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男一女在相親,中途男的突然想放屁,但覺得第一次見面就放屁有點太不禮貌,于是對女士說:“別人都說我學狗叫很像,我給你學一個,你看看像不像。”聰明的男士在學狗叫的時候連續放了幾個屁。事后,男士問女士:“你覺得我學得像嗎?” 女士:“不好意思,你放屁聲太大了,我沒聽清。” 從社交層面來說,放屁的確是件比較尷尬的事兒!但從健康角度而言,放屁除了味道有點不可描述,對身體是極為有利的。放屁是人體調節氣機和協調臟腑機能的一種外在表現,能幫助身體排出有害氣體。如放屁失調或長時間不放屁,會影響新陳代謝,容易發生腹脹和胃腸道疾病。 接下來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屁的常見狀況,可以以此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 正常人每天要放5~15次屁,約排出500毫升左右的氣體。 放屁太多,首先看看是不是你做了下面這些事兒:
若不是上述的原因,有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1、兒童不停的打嗝放屁,是消化不良的表現; 2、成人放屁多可能是消化不良、胃炎、腸炎等;如果還伴有腹痛和腹瀉,也有可能是腸應激綜合征或者克羅恩病。 如果長期放屁不停,需要及時就醫做進一步檢查。建議去醫院的:消化內科問診。 別以為屁少就是沒事兒了,屁太少也有可能和便秘、腸道堵塞等疾病有關。比如說,數日不放屁,不拉屎,腹痛陣陣,往往是腸道梗阻的征兆。 無屁比多屁更危險。無屁而又腹脹,多因腸道某處“封鎖”不通,多見于腸梗阻、腸扭轉,或因腸麻痹而不能驅動氣體“出境”。 屁大概含有400種成分。在氣體成分中除了氮、氧之外,絕大多數的氣體都是由腸內細菌制造出來的。其中主要的成分是氮、氫、二氧化碳、甲烷、氧等無臭氣體,及微量的氨、硫化氫、糞臭素、揮發性胺、揮發性脂肪酸等能形成惡臭的氣體。 正常情況下,屁的味道和飲食相關。比如我們常說的吃豆放屁臭,是因為豆類中含有植物蜜糖、菜豆糖以及寡糖類,這些成分會導致屁的味道很臭,此外,糞便若在體內停留過久,也就是便秘,硫化物在腸道氣體中含量增多,屁就會充滿臭味。 除了飲食,屁的味道也可能揭示了某些疾病: 這是蛋白質代謝到最后腐敗的腥臭、惡臭的味道,其實就跟我們臭雞蛋的味道一樣,所以你要聞到可能是你的胃腸有問題了,預示著大腸或者是胃腸道的腫瘤。 當然偶爾一兩次可能只是因為你吃太多脹食啦,但如果經常都是這個味道,大老師建議你還是去醫院做個檢查吧! 如果發現自己排出一種腥臭或者說血腥味的屁,那就說明消化道有出血癥狀了,大便里頭有黑色就一定要去化驗檢查,如果不注意觀察將釀成致命禍患。 很多人看來在公共場合放屁是不太文明的行為,所以都習慣憋著。偶爾憋著當然沒啥,但你知道屁憋多了也會憋出大毛病。 臭氣積在體內會導致腹痛,使消化吸收的功能降低,甚至影響大便的排泄;而人在便秘時,大腸內會堆積更多的有害物質,產生更多的廢氣,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如果長期不能排出體內的這些廢氣, 會使體內的器官受到嚴重影響,特別是肝臟這類解毒器官的負擔加重,長此以往,會減弱肝臟的解毒功能。 另外,沒有放出的屁會被腸壁吸收,進入血液中,這也是導致人體衰老的原因之一。 所以,有屁別憋著,咱們可以找個衛生間釋放一下嘛! 保持一顆正常心,多排毒氣,有利于身心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