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知識:冬季抗感冒指南文/賽門?康普頓(Simon Crompton) 天氣轉涼,擔心下一個打噴嚏的就是你?燉雞湯補身體、吃維生素C、鹽水漱口、鼻子吸入熱蒸氣,坊間流傳的抗病招數究竟是道聽涂說,還是真有根據?今年冬天,讓我們用科學來對抗病魔吧! H1N1是近年辨識出來的流感病毒株。 輕微感冒、一般感冒、重感冒、人類流感??這些疾病的差別究竟是什么呢?研究指出當中的界限確實很模糊:你同事感染的「流感」可能和你上周得的一般感冒是相同病毒,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 一般感冒或流感都是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至于醫生要把它歸為哪一類,是依癥狀的嚴重程度來決定。研究指出「一般感冒」中,有5到15%是流感病毒造成的,而類流感中也不乏一般感冒病毒造成的案例。年紀、體質、健康狀況等,都會影響你的感染癥狀究竟是像一般感冒還是流感。 流感型感染通常是突如其來的,特征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全身痠痛、鼻塞、虛弱倦怠和缺乏食欲。真正的流感是「正黏液病毒科」的流感病毒造成的。這類可惡的病毒會引發其他感染,甚至造成虛弱或年長的病人死亡。最嚴重的癥狀通常會持續一周,但是之后的幾天病人仍會感到虛弱。 敵情分析:細菌和病毒 細菌和病毒相比,細菌算是溫和的小家伙。大多時候,我們可以和體內、體表或周圍的細菌相處融洽。不過,有些種類的細菌一旦在體內反客為主、造成感染,還是會惹麻煩。 例如球狀的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進駐會造成皮膚感染和喉嚨痛。大腸桿菌則是桿狀的腸道細菌,它們制造的有毒蛋白質會導致嘔吐或腹瀉。 讓我們感到不適的通常是這些害菌制造的有毒物質,有時則是因為細菌的繁殖速度太快,排擠到我們的細胞,干擾細胞的正常運作。另外,身體以免疫反應對抗感染時,戰場上的組織會發熱、發炎,這也會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細菌是單細胞生物,只要靠一分為二就可以繁殖。它們有細胞壁、細胞結構,以及含有遺傳物質的核心,這表示它們有弱點可以用抗生素殺死:讓細菌繁殖時無法正確地合成細胞壁,或是干擾細菌的遺傳物質作用。 病毒細菌會造成繼發性感染,但是引起一般感冒和流感的始作俑者是病毒。病毒會牽制身體的免疫能力,讓細菌更容易進駐。 沒有任何病毒是對人體有益的。科學界長久以來為了「病毒究竟有沒有生命」爭執不休,就算有,也不是我們熟知的生命形態。病毒具有蛋白質外鞘,外形通常象是精心設計的幾何形狀,除了單股的遺傳物質(DNA或RNA)以外,沒有任何的細胞構造,平均大小只有細菌的1%。 和細菌不一樣的是,病毒無法獨立生存,唯有在活的宿主體內才能繁殖。它們會附著在宿主細胞上,注入它們的遺傳物質,讓宿主細胞什么事都做不了,只能制造新病毒。最后宿主細胞會死亡,釋放出數千個新病毒。 我們感染病毒時會覺得不舒服,是因為細胞被破壞,中斷了它原本正常的功能。目前雖然沒有可以殺死病毒的藥物,但是免疫系統健全的人都能順利擊敗大部分的病毒:我們的白血球可以直接殺死病毒,或是制造抗體來阻止病毒繁殖。 DO 勤洗手 喝雞湯 注射流感疫苗 DON’T 觸摸自己的臉 依賴抗病毒藥物 忘記注射流感疫苗
|
|