合下述條件則效果更佳。 ①有板塊建倉跡象。板塊建倉,說明主力對這一板塊已經“青睞”。而在主力資金普遍介入的情況下發生的普跌,只能是集體誘空行為,上漲是遲早的事。無論你入市多久,都需要不斷學習和交流,跟上筆者的步伐微信pzc006,一起步入財富之途。 ②建倉越充足,上漲的概率越大。因為主力機構無需反復在低位收集籌碼,將直接進入拉升階段。 ③離主力成本區越遠,上漲的動力越充足。在大勢回暖時,某些個股往往采取連續漲停板的方式,迅速脫離底部。當然,股市在提供暴利機會的同時,必然是陷阱重生。對于長期無法出局并且基本面已經發生惡變的個股來說,暴漲為主力提供了最佳出局途徑,某些個股在連續無量漲停后,主力機構大幅減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