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一個人喝茶的境界一個人喝茶的境界
人的飲茶觀。
我愛喝茶,不論好壞,不論貴賤,不論品牌,不限茶品,反正有茶喝就是好事,能靜下來喝茶就是好事,就是快事。如果有三兩好友,以茶伴談,或古今中外,或天文地理,或時事緋聞,或家長里短,不一而足,不亦快哉。我喝茶隨性,因個人之觀,沒有好壞,只有心情的不一樣而已。有時候我也違心地講,附和地講這是好茶,因為主人在泡茶之前已經(jīng)煞有介事地介紹了此茶的背景,產(chǎn)自哪里,從哪里來,怎樣得到。曾在一個老姐那里喝茶,拿出一餅熟普,一起喝茶的茶友開始評論這茶如何順滑、回甘等等,說的頭頭是道,我也違心的說好。其實他媽的一股陳年霉味!毫無茶味!人云亦云,符合了事,每天做著皇帝新衣里的人,因為做一個小孩很難,說真話是要勇氣,要底氣,至少要有脾氣。
對于成年普洱,大家在斗年份,有如古董,越陳越好,越久越好,越舊越好。我認為作為飲品,十多年已經(jīng)算是很長了,單純的品飲,追求過久的時間其實沒有多少意義,再則,時間只是一個參數(shù),品質(zhì)的考量還需要考慮茶本身的品質(zhì)以及存放的環(huán)境。如果茶本來就不好,或是存儲的有問題,那留五年十年也是沒多大意義的。但現(xiàn)在的情況是,周遭有太多的吹鼓手,太多的投機者,太多的利益包裹。于是大家瘋狂地從炒普洱純料到到炒普洱山頭,到炒普洱古樹,再炒到某棵古樹某個時間的茶,已是最后的瘋狂。茶本來應(yīng)該是平常老百姓家里必備的飲品,清茶一杯,無論好壞。炒作、造假、欺騙,這些都真正愛茶,愛喝茶的人不愿意看到的。
因為胃不好,所以我很少喝鐵觀音,但有時客隨主便,對我而言,鐵觀音太香了,我去過安溪,農(nóng)田里沒有稻谷,只有成片成片的茶葉,從農(nóng)田到茶田的變化,是趨利的變化。而大紅袍,明前龍井之類的貴重茶品,就不是我等平頭老百姓能據(jù)而擁有的珍品,就姑且不論。正山小種、金駿眉一類紅茶的市場也已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我的喝茶圈子里找不到好的來源,所以也暫時不敢去碰,不喝。
一個人喝酒,往往使人麻醉、沉淪、忘卻現(xiàn)實中的疲憊、苦悶、浮躁,乃至于痛苦。酒的好壞,菜的美味,不重要。酒是媒介,借以遠離現(xiàn)實,忘卻一切。
一個人喝酒,最多的,也就是貪杯而已----往高處說,因為高興,尋找一種微醺,卻依然是助興,或者釋懷;往低處瞧,其實不過一酒徒而已-----古人早已有言:“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即使如此,卻不算是境界呢。
一個人喝茶,還適宜詩歌寫作:茶的深處,不就是心的深么?茶的清香,不就是詩的神韻么?一杯淡茶,是我們每個人生命旅程中可以一陪到底的“朋友”,那么,有了這個朋友,與它面對,該是怎樣的幸福!
一個人喝茶,卻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深切,越喝越品到人生的滋味、真諦,越喝越明白茶中的妙處;明前春茶纖細明麗的芬芳、秋茶厚重的濃香、桃香、棗香、蘭花香等等,紛至沓來,遠涉而至,相伴而行,香氣悠遠、濃郁,幽香----甚至,連杯壁都為香氣所彌漫繚繞,令人不忍置杯于茶幾,而捧于掌中反復(fù)把玩、細品;想高山流水,云霧深處,如此植物,如此纖葉,如此嫩芽,如此經(jīng)歷了冬的冰雪、冬的嚴寒、冬的沉睡,而醒來,而萌發(fā),而吐芽,而噙吻早春的第一顆晨露,而吸取深夜里清涼的霧嵐。如此,品之當明眸吐光彩,清心沁芬芳,口齒間,語言該何其清雅美麗!
千百年來,茶道、茶文化顯示了一種永恒的生命力,雖斷猶續(xù),無論中國茶藝、日本茶道、韓國茶禮,無不使接觸者感受到她的一種魅力。奧秘何在?在于人們經(jīng)由茶道獲得一份真善美的陶冶。豐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歸結(jié)為茶趣、茶德、茶禪。
![]() 茶道,將茶理寓于形式,講求名茶、好水、美境、佳人、雅事、細器。于飲者而言,前三種講究至為重要,名茶好水為茶藝之本,清雅美境則關(guān)系心境,后三種講究尤為難得,器皿或可選擇,而人、事卻是可遇不可求。
茶道,在現(xiàn)今的市場中漸行漸遠。坐在茶館里看古裝小姐演示茶藝,那刻意的氣氛,造作的洗茶、泡茶、聞香、啜飲,只覺得矯情。不談也罷。
![]() 尋常生活中的茶,仍留有一份清純。茶是許多中國人日常生活之必需品,試問哪個人家中無茶﹖即使在荒嶺深山,人們也能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捧上一杯清茶,有些手工做的茶,甚至別有一番風(fēng)味,這樣的茶,可謂有情有意。
無奈以對,茶在整個飲品市場中的份額正在萎縮。畢竟可供現(xiàn)代人選擇的飲品種類已經(jīng)太多,人們喝茶,也喝咖啡、果汁、可樂。但茶的外延卻有所擴展,超市里,花花綠綠的水果干、鮮花干,不帶一點茶的味道,卻也被冠上了果茶、玫瑰茶等名字。
![]() 用心尋覓,不乏茶中精品。我曾在清明前看過茶農(nóng)手工炒茶,新采的茶葉稍微吹干,壓型,最精貴的單芽在手與高達百多度的鍋之間翻炒泛黃,空氣里蕩溢著竹葉青的茶香了。月圓之夜在茉莉花種植基地,茉莉成片,花香氣襲,那花香,漸與茶相融,花由此得到靈魂,輕靈而飄浮起來。在南方,喝功夫茶,僅一小口,那極致的苦香令人難忘。
茶道近禪,其實不必刻意。像對生活,哪能一味淺嘗即止,更多的是“牛飲”,是一“醉”方休。細致與豪放,各有各的風(fēng)范。不同的茶,有的清淡,有的濃釅,有的在若有若無之間,有的卻厚重得化不開來……就此來說,茶本身并無好壞之分,有的只是風(fēng)格不同。和咖啡的曖昧相比,茶顯得更加坦蕩自然。更何況,往綠水青山間一坐,一碗炒青茶,便可品盡人生沉浮的百般滋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