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本應該是神清氣爽,舒舒服服地伸個懶腰,滿足地打個哈欠…… 然而,打完哈欠后,整個人都不好了。 口臭!一大清早就破壞了一整天的基調,有沒有? 我國2006年對2000人的一項調查顯示,口臭患病率為 26.4%,也就是每四人中就有一個人有口臭。除了地區的差異,大部分研究認為年齡越大,口臭的患病率越高。至于性別的話,暫時還沒有定論,多數研究認為男女并無差異。 什么是口臭? 口臭,有個含蓄點的叫法——口氣。顧名思義,就是嘴里散發出來的令人不悅的氣味。口臭雖然無影無形、不痛不癢,但實乃一重大健康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口臭可分為真性口臭、假性口臭以及口臭恐懼癥。后兩類患者抱怨的口臭,其實并不是真實存在的。真性口臭分為生理性口臭,病理性口臭。 1、生理性口臭 病理性口臭真性口臭1生理性口臭 當舌頭和口腔的肌肉運動量變小,唾液分泌減少時,可能出現異味,我們稱之為生理性口臭。這種異味常常出現在睡眠后,持續時間短,刷牙漱口后就會很快消除。 2、病理性口臭 因為疾病所導致的口臭。病理性口臭可以分為口源性口臭和非口源性口臭兩大類。區別這兩種最簡單的鑒別方法是閉口呼吸,如果仍有臭味從鼻部呼出,則是非口源性口臭;反之則為口源性口臭。絕大多數的口臭都是口源性口臭,占口臭的 80~90%。其中,舌苔導致的口臭占 51%,牙齦炎和牙周炎導致的占 13%,兩者都有的占 22%。 1、口源性口臭 口源性口臭主要由口腔內的厭氧菌引起。細菌通過腐敗作用消化蛋白質(主要來源于食物殘渣,脫落的上皮等),產生揮發性的硫化物以及其他異味物質,從而導致口臭。 2、非口源性口臭 非口源性口臭包括呼吸道來源的口臭(由上下呼吸道的疾病導致,如慢性上頜竇炎、支氣管炎、肺炎、鼻咽癌等)、血液攜帶來源的口臭(身體器官的病變導致產生了惡臭的揮發性物質,由血液帶往肺部,通過氣體交換被呼出,導致口臭。常見于系統性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代謝紊亂、藥物作用等)以及某些食物引起的口臭(比如大蒜、洋蔥以及一些辛辣的調味品)等。 如何自查? 1、聞口氣 雙手捂住口鼻,像冬天凍到了手需要哈氣取暖一樣,用力向手掌心呵氣,然后聞聞你的掌心;或者像試香水一樣,把自己的手腕伸出來,用舌頭的中段,注意不是舌尖,舔手腕一下,等唾液揮發了再聞一聞手腕。如果聞著已經有點不對味了,那么很有可能你是有口氣問題的,不過更多情況是自己不覺得不對味,這時候需要找個好友或者親人告訴你。 2、刮舌頭 用牙刷蘸水輕刮舌苔,如果刷毛泛黃,說明很可能有口臭。 3、聞牙線 刷牙前先用牙線清潔牙縫,如果牙線上有怪味,說明口腔菌數量多,口臭風險大。 如何對付口源性口臭? 1、自己就能對付的方法 (1)減少口腔內產臭的定植細菌 這不單能減少口臭,也是預防牙齒齲齒、牙周炎的根本。刷牙、牙線清潔、刷舌苔等日常清潔,對于產臭菌們來說簡直就是地震海嘯般的天災。研究發現,刷牙多于2次/天的人群口臭患病率遠低于刷牙少于2次/天的人,而刷舌苔則可降低嘴里口臭氣體濃度的35%~56%。 (2)清除口腔內殘留的食物殘渣 吃完東西后趕快漱口,這樣才能一邊讓我們吃飽喝足,一邊讓產臭菌挨餓。所以建議少吃零食、少喝飲料,飲食后養成清水漱口的習慣;戒煙限酒。 (3)給產臭菌下藥 ① 喝茶 茶多酚可以抑制產臭菌的生長和產臭能力。難怪不少大叔都是飯后一杯茶... 果然是老司機... 大概他們也發現了,這樣口臭會輕些吧。 ②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水 可以使用些漱口水來清新口氣,兼有殺菌和清香的功能。不過最好選擇無酒精配方的漱口水,因為很多漱口水用酒精作為有效成分的溶劑,而酒精本身又有可能帶來口氣問題; 2、牙科醫生的處理方法 (1)補牙——齲齒 齲齒本身就是致齲微生物在口腔長期肆虐的結果,形成牙洞以后,更是成為了細菌滋生的溫床,里邊還塞滿了食物殘渣。很多牙洞,一旦被牙醫鉆開,隔著口罩都能聞到令人十分不悅的氣味,也經常能看到患者羞赧的表情。 (2)洗牙——牙周病 在健康狀態下,牙齦是緊緊的貼合在牙齒上的,色粉質韌,不易出血;而一旦由于口腔衛生欠佳而發生了牙周炎,牙齦則會充血腫脹,并與牙齒分離。這個縫隙叫做「牙周袋」,里邊也會大量地繁殖細菌,產生異味。而且,這時的牙齦質地變脆,容易流血,血腥味又加重了口氣。如果牙周炎癥進一步發展,在牙周袋內還會產生膿液、甚至發生牙周膿腫。 (3)拔牙——智齒 智齒由于位置太深,平時常規的刷牙等口腔護理很難將它徹底清潔,往往使得智齒周邊形成了多種口腔問題的復合體:智齒與前邊的磨牙間常年塞牙、智齒上掛滿了軟垢、大大小小的牙洞、周圍牙齦反復腫脹…… 如何對付非口源性口臭? 引起非口源性口臭的原因是一些相關的疾病,依次為鼻炎、鼻竇炎、咽炎以及消化的問題。另外,還有一些全身疾病的狀況會導致經由肺部呼出的氣體帶有一些特殊氣味,如嚴重的糖尿病、肝腎問題等。如果懷疑有這些問題,就需要耳鼻喉科和內科就診。 歡迎關注【不藥不藥】微信公眾號,關注健康! 公共號留言咨詢用藥或健康問題,藥學博士與一線醫師將為您免費解答! |
|
來自: women1413 > 《-2___五官科--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