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生活中難免會有些小傷病,比如:感冒發燒、嗓子疼痛、口腔潰瘍、不小心劃破出血等。若是家里正好種一些藥用植物,會帶來很大的便利。 今天老花匠為大家介紹幾種對日常生活中的小傷病有幫助的花草,這些花草色彩素雅清新,散發出或濃郁、或淡雅的芳香氣味,令人心曠神怡,除有觀價值賞外,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能泡茶飲用。 一、麥冬 (一)藥用價值: 麥門冬有升高白細胞,延長抗體存在時間的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成率,促進抗體、補體、干擾素、溶菌酶等免疫物質產生。因此麥門冬有增強正氣、加強抗邪作用,從而減少疾病的產生。正如《本草綱目》所說“久服輕身,不老不饑”。 (二)具體用法: 1、治咳嗽、咽痛、音啞 麥冬500克、天門冬500克、蜂蜜250克,熬膏,每服15-25克,溫開水送服。 2、治糖尿病 黨參15克、麥冬15克、知母15克、竹葉25克、天花粉25克、生地20克、葛根10克、茯神10克、五味子5克、甘草5克,水煎服。 3、治肺熱咳嗽 麥冬30克、枇杷葉15克,水煎實用階段。或麥冬9克、桑葉9克、生石膏12克、杏仁6克,水煎服。 4、治陰虛內熱、燥咳痰稠、口渴 麥冬15-20克、五味子3克,水煎服。 (三)養護方法: 1、種苗準備和處理:麥冬用分株繁殖。在挖麥冬時,選擇顏色深綠、健壯的植株,斬下塊根和須根,分成單株,剪去殘留須根,切去部分莖基(以根莖斷面出現白心、葉片不散開為度),立即栽種。 2、栽種:選晴天或陰天進行。每叢3株,栽后覆土,壓緊,踏實,使苗株直立穩固,做到地平苗正。 3、施肥:一般追肥3-4次。第1次在7月。第2次在8月上、中旬。第3次在11月上旬,火灰75公斤或過磷酸鈣20-25公斤,第4次在栽種后的第2年2月下旬,每畝施氯化鉀5公斤。 4、灌溉:立夏后天氣漸熱,水分蒸發量大,應及時灌水。冬春發生干旱,要在立春前后灌水1-2次,促進塊根生長。夏季雨水集中,應及時排除田中積水,防止高溫多濕發生病蟲害,影響生產。 二、薄荷 (一)藥用價值: 薄荷,辛、涼,歸肺、肝經,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等功效,適用于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等癥。 (二)具體用法: 1、豆腐2塊,鮮薄荷50克,鮮蔥3棵,加2碗水煎,煎至水減半,即趁熱食用。可治療傷風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 2、用薄荷葉泡茶喝,清涼可口,能夠起到清熱利尿的功效。 3、將薄荷葉切碎,用開水燙一下,放入鹽和香油。有解毒敗火之功效。 (三)養護方法: 1、長江以南在11~12月間,北方在3~4月間,將根莖切成小段繁殖,很容易生根。 2、薄荷宜溫暖潮濕、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環境,耐寒能力也較強。因此,最好選擇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施以氮肥為主,磷鉀為輔,薄肥勤施。 3、澆水則要在土壤過于干燥時或施追肥后為宜。薄荷生長極快,隨時可摘下食用,不必擔心,越采摘植株反而生長得越茂盛。 三、金銀花 (一)藥用價值: 金銀花,甘、寒,歸肺、心、胃經。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能,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初起等癥。 (二)具體用法: 1、取金銀花60克,山楂20克,煎水代茶飲,可治感冒發熱,頭痛咽痛。 2、金銀花、菊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濾出藥汁飲服,可治暑熱頭痛,心煩口渴。 3、金銀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 (三)養護方法: 時下正是栽植金銀花的好時節。金銀花適應性強,喜通風透光、溫暖干燥,故而生長期間澆水宜少。花期一般從5月-7月中旬。最佳采收期是花蕾或初開的花,此時花蕾上部膨大呈白色。如果采得過早會影響產量,過晚品質就會降低。 四、射干 (一)藥用價值: 射干,苦、寒,歸肺經。有清熱解毒、利咽、消痰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風熱或痰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痰盛咳喘等癥。 (二)具體用法: 1、射干一片,口含咽汁,可治療喉痹不通。 2、以桔梗6克,甘草、射干、連翹、山豆根、牛蒡、元參、荊芥、防風各3克,加竹葉,水煎成。能疏風清熱,利咽解毒,主治咽喉腫痛。 3、如果二便不通,可以嘗試用射干研出一碗汁服下。 (三)養護方法: 射干喜歡溫暖、陽光,耐干旱和寒冷,對土壤的要求并不很嚴格,當然還是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好,適宜腐殖質沙質土壤,切忌鹽堿土壤。大多利用根莖繁殖,因為生長速度快,也可用種子繁殖。秋季為收獲季節,待土壤上部枯萎后將葉柄去掉,把根刨出,去掉泥土曬干即可。 五、桔梗 (一)藥用價值: 桔梗,苦、辛、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等功能,主要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音啞等病癥的治療。 (二)具體用法: 1、將干桔梗完全泡開,用針撕成細條,再泡6小時左右,多洗幾遍。把桔梗的水分擠出,放鹽、辣椒油、白醋、白糖、辣椒面、味精、蒜末、生姜拌勻。白芝麻撒到最上面,再點上幾滴香油。 2、桔梗苗去雜質、洗凈后切段。炒鍋上旺火,放油燒至六成熱,下蔥花煸香,投入桔梗苗煸炒,加精鹽,味精炒至入味,出鍋裝盤即成。 (三)養護方法: 1、桔梗喜溫和、涼爽氣候。苗期怕強光直曬,必須遮陰,成株喜陽光卻怕積水。 2、抗干旱,耐嚴寒,怕風害。適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而含腐殖質的沙質土壤中栽培。3、桔梗多用種子進行繁殖,家庭盆栽為使其株形低矮,形體美觀,在生長期內要多次摘心打頂,促使分枝,增加蓬頭飽滿度,多坐花。花期過后,地上部分枯萎,將其剪掉,保持盆土濕潤過冬。 六、仙人掌 (一)藥用價值: 主治咳嗽、喉痛、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燙火傷及蛇傷等。 (二)具體用法: 1、治療凍傷:取仙人掌去刺搗成糊狀,敷于患處,紗布包扎。 2、治火傷:仙人掌,用刀刮去外皮,搗爛后貼傷處,并用消毒過的布包好。 3、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將鮮仙人掌去刺洗凈,切片曬干研粉。每次1克,每天服2次。 4、治療早期急性乳腺炎、腮腺炎:將仙人掌搗爛取汁,加面粉適量敷在患處。 (三)養護方法: 1、喜強烈光照,耐炎熱、干旱和瘠薄。 2、要求陽光充足,但在夏季不能強光暴曬,需要適當遮陰。 3、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不可過濕”的原則。 4、常用繁殖方法是扦插、分株、播種和嫁接。 七、梔子花 (一)藥用價值: 1、根、葉、花:有瀉火除煩,消炎祛熱,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 2、梔子果:主治熱病高燒, 上火牙痛,口舌生瘡;外用治外傷出血、扭傷挫傷。 3、根入:主治傳染性肝炎,跌打損傷,上火牙痛。 (二)具體用法: 1、感冒發燒:梔子根60克,山麻子根30克,鴨腳村二層皮60克,紅花婆根30克,煎服。 2、高血壓:用梔子葉泡茶喝,有降血壓的作用。 3、氣管炎:梔子10克、鮮梔子根30克,水煎服用。 4、鼻出血:梔子花數片焙干,研為細末,每次取少許吹入鼻腔,用消毒棉塞壓。 5、肺熱咳嗽:梔子花15克用白糖30克腌半天,每取少許,泡茶飲。 (三)養護方法: 1、喜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環境,但忌強光曝曬。 2、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種植。 3、可用扦插、壓條、分株或播種繁殖。 八、吊蘭 (一)藥用價值: 1、化痰止咳;散瘀消腫;清熱解毒;跌打損傷;骨折;痔瘡;燒傷。 2、可用于小兒高熱,肺熱咳嗽,吐血,跌打腫痛等。 (二)具體用法: 1、內服:煎湯,6-15克,鮮品15-30克。 2、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三)養護方法: 1、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 2、對光線的要求不嚴,一般適宜在中等光線條件下生長,亦耐弱光。 3、不擇土壤,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較佳。 4、采用扦插、分株、播種等方法進行繁殖。 九、茉莉花 (一)藥用價值: 花、葉用于治目赤腫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 (二)具體用法: 1、女子痛經:將茉莉花、玫瑰花、粳米分別去雜洗凈,粳米煮沸后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和冰糖煮成粥。 2、慢性胃炎:茉莉花、石菖蒲、青茶用溫開水洗凈后控干,然后混合加工研成細末,每天一劑,沸水沖泡,加入白糖。 (三)養護方法: 1、喜溫暖濕潤,在通風良好、半陰的環境生長最好。 2、大多數品種不耐嚴寒不耐霜凍,怕濕澇和堿土。 3、不耐旱,但又忌積水,多雨季節要及時傾倒盆內積水,否則葉片易發黃。 十、君子蘭 (一)藥用價值: 具有鎮痛、降壓、強心、降溫、抗病毒、抗腫瘤的功效。全株入藥,對癌癥、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病癥有較好的輔助效果。 (二)具體用法: 全株可入藥。 (三)養護方法: 1、忌強光,為半陰性植物,喜涼爽,忌高溫。 2、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濕潤的土壤,忌干燥環境。 3、分株或種子繁殖。 十一、常春藤 (一)藥用價值: 1、祛風利濕,活血消腫,平肝,解毒。 2、對風濕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肝炎、頭暈、閉經、蕁麻疹、濕疹等有一定功效。 (二)具體用法: 1、治肝炎:常春藤、敗醬草,煎水服。 2、治產后感風頭痛:常春藤三錢(約9克),黃酒炒,加紅棗七個,水煎,飯后服. 3、托毒排膿:鮮常春藤一兩(約50克),水煎,加水酒兌服。 4、治口眼歪斜:三角風五錢(約15克),白風藤五錢,鉤藤七個。泡酒一斤。每服藥酒五錢,或蒸酒適量服用。 (三)養護方法: 1、喜溫暖,生長適溫為20℃一25℃,怕炎熱,不耐寒。 2、避免強陽光暴曬外,每天需要有3-4小時的陽光直射,特別是斑葉品種,光照充足才能保持葉色的艷麗。 3、在生長期要保證供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防止完全干燥,若水分不足,會引起落葉。 4、通常采用扦插繁殖。 十二、月季 (一)藥用價值: 1、根、葉、花均可入藥,具有活血消腫、消炎解毒功效。 2、常被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癥。 (二)具體用法: 1、活血化瘀食譜:將月季花洗凈,加水150毫升,小火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加冰糖及黃酒適量。 2、月經不調食譜: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桂圓肉切成末。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桂圓肉末放入,用旺火燒沸,然后改用小火熬煮成粥,放入蜂蜜、月季花,攪拌均勻,即可盛起食用。 (三)養護方法: 1、對環境要求不高,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中生長最好。 2、月季花喜光,在生長季節要保證充足的陽光。 3、給月季花澆水是有講究的,要做到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 4、繁殖方式有:播種、嫁接、扦插、分株和壓條。 十三、紅薯 (一)藥用價值: 1、可清理腸胃,排除毒素,防止便秘; 2、抑制膽固醇的沉積、保持血管彈性; 3、活血、抑制肌肉痙攣; 4、對治療濕疹、蜈蚣咬傷、帶狀皰疹等疾病有特效。 (二)具體用法: 1、治療濕疹、蜈蚣咬傷、帶狀皰疹等疾患:將新鮮紅薯搗爛,擠汁涂搽,便可。 2、治老年便秘:用大、小米各約150克,加紅薯200~350克,熬成紅薯粥,晚飯前后食用,翌日早上便秘即可緩解。 (三)養護方法: 1、喜溫、怕冷、不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30℃,溫度低于15℃時停止生長。 2、喜光,屬不耐陰的作物,每天日照時間宜在8-10小時。 3、耐旱適應性強,土壤水量宜控制在60-70%。 十四、蘇鐵 (一)藥用價值: 1、葉:用于各種出血,胃炎,胃潰瘍,高血壓,神經痛。 2、花:用于胃痛,遺精,白帶,痛經。 3、種子:用于降血壓。 4、根:用于腎虛牙痛,腰痛,白帶,風濕關節麻木疼痛,跌打損傷。 (二)具體用法: 1、治創傷出血:鮮蘇鐵葉,搗如泥狀,敷患處。 2、治咳嗽咯血:鐵樹花6-12克(鮮花用12-30克)冰糖適量,燉湯服。 3、治月經閉止或月經過多:鐵樹葉燒干,研末,每服3-6克,黃酒送服。 禁忌:鐵樹的根及莖頂部樹心毒性略大,種子亦有小毒,小心慎用。 (三)養護方法: 1、喜溫暖濕潤的環境,稍耐半陰,不耐嚴寒。 2、夏季要避免放在陽光處曝曬,冬季防凍保暖,0度以上能安全越冬。 3、澆水應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施葉面肥應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 4、以種子繁殖和分蘗繁殖為主。 十五、文竹 (一)藥用價值: 1、潤肺止咳,利尿解毒。 2、主治肺結核咳嗽,急性支氣管炎,陰虛肺燥;咳嗽;咯血;小便淋瀝。 (二)具體用法: 1、肺熱咳嗽:取根20克,熬成水加些冰糖放入冰箱內冷藏,一天一次,分兩次服用。 2、風濕疼痛:全草搗爛敷在患處,用紗布包扎固定,每天換一次藥。 (三)養護方法: 1、喜溫暖濕潤和半陰通風的環境,不耐干旱,冬季不耐嚴寒。 2、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質的土栽培最好。 3、澆水原則:不干不澆,澆則澆透。 4、以分株繁殖為主。 十六、魚腥草 (一)藥用價值: 現代藥理實驗表明,魚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二)具體用法: 1、感冒發燒:細葉香茶菜20克,魚腥草16克,水煎服。 2、流行性腮腺炎:取新鮮得魚腥草適量,搗爛敷在患處,用膠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3、習慣性便秘:魚腥草5~10克,用白開水浸泡10~12分鐘后代茶飲。 4、皮膚病:用鮮品搗汁涂敷,或煎汁口服,均有清熱消腫、除痱止癢的作用。 5、毒蛇咬傷:取魚腥草62.5克,鹽膚木根31.25克,黃仔葉根l5.6克,飛揚草31.5克,煎水外洗用于毒蛇咬傷。 (三)養護方法: 1、喜溫暖潮濕環境,怕干旱,高溫干旱季節尤其要保證土壤水分充足。 2、耐寒,怕強光,在零下15度可越冬。 十七、蘆薈 (一)藥用價值: 蘆薈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維生素、多糖類化合物,各種酶和礦物質,具有殺菌消炎、增強免疫功能、清除內毒素和自由基的作用,能解除便秘、預防結腸炎,改善血液循環,祛痘養顏,增進全身健康。 (二)具體用法: 1、內服法。把生的新鮮葉片制成薄片、糖醋漬品、液汁或油炒后食用。生嚼蘆薈葉肉,能夠起到較好的調理和保健作用。每次生葉食量以15克為宜。生嚼蘆薈葉片不適應者,可采取服用新鮮葉汁的方法。成人每次一匙,每天2-3次,小孩和老人用量可適當減少。用干燥的葉片泡制茶或酒、制成粉末或顆粒狀藥劑、制成液汁等都是內服的有效方法。 2、外用法。蘆薈的葉片中含有豐富的粘膠液體。這種液體具有防潰瘍、促進傷口愈合、刺激細胞生長和止血作用。外用時直接用新鮮葉片涂抹,或使用蘆薈制成的外用藥酒。涂完臉后過半小時洗臉更好。 (三)養護方法: 1、蘆薈喜透氣、透水良好的疏松土質。一般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腐葉草灰也可種植。 2、蘆薈畏寒,冬天需在無霜、雪環境中越冬。盆栽蘆薈可在室內越冬,最適溫度15-30度。 3、蘆薈喜光但不宜曝曬,夏天需用遮陽網遮陰,初植時,只在早上見見光。 4、蘆薈耐旱怕漬,澆水原則:不干不澆,澆則澆透。肥料以發酵的有機肥為好,如餅肥、雞糞等。 5、蘆薈反之以幼苗移栽或扦插等技術進行無性繁殖。 十八、馬齒莧 (一)藥用價值: 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還可作獸藥和農藥;嫩莖葉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飼料。 (二)具體用法: 1、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柔軟的莖可像菠菜一樣烹制。不過如果對它強烈的味道不太習慣的話,就不要用太多。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于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 2、馬齒莧和碎蘿卜或馬鈴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蔥或番茄一起烹飪,其莖和葉可用醋腌泡食用。 (三)養護方法: 1、用于栽培馬齒莧的花盆不宜太小,口徑35~40cm的泥盆最為適宜。 2、馬齒莧生長強健,對土壤要求不很嚴格 但選用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生長加快,莖葉幼嫩,品質特佳。 3、馬齒莧喜肥水,耐強光,尤喜空氣干燥、土壤潮濕的環境。要注意擺放在陽光能夠照射到的地方,利于莖葉生長。弱光下馬齒莧生長快而幼嫩,光照過強,則易老化。 十九、菊花 (一)藥用價值: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 用.對口干、火旺、目澀,或由風、寒、濕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主治感冒風熱,頭痛病等。 對眩暈、頭痛、耳鳴有防治作用。 (二)具體用法: 1、每日餐后,用五、六朵杭菊花沖泡飲服,能解渴生津。 2、取野菊花15克(鮮品加倍),沸水沖泡10分鐘,入冰糖20克溶化即可。每日2劑,代茶飲用,沖至無味。清熱解毒、涼血明目。用于防治鼻咽癌。 3、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蘇杭一帶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效。 4、取菊花10克,茶葉3克,一并沖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壓。 5、取菊花10克,桑葉、枇杷葉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沖泡代茶飲,可防秋澡,適于因秋燥犯肺引起的發熱、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癥后食用。本方尚有預防流感、流腦、乙腦、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6、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銀花各10克,代茶飲用,能化淤消脂,清涼降壓降壓、減肥輕身,適用于肥胖癥、高血脂癥和高血壓患者。 (三)養護方法: 1、新翻土,澆透水,給足肥,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霧土壤表面,可給地面保肥保墑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 2、淺插淺栽:淺插既可避免高溫、干燥的影響,提高扦插成活率,又可降低菊花的高度。扦插1個月后,可進行第一次移栽。移栽時要淺栽,以防水分和養分過多導致植株徒長。幼苗移栽后,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 3、控制水肥:培育株矮花大的菊花,在水肥管理上必須按“前控后促”的原則進行,即在營養生長期要扣水扣肥,以防徒長,達到植株矮化的目的。 4、在營養生長后期和孕蕾開花期要增加澆水、施肥、除草,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飽滿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二十、玉竹 (一)藥用價值: 玉竹,甘、微寒,歸肺、胃經。玉竹以地下根莖入藥。用作滋補藥品,主治熱病傷陰、虛熱燥咳、心臟病、糖尿病、結核病等癥,并可作高級滋補食品、佳肴和飲料。玉竹味甘,性微寒。古代用于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熱病陰傷,咳嗽煩渴,虛勞發熱,小便頻數。近代臨床報道治療心力衰竭和美容益智效果較好。 (二)具體用法: 1、玉竹12克以水煎,每日代替茶水頻繁飲用,對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有治療效果。 2、鮮玉竹60克切片,放入砂鍋內,加水煎取濃汁,去渣。粳米100克連同煎汁放入砂鍋內,加水用大火煮沸,改為小火煮約30分鐘,用冰糖調味即成玉竹粥,是很好的抗衰老、健美食品。 3、將100克玉竹根洗凈切成段,與白糖、白酒放容器內、密封,放冷暗處。半年后撈出,用紗布過濾即為玉竹酒。具有補腎填精、消除疲勞的功效。 (三)養護方法: 1、可以在春季和秋季進行種植,用于栽植的根莖每段必須留2個以上的節。 2、種植后需要澆透水并置于陰涼處。 3、玉竹生長期間需要施肥2~3次。肥料建議使用有機肥。 最后,老花匠還要友情提醒: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請大家務必在咨詢過醫生后再使用,謹慎點總是很好的。 |
|
來自: 昵稱33271501 > 《江湖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